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旅游景点随拍 新城与古城各有千秋 每个人看法不一样

  飞过了紫色的四川盆地,飞过了连绵不绝的皑皑雪山,大概是冬天的缘故,又或许是因为特殊的喀斯特地貌,从空中往下看去,此时的云贵高原显得有些贫瘠荒凉,星星点点的绿色难以覆盖光秃秃的山脉。

  从机舱门出来的那一刻,我感到眩晕,下午五点多钟,高原的太阳依然耀眼,山脉平缓,头顶大朵的白云在湛蓝的天上缓缓流动。

  从丽江机场出来,四处是荒野

  在成都住惯的人,总会有些不适应晴天,阳光是奢侈品。一日又一日的阴天,阴天里一日又一日的小雨,太阳总是不眷恋这座城市,偶尔一露芳容,又被大街上密密麻麻、颜色各异的遮阳伞给驳了情面,或许太阳对这座城市也就更没了好感。

  坐在机场大巴里,一路上阳光明媚,远处的玉龙雪山若隐若现。我出生在华北平原,沃野千里,难得见到大山,自小便对大山充满无限的崇敬与向往。越不容易见到的,越觉得神秘,往往越想亲眼见证,这大概是许多人旅行的最初动力。

  玉龙雪山

  到达丽江城内,已是6点多钟了,云彩染上几分余晖的红色,倒不至于火烧云那般壮观夺目。我踱着步,往客栈的方向走去,丽江城不是很大,对我来说不必坐车。街上行人不多,去时恰是丽江旅游的淡季,说是淡季,也只是相对其他季节来说,严格意义上讲,这里似乎没有绝对的淡季。虽然城区不大,但丽江的客栈数量一定可以排到国内的前几名,大都修得很有情调,十足的罗曼蒂克,既是浪漫的地方,自然住得也要万种风情。

  余晖

  丽江的夜

  在客栈休息了一会儿,天色已完全黑了,看了看地图,我出了门。

  冬天的街道显得有些冷清,宽阔的马路上偶尔有行人匆匆走过。整条街上最吸引人的是垃圾桶,桶盖是飞檐样式,陶瓷质地,刷上复古的棕色油漆,不像垃圾桶,活像一个缩小版的土地庙。

  天越来越黑,灯光越来越暗,行人也越来越少,我越走越远,一个人穿过几条黑漆漆的小巷,小巷里安安静静,空无一人,只有几家还未打烊的商铺,街道两边人家种的花花草草爬上墙头,异常繁盛。心里还是有些害怕,犯起了嘀咕,虽然是淡季,应不至于如此冷清。打开手机一看,果然是走反了方向,本来只需要五分钟,花了半个多小时绕了一大圈,绕到了别处,左拐右拐,终于找准了方向。穿过一条巷子,眼前的景象便完全是另外一番天地。

  安静的街道

  猫儿

  古城的垃圾桶

  如织的游人熙熙攘攘,将本就不宽阔的石板路挤得拥挤异常;层层叠叠的砖木房子里,密密麻麻的商铺一家挨着一家;各色的灯光照得眼前的古城流光溢彩,四方街上的酒吧里传来狂欢的歌声,这样的古城倏地出现在眼前,我有些怔住了,这才是丽江,原来这就是丽江。

  丽江古城的夜

  一直觉得“繁华”这样的词,是用来形容大都市的,但此时此刻此地,我却发现这样的字眼拿来安到丽江古城身上,一点都不突兀,甚至是贴切。丽江的鼓店很多,以至于无论走到何处,鼓声都不绝于耳,开鼓店的人里,年轻的姑娘居多,穿着艳丽的服饰,化着精致的妆容,打鼓的时候都显得心不在焉,轻描淡写一般,也许是辛苦一天后累了,也许是来这里淘金的梦想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所有的鼓店,放的几乎都是同一首歌,《一瞬间》。去过丽江的人一定懂,几天的时间里,我彻底被这首歌洗脑,《一瞬间》几乎就等同于丽江,一听到这个声音,仿佛就回到了阳光溢出人间的旧街。

  漫无目的地游荡在大街小巷之中,看似毫无意义,对我来说却是旅行中的最大乐趣所在。居民、游人,小孩子、老人,有的是踱着步,有的是匆匆快步疾行,每个人有着不同的容貌、表情、神态,每个人做着不同的动作,走向不同的方向,最终又在不同的地方驻足。你会想,这里所有的人,出生在不一样的地方,在不同的环境中成长,过着完全不同的生活,又以不一样的姿态老去,在他们几十年的生命中毫无交集,而此时此刻此地,这些看似毫无交集的人们,却一齐构成了你眼前画中的一部分,成为一张流动的画卷,这不正是缘分的美妙吗?

  你还会看到,成百上千家的银器店里,有那么多店看起来是如此像,甚至老板的相貌都惊人地神似,而有的店,又是那么与众不同 ,门前银匠坐在小小的板凳上,戴着眼镜,手拿小锤对着小小的银器捶捶打打,这样费劲,一个月能凿成几件银器呢?他们的利润又从哪里来呢?一路上,各式小吃应接不暇,顶数鲜花饼的叫卖最引人,在古城中来来回回穿梭了几次,石板路小巷纵横交错,让人完全找不到方向,我也不着急把古城转完,匆匆找到出口便走了出来。

  一走出古城,立马又感受到了之前的安静,独属于冬天的萧条与冷清,昏暗的路灯,稀稀疏疏的行人,之前在古城里积攒的浮躁与不安突然散去了。我走进路边一家小店,点了一碗黑山羊米线,偌大的店里只有我一个食客,男主人在忙着做饭,老人和女主人坐在我旁边的桌子上,照看着小孩子,享用着晚饭,不时抬头看看小电视里放着的电视剧。一碗热乎乎的米线下肚,身体和心里都跟着暖和了起来,起身付账出门,又去买了些水果。回到客栈,洗热水澡,泡了一杯咖啡,躺在床上看着球赛,沉沉地睡去。

  白昼

  窗帘被我拉的严严实实,房间里很暗,安安稳稳地睡了一觉,我有赖床的习惯,再加上冬天天气太冷,醒来已过了早上。把帘子拉开,明晃晃的阳光齐刷刷地照了进来,直照得人睁不开眼,温暖和明媚瞬间占领了整个房间。高原上的太阳,不知道有没有冬夏之分,出门之后,头上剧烈的阳光让我完全忘记了这是冬天,有些恍惚,冬天人们对于阳光的渴望,就像孩子渴望母乳一样,完全是一种本能反应。就算什么都不做,仅仅是在这里晒晒太阳,发发呆,都是一种陶醉的享受。

  吃过早饭,往前走去,这才发现原来古城就在我住的客栈旁边,昨天倒是有骑驴找驴的尴尬了。不知道是因为刷的油漆太重,还是阳光太过热烈,白天的嵌雪楼在太阳的照耀下闪着耀眼的白光。嵌雪楼与成群的建筑一起,傲然地立在狮子山上,俯视着脚底矮矮的古城,在一片拥挤矮小的房子前显得如此出众,虽然狮子山并不高,但即使高出十米,二十米,总之占据一个制高的位置,总要让人高看你一眼。

  此刻嵌雪楼下巨大的广场上,显得有些空荡,空荡又寂寥,游客三三两两,终于还给古城一份宁静。不计其数的东巴许愿风铃被一根根红色绸带拴着,密密麻麻地挂在竖起的木桩上,形成了一个风铃长廊,风铃上画着奇奇怪怪的形状,各种平凡的、怪诞的愿望就这样留在了丽江,看上去有些幼稚,还有点傻,但这样的傻和天真,在长大以后,又显得如此珍贵。年轻的时候,总是为了一些不值得的人,不值得的事情,做一些看上去傻乎乎的举动,把自己搞得狼狈不堪。我们当然知道自己很傻,我宁愿傻,因为我始终明白,只有真正懂得付出和珍惜的人,才是拥有爱的人,傻的人到底是谁呢?

  我没有进古城,反正时间还很充裕,顺着前面的街道,我一直往外走去。街上的太阳像炸裂了一般,只看得到一团巨大而耀眼的白光,向四周散出无数道射线,有些光芒似乎直直地插到了地上,路两旁的垂柳也是因为阳光的原因才低下了头么?

  街上,丽江传统的纳西族建筑都以木质结构为主,无论是门、窗户还是外墙上,都雕着精致的花纹,尤其是房檐和横梁上,飞檐四举,飞檐之下又有斗拱,成拱角之势。有些飞檐之状如翘起的蛇头,上面又雕刻着纳西族的文字和图案,显得异常神秘,要修一栋这样的房子,一定要费不少的人力物力。几乎每一座建筑的屋脊下都会垂着悬鱼,我问当地人,据他们说交织在一起的双鱼,是纳西族的图腾之一,代表着吉祥如意。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古代工匠们在建筑上都追求一种极致的繁复之美,建筑结构之复杂严谨,材料选择之细致考究,装饰物之繁多精巧,令人瞠目,就算为每一栋建筑出一本书,恐怕也不为过。进入现代以后极简主义之风兴起,传统建筑日渐走向没落,传统建筑的传承,是靠工匠们一代一代的言传身教,其中很多工艺、技能要靠长时间的实践、摸索和沉淀,仅仅靠一个学院、两个学院是不可能完成的,这不单单是技艺的传承,更是一代一代匠人的传承,一旦人消失了,这种繁复之美也就很难再复刻。而扪心自问,自己能够平静浮躁的内心,耐得住寂寞,做一名合格的匠人吗?

  走了不久,便走到了公路出城方向的尽头,于是掉头往古城走去。我在北方长大,北方的冬天是寒冷的,萧条的,树木一片凋敝,小草也早已没了踪影,除了灰霾的天空和大地,另一种颜色就是大雪过后的白色,眼里的整个世界都是雪白的,路上的人们总是全副武装,眯起眼睛,不给冷空气留一点缝隙,搓着手哈着气匆匆地穿过街道,碰见熟人就点点头示意,人人恨不得躲在家里不出门。但是这里不一样,两千公里之外,阳光宠爱下的丽江明媚温暖,红的、黄的、白的花或含着苞低着头,或已经踩着冬天的尾巴开放,绿的树绿的草,尽管还不是抽芽的嫩绿,也已经让人欣喜,一切都这么生机勃勃,如果不是亲眼见证,我很难相信冬天可以如此存在。

  顺着小路走上了狮子山,狮子山因状如卧狮得名,山上树木连成一片,古柏翠绿苍劲,貌如长剑,仿若直插云天。山上还有丽江城的标志性建筑—万古楼,去的时候没有开放,只能从外面看,一层叠一层的飞檐斗拱,一共五层,最大的特点是全木结构,现在已经很少见。很多人上狮子山,只是为了在观景台一览古城的全景,俯瞰与平视的感觉完全不同,站在这里,看密密麻麻的纳西族建筑连成一座巨大的迷宫,只感到震撼的壮观和些许的眩晕,此时顿觉眼前才是丽江古城,丝毫没有身处其中之时巨大的不安与浮躁。站在山上,一边是繁华的古城,一边是还没有那么现代化的新城,一同躺在在玉龙雪山的怀抱中,受着神灵的荫蔽。山上还有一所小学——新华小学,隔着矮矮的土墙,传出了孩子们叽叽喳喳的声音,几近轰鸣,他们该是多么快乐啊!

  走得有些累了,便回了客栈。脱掉厚厚的外衣,半躺在房间里的木地板上,身子倚着床沿,太阳刚好转到西南,光线穿过客栈小小的复古的天井,又穿过吊着古灯的木头走廊,洒在深色的地板上,洒在浅色的大床上,又洒在我的身上,如蜜糖一般包裹了我的整个身体,那是一生之中最惬意的时刻。很多人来丽江,就真的只是发发呆,晒晒太阳,不为了见到什么,也不为了证明什么,对他们来说,这就是最好的旅行方式。躺在地板上,神游了许久,太阳继续往西走,直到最后一缕光线也从我的身体上移走,我便起了身。

  新城与古城

  挑了一条最热闹的街进了新城,丽江的新城和别处的小县城几乎别无二致,只是有一点明显的不同,丽江很少有高楼,整齐的矮矮的门面房在路两边排成一排,服装店、饰品店、手机卖场,一家挨着一家,不少店家在店门口招揽着生意,音箱就立在两边,吵得人心神不定。

  新城很小,人也不多,出了商业街以后,路上的车和人就都稀疏了起来,常常是走几百米都见不到几辆车和几个人,日薄西山,暮色渐起,让小城显得更加荒凉寂寥,天地一片宁静。城里有小型巴士公交,纯电动,车身白绿相间,车屁股上不知道是用象形文字还是东巴文写道丽江公交,大概是东巴文,这样的小巴士,很适合在这样的小城里推广,方便、高效还节能。丽江市幼儿园的大门也刷成了嫩绿色,门上涂满了可爱的动画人物,让人看到后似乎又拾起了一点童心,这里的每一栋建筑和每一个路牌上,大概都在汉字下注上了东巴文,润物细无声的教化可能对人的影响最深远最持久,任何物质上的东西都可能消失,但是文化不会,独特的纳西文化是所有丽江人共同的骄傲。太阳的余晖让天边还有几抹色彩,映得路旁的梧桐树也像是闪着蜜一般的光,宽阔而笔直的公路一直延伸到城外,行人几无,车有二三,像极了现在流行的公路电影,自己的心境和胸襟,也跟着开阔了起来,有渺天地之一粟之感。

  向着古城的方向走去,新城的街道七零八落,大小酒店、客栈藏于其中,挂着各地牌照的车辆也停了一地,越向前走去,人就越多。在丽江城里走着,随时可以在各个地方看到各个角度的玉龙雪山,可能走过一个街口,雪山便从眼前的建筑钻了出来,这也是很大的乐趣。

  回到古城的时候,夜色已经完全笼罩大地,繁华的地方,总是先闻其声,再见其面,沸腾的人声,嘈杂的音乐,让刚刚还在公路上陶醉的我有些恍惚,一切好像都不是真实的。很多人都知道四方街,因为四方街是全中国最出名的酒吧街之一,四方街不止是一条街,亦是古城的一个区域,它是丽江的心脏,街先于城存在,无数的小巷从四方街发散向四面八方,最终形成古城。酒吧街在水道的一边,灯光艳丽,氛围暧昧,大多数人认同,丽江是一座艳遇之城,这是一个很成功的营销案例,来丽江的单身青年们甚至是已婚男女们,总有人把艳遇当做是来这里的目的之一。

  偶然走进一条巷子,停在一户人家前,深色的门板上雕刻着凤凰、狮子以及各种各样的瑞兽,瑞兽一边又有雕花,青灰色的砖墙和瓦片在大门四方衬着,匠人们的手工显示出了浑若天成之美。门口的阿婆背着已经熟睡的小孙子,一脸笑呵呵的模样,我便上前和她聊了起来。屋子一旁的银器店是阿婆儿子开的,她说家里以前是开米线店的,后来就改成了银器店,赚的能更多些。家里的房子是地震以后重新盖起来的,这里所有的房子都是这样,政府帮着盖起来的,当时我有点诧异,但又不知道具体情况,以为地震是最近几年的事情。上网查了资料,丽江大地震发生在我出生的1996年,到今天正好二十年,那时候丽江还只是个边陲小镇,旅游业刚刚起步,古城被强烈的地震完全摧毁,成为一堆废墟,依靠政府的支持、各地人民的帮助,以及当地人勤劳的双手,丽江得以迅速重建,现在已经成了世界闻名的旅游城市。想起阿婆和我说地震的事,还是一脸乐呵呵的样子,让我以为这只是一件很小的事情,这大概就是历经磨难、岁月洗礼之后的云淡风轻和从容淡定了吧。

  转了一圈后,我坐在四方街的广场上,也没什么事情做,就坐着发呆,旁边大叔开口和我说话了,大叔看起来仪表堂堂器宇轩昂,年纪应该是奔花甲而去,说起话来倒是很随和,也是一脸笑呵呵的模样。大叔从上海来,是在弄堂中长大的土著,他的同事们在酒吧里买着醉,我们便聊起了艳遇的事情,一个二十岁涉世未深的懵懂男孩,一个快六十岁阅尽沧桑的大叔,谈艳遇的事情,现在想想是有点可笑,对着一个老油条,成熟我也装不出来。大叔说他年纪大了,就让年轻人们去玩吧,和同事约好了十点钟一起回去,他在这里等他们。我们聊了很久,有一个多小时,我猜他可能是搞销售的,特别能侃,聊成都,便聊到四川的麻辣他享受不了,聊到四川的麻将,聊到四川人的闲散,他十分厌恶打麻将一事,说这会让人安于享受、变得懒惰,我有些吃惊,虽说我本来也不会打麻将;聊北京、上海,他谈到自己对大城市的感受,又问我有没有理想,今后的就业方向,谈到上海的包容性,欢迎我去魔都打拼云云,知道我晚上吃的南翔小笼包,他又说虽然是连锁的,但这里的小笼包不够正宗,等我去上海他带我去吃正宗的小笼包;又跟我聊到相机,镜头,我也只能在一边应和着,生怕露了怯。大叔买了一盒鲜花饼,古城里到处都是鲜花饼店,我之前吃过很多,便没买,他说这是他在一边看着刚出炉的,硬塞给我一个,盛情难却,味道和口感我已经忘了,只记得当时他那乐呵呵的笑脸。十点多了,他的同事们还没有出来,我要回去了,简单的道别,大叔还留在那里苦等着。匆匆做了彼此的过客,留下一段有趣的神侃,这也是走在路上的美妙之处。

  告别

  醒来磨蹭了一会儿,出门的时候快要中午了,直奔狮子山。太阳还是很大,观景台上人还是很少,几个游客和一个中年男人交谈着,男人被高原上的太阳晒得黢黑,粗糙的脸庞,粗糙的手掌,穿着一双解放鞋,很是健谈。我在他们旁边坐了下来,静静地听他们讲话。男人并不是丽江当地人,从湖南来,但已经在这里呆了很多年,每年过年回一趟湖南老家,听他讲回家一次要转火车、客车,还要步行,总之是很麻烦。丽江正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环卫工人每天早上四五点钟就要起来工作,有时候要工作到晚上十一二点钟,难怪走在丽江,尤其是古城,几乎到了纤尘不染的地步,成块的垃圾都很难见到。男人讲到,现在古城里的商家,大部分都是来自东北和江浙的商人,以前古城里的居民基本上全部迁到了新城,但是现在在古城生意是越来越不好做了,因为租金实在太贵,比如说开客栈,每天的租金、人工、水电等等开支是固定的,在这个季节,稍大一点规模的客栈可能一天要赔上千块。又说起前一段时间一个东北来的老板在古城开了一家珠宝店,短短几个月赔了四十万,很快就关门了。男人滔滔不绝地讲着,旁边的人不时提着问题,他讲的话肯定有些也是从别人那里听来的传言,甚至有自己的猜测与杜撰。从观景台往下看去,一面五星红旗在古城中央飘着,有人家正在修屋顶,白天的古城,多少有了点生活的气息。在山上晒够太阳,我便下了山。

  忠义市场就在古城的旁边,所谓的人间烟火,不过一个“火”字,买菜,回家,洗菜,生火,做饭,看升起的雾气在房间里弥漫开来,再多的繁华,最后也要落到实实在在的生活里。遍地是商家的古城里,是很难看到生活的,纳西族的语言、文化慢慢从古城中消失,靠着一些披着纳西族外衣的所谓的特产苦苦支撑着门面。四方街里的人是不愿意食烟火的,他们更愿意颓在窗边,手捻香烟,说着一些王家卫式的情话,在杯盏之中醉着生梦着死。

  市场不大,都是些本地人支起的摊子,来逛市场的也大都是丽江的本地人,很多阿婆穿着蓝色的传统服装,身上“披星戴月”,背着大竹篓,不时蹲下挑拣、讲价。云南是当之无愧的药材之乡,在这里,卖中药材的店铺奇多,三七、天麻、党参……种类繁多,最热的当属玛卡,玛卡只在南美和丽江有大面积的分布,近年来被各路热炒,据说有壮阳的神奇功效,一时受到热捧。忠义市场里卖的大多是蔬菜瓜果,也有鲜花、河鲜,甚至还有几个陶器店,粗制的陶器看起来原始风很浓。如果真的想感受丽江的风情,在我看来,忠义市场要比古城好得多。

  丽江的火车站离城里很远,公交车一路颠簸走了不短的时间。丽江站新建了没有几年,看上去非常气派,有很明显的纳西族风格,青灰色的外墙,巨大的车站上修了翘起的飞檐。站在车站的广场上,能够清晰地看到对面的雪山,虽然是冬天,雪线已经到了很高的位置,稀疏的雪覆盖在山顶上。

  “艳遇之城”,这样的称呼实在配不上丽江,于我而言,她就是一座简单的“阳光之城”,温暖,迷人,给我巨大的抚慰与平静。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