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伟蓝图已绘就!甘孜州正稳步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1月11日起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历时两年制作的六集电视专题片《长征之歌》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本片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依托,力求通过讲述长征故事弘扬长征精神、反映新长征的新成就。

  《长征之歌》

  在第一集《让长征文物活起来》内容中

  聚焦甘孜泸定

  但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在甘孜州不仅仅只有泸定县。八十多年前,中国工农红军渡河流、翻雪山、穿草地,立起了中国革命史上不朽的精神丰碑。八十多年后,涉及甘孜州15个县(市)的新时代丰碑——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甘孜段正在建设中。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甘孜段

  2021年12月29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甘孜段建设启动;2022年6月11日至13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甘孜段建设现场推进会在道孚县和泸定县召开,将长征国家文化建设推向高潮。

  1935年5月至1936年7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长征途中先后进入甘孜州,历时近 15 个月,行军总里程达到了5787公里。我州目前全州有长征主题纪念设施、遗址48处,收藏革命文物达4000余件。

  

  甘孜州明确“坚定信心跟党走·红色基因根植”路径,将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甘孜段建设作为发展全域旅游、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各级各部门整体联动科学编制《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甘孜段建设保护实施方案》,坚持高起点规划、高站位统揽、高标准要求、高质量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甘孜段建设项目落地落实、强力推进。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整合了长征沿线州内的15个县(市)文物和文化资源,塑造了“飞夺泸定桥、甘孜大会师、乡城军民情”三大长征主题核心品牌。

  得荣县打造长征文旅“南大门”新地标正当“红”

  以“一核”为引擎,即以重点打造瓦卡镇成全州14个红军长征文旅特色小镇其一为核心:擦亮“红二军团出滇进川入甘第一镇”的“红色品牌”,进而引领红色文化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赋能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实现。

  以“一馆”为驱动,即以建设一个标准化的得荣县民族博物馆为依托:重点做好“红军长征行经得荣”的专题红色展陈,将其建设成为纪念红二军团“突围西征、北上抗日”的伟大壮举及弘扬长征精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红色基地。

  以“两桥”为两翼,即以“红二军团出滇进川入甘”途经的“红军桥”和甘孜州历史上首座以元帅命名的“贺龙桥”两处红色遗迹为两翼:加大保护和修缮力度,让 “长征胜利的生命桥”“人民群众的幸福桥”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以“三故事”为主线,即讲好红军“扎纳亚山口战斗”“牛圈边的支委会”“下拥军民鱼水情”等红色故事,在活化传承中,让历史开口、让文物说话,赋予长征精神新时代的表达。

  道孚县让革命之光闪耀鲜水河畔

  

  在发挥红色资源魅力方面,道孚县注重挖掘、保护和利用。对于部分革命旧址,该县将按原规模、原风貌、原功能的“三原”要求,开展恢复提升工作。同时,该县以文旅融合发展为导向,以修建红色教育基地为抓手,加速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据了解,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道孚段建设于2022年七月完工。道孚县广泛收集相关遗迹、遗物、史料等,在充分挖掘整理的基础之上,成立一支由志愿者、红军后代、各界代表人士组成的宣讲团,开展定期巡回宣讲,让更多的人知晓红军在道孚的故事,和道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生的巨大变化。

  巴塘县让长征精神恒久相传

  

  巴塘县按照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四川甘孜段“一轴三线三核”“三核四带两区”总体建设思路,扎实推进“123364”发展布局,以红二军团长征路线为轴,依托红色文化资源和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实施“普查保护、品牌塑造、红绿融合”三大行动,完善G318、G215、S459三线巴塘段沿线配套设施服务功能,打造中咱美丽小镇、藏巴拉山红色景观、竹巴龙18军进藏渡口、长漂勇士纪念广场、江南滨河文化街、甲英主题红色小镇6个主题景观节点,传承弘扬长征精神、老西藏精神、两路精神、长漂精神,让红色故事活起来、火起来,让红色文化靓起来、传下去。

  康定县

  情歌故里奏响新时代“红色乐章”

  

  一圈:康定红色文化融合发展圈。

  三区:“红+农”融合发展区、“红+绿”融合发展区、“红+民族”融合发展区。即以康定市金汤镇“长征红”为核心要素,结合本地农业带动乡村振兴为重心,区域链接以摄影天堂新都桥为中心的“红+绿”融合发展区,链接以民族风情塔公寺景区为中心区域的“红+民族”融合发展区。同时建立“111”旅游精品线路体系,即打造1条精品研学旅行线路、1条精品长征主题旅游线路和1条跨区域红色精品旅游线路。

  色达县

  让红军长征精神在高原永远传承弘扬

  号角已吹响,战鼓已擂动!成立工作专班、数十次开会研讨、实地走访调研……通过深入细致的工作,色达县以红二、四方面军途经该县的3条进军线路为核心,推进“一书、一剧、一队、三基地、三线、多点”的布局建设,形成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甘孜色达段建设。

  “一书”是指聘请色达县老领导、老革命作为专家顾问团队,编撰《红军长征在色达》书籍,以红军长征途径色达的故事为主线,讲述好红军与色达农牧民群众的“鱼水情”。

  “一剧”是指深入挖掘色达的红色故事,创作一批以红色文化为主线的歌舞、歌曲、小品等节目,打造一台色达红色文化、非遗文化为基础的剧目。

  “一队”是重组色达格萨尔藏剧团重组,打造一个独具特色的红色文艺轻骑队,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通过送文艺下乡和文化惠民演出深入基层传播党的声音。

  

  “三基地”建设以“红军长征在色达”为主题,分别在色达格萨尔文化艺术中心、东嘎寺、金俄寺精心打造集参观展览、科普教育、学习体验、研学旅游为一体的三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三线”是紧紧围绕朱德一部、李先念先遣队、徐向前部这3条行军线路,凭借红军走过的每一个村寨、草场、雪山以及感人故事推出3条红色旅游线路。

  “多点”打造以建设红色旅游景点为依托,恢复多个红色历史遗迹,将串联3条红色旅游线路,恢复和还原遗址遗迹,结合色达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点,开发徐向前部队红军会议遗址——红军鲜花谷、知青沟红军长征步道等多个红色旅游景点。

  丹巴县美人谷: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在丹巴564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处处都有红色印迹,丹巴县提出了“一二二五”红色文化打造思路。

  “一园”:改扩建丹巴县革命烈士纪念园。

  “两山”:党岭雪山和红军驻防的顶锅山。结合乡村振兴、红色文化研学和红色旅游开发等项目,打造党岭雪山和顶锅山红色旅游地,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两址”:红5军政治部旧址和藏民独立师师部旧址。整合资源和资金,结合甲居景区打造,进一步完善相关设施和历史文物展陈,为甲居旅游发展增添红色景点。

  “五战”:围绕红军驻防丹巴期间同敌人的五次战斗为主要切入点,分别在红军强渡大渡河(梭坡乡镇布寺)、南街战斗与占领丹巴县城(巴底镇齐鲁村)、围攻顶锅山和五里桥伏击战(东谷镇东马村)、巴底黄金寺战斗、独狼沟激战(丹东镇)五次战斗遗址建立爱国主义教育传习点,引导全县党员、干部、青少年等群体传承长征精神、赓续红色血脉。

  乡城县

  以香巴拉“长征魂脉”书写新时代“扛鼎之作”

  

  乡城明确“以线串点扩面”的路径呈现“一心一带三区十点”空间布局,突出长征“征程”特点,不断优化、动态调整,共同探索形成园、带、点相结合的空间体系,即:

  “一心”是以香巴拉镇为集散中心,配套完善周边节点,打造集军民情深度体验、白藏房休闲度假、民俗风情博览为一体的香巴拉重点展示中心。

  “一带”是以硕曲河谷生态、民俗等为本底的中国白藏房文化之乡长征记忆文旅体验带。

  “三区”是以查呈沟天浴温泉4A级旅游景区为主题打造永不掉队主题区、以香巴拉镇红色文化为主题打造民族团结主题区、以县城香巴拉大桥至沙贡沿线红色文化为主题打造走向胜利主题区。

  “十点”是查呈沟天浴温泉4A级景区1号及2号营地、红军林部队休整地、筹粮坝、游客中心、桑披岭寺、乡城红军长征纪念馆、色尔宫红色文化陈列馆、萧克王震指挥部旧址、滨河公园、香巴拉大桥十个红色文化主题展示点。

  理塘县让长征精神在“天空之城”绽放时代光芒

  

  理塘县组织全县涉及的乡镇和部门(单位)进行了反复调研,听取各方意见,根据省州有关建设规划和理塘红色资源实际,明确了“一线两区多片”的建设思路。通过“一线”串联“两区”,辐射带动多片文化和旅游区域。

  “一线”指的是,建设一条长征主题文化旅游精品路线“理塘红旅”。将现有的“重走长征路”红色旅游产品进行提档升级,主动连接甘孜州其它涉及红色旅游的县域,主动融入省州红色旅游线路。

  “两区”指的是,建设以甲洼镇为核心区的长征主题红色小镇,以高城镇为核心区的红色主题小镇。在甲洼镇长征主题红色小镇内新建或改扩建“理塘县甲洼镇向阳寺红色博物馆”、长征主题红色文化特色街区、中共理塘县委党校(四川长征学院泸定桥分院理塘甲洼红军小镇实践基地)等。在高城镇红色主题小镇内新建或改扩建黄正清将军博物馆、烈士陵园等,持续高质量加强文物保护工作和展览教育功能。

  “多片”指的是,通过“一线”串联“两区”,加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四川甘孜段理塘县部分)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力推广和宣传理塘赛马等传统文化,重点推动格聂山景区、勒通古镇·千户藏寨景区、毛垭坝大草原景区、藏巴拉花海景区、玛吉阿米花园农庄等文化和旅游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质量提档升级,深入打造扎嘎山景区,积极创建天府旅游名县、全域旅游示范区,主动融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

  白玉县昔日“红军长征最西端” ,今朝金沙明珠尽朝晖

  

  白玉县采用 “红色旅游+” 融合发展模式,通过红色旧址保护、红色主题景观节点打造、红色文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红军陈列馆建设、长征步道建设、红军长征村创建等一系列措施,着力打造一条贯通白玉全境的“红军长征最西端”红色文化精品路线。

  同时,白玉县将重点开展G215、S458线节点导视建设、德西红军长征村、贺龙旧居纪念馆、赠科红军林步道二期项目建设,实现传承长征文化精神和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格局。

  海螺沟写好红土地的新答卷

  

  聚焦“长征+”,魅力开启新篇章,磨西镇坚持发展思路和建设任务“两条腿”走路。于是“一区一线两延伸”中,它以磨西红军长征陈列馆、毛泽东同志长征途经磨西住地旧址、红色教育培训基地(原海螺沟小学)为一个片区,打造串联桂花坪-磨岗岭的红色旅游线路,将红色旅游向景区延伸、向乡村延伸。

  而在“6+2”建设任务中,磨西镇则打造磨西红军长征文化主题街区,提升磨西红军长征陈列馆,修缮毛泽东同志长征途经磨西居住地旧址,增设红色教育培训基地,重现长征历史步道,改造长征文化主题酒店,建设两个红军长征村。

  炉霍县让红色基因世世代代绵延相传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炉霍段规划依据长征红军在炉霍的行军路线、重要历史事件、战役和文化遗存分布等,将炉霍红色旅游整体空间形态布局为“一廊、一心、三区、三路”。即沿鲜水河谷从虾拉沱到卡萨湖的“百公里红色文化走廊”;将炉霍县城打造成为全县“红色文化展示中心”;以虾拉沱为主的红色文化生态体验区,查尔瓦、固里、交纳为主的长征营地研学区,卡萨湖为主的行军文化旅游区;依托国道317和国道350打造的三段主题旅游道路,分别为虾拉沱至新都镇段,新都镇经查尔瓦至交纳段,交纳至卡萨湖段。

  纵观甘孜版图上的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经过“数字赋能”的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已全面升级、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甘孜段南大门拔地而起、道孚革命旧址恢复提升工程圆满竣工,全州规模最大的红色文化走廊有序推进……新时代长征精神滋养着甘孜大地。

  来源/ 本网综合

  编辑/ 廖洋

  责编/ 王凤

  审核/ 文妞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