大运河适宜河段将旅游通航

  从今年开始,经京津冀三地通过的《关于京津冀协同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决定》正式实施。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昨日解读时表示,三地将统筹大运河及沿线文物保护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村落、特色小镇等文化资源,构建跨区域文化遗产连片、成线整体保护体系。对于老百姓关心的运河通航,三地也将深化北运河通航河段旅游合作,稳妥推进其他适宜河段旅游通航。

  三地规划文旅精品线路

  去年6月24日,北运河(京冀段)全线62公里实现游船通航,标志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迈出重要一步。

  根据《决定》,未来将有越来越多河段实现通航。三地将协同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共同加强大运河文化旅游资源古今汇合、类别融合、区域整合,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合理规划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培育统一的文化旅游品牌和各具特色的运河城市品牌、服务品牌,深化北运河通航河段旅游合作,稳妥推进其他适宜河段旅游通航,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休闲产业协同发展。

  统一标准加强水环境保护

  大运河也正通过沿岸生态环境治理,变成一条生态之河。

  “大运河北京段涉及的断面已经实现全面监测,主要河段水质已基本达到水环境功能区要求。”相关负责人说,未来,三地将共同加强绿色生态廊道建设、生态空间管控和生态保护修复;推动按照统一标准加强水环境保护,开展沿线水环境监测预警与控制,推进水污染联防联治。

  同时,京津冀也将统筹协调大运河河道水系治理管护,多措并举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强沿线地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改善水系资源条件,逐步恢复河道生态用水。

  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本市已经与天津市、河北省建立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协同会商机制,共同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共建共享。除了协同推进北运河联防联治,三地还促进区域文化交流合作,以运河文化为主题,整合沿线文化、旅游等各类资源,开展了系列文化活动,传承弘扬运河文化。

  副中心建设打好“运河牌”

  未来,京津冀将共同加强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构建跨区域文化遗产连片、成线整体保护体系,充分挖掘大运河文化价值,系统阐释大运河历史文化内涵。

  作为大运河文化带的重要承载区,城市副中心在城市建设中也注重运用运河元素,打好“运河牌”,让穿城而过的大运河成为城市副中心独特的风景线。记者获悉,总投资62亿元的大运河博物馆(首博东馆)、城市副中心剧院和图书馆,按照国际一流标准,融入中国古典元素,打造“运河之舟”“文化粮仓”和“森林书苑”,目前三大文化设施已实现外立面亮相,力争今年年底投入使用,未来将成为城市副中心的文化新地标;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正积极创建京城东部唯一国家5A级旅游景区,智慧化景区建设、景区创建宣传等项目加快推进,其中的“三庙一塔”景区优化提升已经完成并对外开放,未来景区还将持续提升软硬件服务水平,打造大运河文化旅游标杆。

  相关负责人介绍,本市将继续加大建设投入力度,加快推动路县故城考古遗址公园、张家湾遗址及通运桥周边环境整治、通惠河(通州段)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等重点项目,持续提升大运河整体文化和生态品质,进一步彰显以大运河为轴线的文化生态格局,把大运河打造成为璀璨文化带、绿色生态带和缤纷旅游带。本报记者 曹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