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智库每月谈:专家建言献策中国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华财经北京1月17日电(于青、常晓慧)当下正值会后首个冰雪季,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调整,旅游市场逐渐复苏回暖,冰雪经济的活力再次迸发。16日,中国经济信息社举办了以“中国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实践探索”为主题的中经智库每月谈研讨会,邀请来自研究院所、行业机构的多位嘉宾,围绕冰雪经济发展新方向、冰雪消费新特点等议题进行了探讨交流,并为以黑龙江为代表的冰雪旅游目的地如何高质量发展冰雪经济出谋划策。

  北京交通大学现代旅游发展研究院院长、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张辉认为,冰雪旅游要向链条化和精细化发展。他指出,冰雪旅游是冰雪经济的主体,只有将冰雪旅游、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联动整合起来,依据不同冰雪旅游形态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才能形成强大的冰雪经济。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冰雪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李宇表示,冰雪旅游是当前全国文化旅游业全面复苏的风向标和先遣军,要抓住机遇谋发展。他建议,黑龙江要摸清后备冰雪资源的“家底”,加强冰雪旅游产业国土空间专项规划,同时关注全球变暖对冰雪旅游发展、资源基础的影响。

  中国旅游研究院政策与科教研究所所长、首席战略研究员宋子千认为,培育大众市场是冰雪经济发展的第一要务,休闲旅游市场是冰雪经济的核心支撑。他建议,旅游目的地要提供丰富多样的游玩项目,依托冰雪创新游玩活动,同时要注意为老人和小孩提供好服务,以适应亲子旅游的趋势。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副院长邓宁表示,冰雪经济在性价比、品牌、体验、传播方式等方面做一些营销上的战术努力,在当下具有现实意义。他建议,要与时俱进重塑品牌,借势潮流和时尚文化元素,依托冰雪旅游特点打造冰雪IP。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休闲与旅游学院副院长蒋依依表示,黑龙江已经形成了以冰雪旅游、冰雪文化和冰雪运动为核心,以冰雪装备等为支撑的冰雪经济的四梁八柱。她指出,滑雪的客源市场可以分为初学者、进阶者和爱好者三类,黑龙江应重点吸引进阶者和爱好者市场,以此优化冰雪经济的消费结构。

  中国人民大学创意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宋洋洋认为,黑龙江发展冰雪经济的定位,体育是底色,产业是成色,文化是特色。“三色”又对应着“三端”,运动端是面向高度爱好者和高净值人群的专业体育,旅游端要融入观光、度假休闲和文化民俗体验,产业端要打造装备输出、标准输出、人才输出的全国基地。

  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智慧旅游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顾问讲师赵立松表示,对于黑龙江冰雪旅游的发展,短期要看需求,长期要看供给。在短期需求方面,要关注年轻化、品牌化和国际化的趋势,在长期供给方面,要关注数字化、产业化和融合化趋势。

  美团研究院研究员刘佳昊带来了来自消费互联网平台的观察,指出由于冰雪旅游具有季节性、周期性较强的特点,线上提前预约旅游成为消费端的新趋势。他建议,旅游目的地需做好线上整合营销和数字化经营,依靠线上游客预约数据,对线下餐饮、住宿等整体资源进行合理调配,提升精细化运营效能。

  集团公共事务部总监刘芳彤认为,黑龙江冰雪经济的发展可以在内容营销上更加发力,加强与互联网平台的沟通合作,打造内容推广新玩法,同时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从而提升游客的游玩体验感。

  在交流研讨环节,张辉指出,今年是中国旅游的恢复年,旅游业的恢复在冬季主要看冰雪旅游,冰雪旅游的恢复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提振其他旅游形态。他建议,作为旅游业人气恢复的重要标志,中国·黑龙江冰雪旅游产业发展指数要抓住冰雪旅游恢复的机遇期尽早推出,进行高频发布,更好地提振旅游业信心。

  近年来,黑龙江始终坚持“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持续培育壮大冰雪产业,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中国经济信息社也持续聚焦冰雪经济发展,以黑龙江为样本,研发编制中国·黑龙江冰雪旅游产业发展指数,通过连续多年的数据监测,把握黑龙江冰雪旅游的发展特点,探索中国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黑龙江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