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湾旅游,一定要去的旅游景点有哪几个?
大家好,今天神震惊啊将为大家介绍我国旅游胜地——宝岛台湾。台湾地区地貌,千姿百态,高山平原,分外妖娆。岛上风光绮丽,终年黛绿,峰峦奇特,遍布丰彩独具的温泉和瀑布,构成了一幅幅优美动人的图画。(一)草山之春 台湾地区虽然是亚热带地区,但三月的北部,往往是风雨交加的季节,仍然寒意甚浓。不过,只要来到郊外,你便会发现毕竟已春回大地了。嫩绿的小草,苍翠的树木,鲜艳的野花,歌唱的鸟儿,都在向你报告春的信息。在这春色弥漫大地的时节,台北近郊的阳明山,早就换上了艳丽外衣,满山万紫千红,无论是小桥流水之滨,曲径回廊之外,修篡古木之下,都有杜鹃花一丛连着一丛怒放着,山上处处樱花盛开,聚成朵朵红云。“草山之春”的盛名,早就为人们所称颂。
此外,每年最好的赏樱时期,是在三月中旬,所以,阳明山管理局总是在三、四月间选择最佳的四十天,宣布为花季。据统计,每年这四十天,涌到阳明山的赏花探春客,总在七、八十万以上。普通日子都有数干人,每逢星期周末,游客可达六、七万人左右。阳明山的气候,极为温和,夏天无酷暑,冬天无严寒。山闯树木常年青翠欲滴,温泉环涌,流量颇丰。馆舍楼阁,点缀润溪岩谷之中,天然景物,人工布置,至为融洽。加之它离都市较远,无车马之喧,可脱离风尘之俗,于是,成为台湾北部的“世外桃源”。
而且,阳明公园距台北市约十六公里,位于七星山和大屯山麓,海拔四百四十三米,由台北市乘汽车约莫四十分钟便可抵达。由车站沿一条平坦的柏油路步行约两公里,便可看到一座古色古香的精巧牌楼,上面写着“阳明公园”四个金字,这便是俗称“后山公园”(由于它在山后,所以有此名称)的入口了。这座形势天然的公园,三面为青山翠岭所围绕,另一面(西南)是宽嗣的草坪,形成一个缺口,正对台北市的淡水河一带。如果步入公园,首先可到“小隐潭”。一泓清水,令人感到冷彻心头,小巧石桥,使你如入童话世界。在潭的那边,“泓老急湍直,骤然听到水声,不觉精神为之振奋。沿幽静的小径拾级而上,穿过树木之间,"便走到"樱园"了。这里是游人最多的地方。一片樱林,还有假山、精致的小桥、绿,红栏的亭阁台榭、曲折的幽径,"点缀其间。浓荫处处,红云朵朵,水声露潺,可以说是兼收天然与人工之美。游人寄迹其间,无不心旷神怕,耳目一新。
而人们在观赏樱花之后,或登上石阶,或沿着回廊前行,可以走到公园正面较高之处一“鱼乐园”。这里有福利社贩卖部和回廊型休息观赏台。你可以坐在雅座上,品茗小憩,静观池中浮沉的鱼群。放眼展望园中遍地红自杜鹃,会使你感到赏心悦目,大好春光尽在此园中。接着,由鱼乐园上坡便可入“大屯瀑区”,在入口处设有一块招牌,列举区内十四个名胜。这一带由间石路都相当平坦整齐。潺潺而流的泉水,顺着一道小沟,回绕在游人的脚边。几经回折,便可看到对面山岭上悬垂一道飞烟似的瀑布。这一飞澡,是人工开凿山壁,引大屯山水而成的。走近这高达三百七十八米的"阳明瀑”,抬头一看,确是壮观。清流由高高的山石上倾倒而下,水声如雷,溅起的水花;晶莹发光,远远看去,像是一团团白梅微兩似的纷纷撒落。在这道水流白练之上,有一“迎曦亭”,在瀑下仰望,水宛妇从亭底流出一般。
然后,在“阳明瀑”旁边还有一道“大屯暴",周围尽是苍劲古树,苔藓斑驳,藤萝相映,确是一奇观。附近有一座平台,可以供你凭栏遥望台北盆地。台口有一对联,说尽了站在这个平台上的妙趣:"笑看星斗楼前落,俯视河山足底生。”再绕过山后攀登而上,便抵海拔百四十米的"森林公园"。这所公园占地约有十一万平方米,到处种着樱树、松树和相思树,显得格外幽雅,是动极思静的游客最好的去处。
(二)风光明媚的桃园大溪
大溪镇旧称大料嵌,在桃园最大的溪流-大汉溪中游右岸丘陵上,正当溪流河道的咽喉。清乾隆五十年开辟成街市,人烟日聚。光绪二十年置南雅厅,这里就发展成桃园县的一个重镇。大溪四周,岗峦起伏,河流萦回,山明水秀,风光瑰丽。附近有大溪公园、莲座山、观音寺、斋明寺诸景,错落相望。大溪公园过去有嵌津公园、大科嵌公园等名称。公园在大溪镇西隅,东连街市,西临悬崖,呈半月形。园内面积约二万五千多平方米。
最初,建于一九一一年,日本占领时,公园荒芜,景物全非,一九五二年又重建。园内有假山、曲径、亭台馆阁、花草树木点缀其间。停立西崖,俯瞰四野,大汉溪两岸景色尽收眼底:脚下清溪潺谖,长桥如虹,对岸林木茂密,斋明寺殿字在绿荫中隐约可见,莲座山、观音寺如在目前,而石门水库一泓清波,跳荡如银,远在天际……莲座山高仅数十米,在大溪公国南二公里处幅员虽不广,而山容秀丽,独峙溪头,好似芙蓉出水,因而得名。
清嘉庆六年,在莲座山巅建起了观音寺。一九二五年地方人士又集资重修。游观音寺,自山下登九十级阶瞪就可达寺庙前的牌坊。寺内声松劲柏高耸入云,枝繁叶茂。前方崖下有一湾池水,名丹凤池,池水清澈,游鱼往来清晰可见。登崖眺望,对岸三巨石并列,恰如僧侣跪拜。斋明寺在大汉溪左岸丘陵上,与大溪公园相对,有桥跨溪相通。这座寺庙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清戚丰二年(公元一八五二年),桃园县民李阿申渡谒普陀山,受戒为僧。归来后,向各乡募捐,次第兴工建庙。至一九一一年,斋明寺全貌才落成。妾内广植树木,并开辟后园。寺肉一草一木一亭一阁皆布置得非常幽静雅致。寺庙以“灵塔斜阳”之胜称著于桃园大溪。
(三)群峰错落的角板山
角板山今称复兴村,海拔六百三十六米,为层峦丛中高台地。清光绪十一年,巡抚刘铭传来到这里,行经高岭,遥望这片高台地平阔开朗,呈三角形,遂名角板山。角板山四周有白、塞口、东眼、塔升、插山、李栋、枕头诸山。群峰错落,大嵌溪纡曲其间。两岸断崖对峙,有吊桥高悬于崖上。桥长二百多米,宽仅一米余。游入行其上,摇曳不定,恍如凌空舞。附近有一长瀑,名为溪内瀑布,自危崖狂奔而下,吼声震动澜谷。骄阳照耀下,飞溅的水花如彩虹一般。然后,瀑布前建有古色古香的“观瀑”六角凉亭。山巅还有一小瀑,右侧有高约三十米的大圆石,倚山岩而立,似有摇摇欲坠之势,称风动右或鬼石,与小瀑相映成奇趣。角板山挹岚光之秀,带清流之美,绿树成荫,白云呈衙,并有园庭馆阁点缀其间,清幽典雅,是旅游胜地。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