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融”出乡村振兴好风景
出游踏青,观景赏花……榕江县车江万亩大坝的油菜花争相绽放,人们漫步花丛,感受春天的美好。
采摘草莓,品尝农家饭……平塘县克度镇落良村的草莓园、农家乐里,游客络绎不绝,体验田园生活的乐趣。
新国发2号文件明确,积极发展民族、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打造民族文化创意产品和旅游商品品牌。抢抓战略机遇,立足特色资源,我省各地通过推动农文旅融合促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融”出乡村振兴好风景。
乡愁底蕴 旅游风生水起
漫步在修文县六屯镇大木村金叶湖畔,错落有致的布依村居和各具特色的山乡民宿、精品农家乐依山临水,犹如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
“咚咚咚……”你一锤我一锤,在大木村红峰农家门口,游客正热热闹闹打糍粑。
游客在修文县六屯镇大木村体验打糍粑(修文县农业农村局供图)
风景如画的田园风光,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布依文化、农耕传统文化,新鲜可口的农家菜肴,质朴鲜明的乡土气息,吸引着周边地区的游客慕名前来游玩。
纷至沓来的游客带动了当地乡村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村民们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在红峰农家,前来就餐的客人让农家乐老板李政忙得不亦乐乎。“现在还不是大木村游客最多的时候,等到夏天,我们这儿都是满房状态,许多游客都是来自重庆、湖南等地。刚刚还接到一个来自长沙的老客户张老师今年夏天住宿一个月的预约呢。”李政几年前在市里做餐饮行业,看到家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乡村旅游经济不断升温,勤劳肯干的他回家开起了农家乐。“现在一年的收入能达到18万-20万元。”李政高兴地说道。
走农文旅融合发展的路子,大木村发展目标明确。“通过农耕文化,大木村开展打糍粑、摘果实、摘蔬菜、刺绣等农耕体验活动,吸引游客到大木村参加农耕主题的休闲游,游客亲身体验农耕活动的乐趣,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通过农文旅融合,让游客们体验到真实的乡村田园生活。”修文县农业农村局党委委员李银波介绍,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大木村将红色文化、布依文化、农耕传统文化融合发展,促进旅游产业协调发展,打造“金叶大木、布依村落、梦里老家”乡村旅游胜地。
2021年,修文县六屯镇大木村、习水县桑木镇土河村、西秀区七眼桥镇本寨村等8个村被评为2021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贵阳市息烽县田园综合体生态休闲之旅、安顺市普定县黔山秀水、黔西南州兴义市入选2021中国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精品景点线路;黔南州贵定县、六盘水市六枝特区被农业农村部评为2021年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各地通过以农带旅、以旅兴农,文化、旅游、农业互动融合发展的思路,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探索出了一条促农增收致富路。
风景如画的修文县六屯镇大木村(余岚 摄 修文县农业农村局供图)
因地制宜 赋能乡村振兴
为进一步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2021年,贵州省出台了《关于推动农文旅融合促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明确力争到2025年,全省基本形成布局优化、类型丰富、功能完善、特色明显的发展格局,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成为拓展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新兴支柱产业。
如何因地制宜有序发展,避免乡村旅游重复建设、同质化发展?
从江县翠里瑶族壮族乡高华村坚持把瑶族药浴非遗文化旅游作为特色,主导打造发展瑶药产业项目,实现农村产业兴旺,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持续的阴雨湿冷天气,仍有不少游客前往高华村游玩。到高华村来泡一泡瑶族药浴,消除疲劳、舒筋活血,这种放松身心的健康养生之旅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青睐。
“瑶族药浴利用多种植物药配方进行配制,有除湿、祛寒等功效。”高华村党支部书记赵成义介绍,2008年,瑶族药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为进一步加快瑶药产业发展,高华村成立了高华瑶族药浴专业合作社,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加强瑶药种植,加大基地建设力度。
合作社采用“支部+合作社+药浴+基地+农户”模式,实行以瑶族药浴产业为主导,其他相关产业并举的经营机制。赵成义介绍,瑶药基地的建设,带动了农户的种植积极性。目前,高华村的瑶药种植基地达到1100余亩,瑶药除了用于当地民宿接待前来体验瑶族药浴的游客,更多则是加工制成药包销往全国各地,进一步增加了当地村民的收入,促进农业生产向产业化和市场化方向发展。
2019年,高华瑶浴谷旅游区获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昔日贫穷落后的高华村,如今成了以瑶药种植、瑶药加工、瑶浴体验、乡村旅游等为特色的民族特色旅游景区。
根据区域特点和资源禀赋,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像高华村一样,各种特色化、差异化、多样化的乡村旅游产品越来越受到游客的喜爱。
品牌优势 发挥增值效应
新国发2号文件提出,要深入实施品牌强农战略,打造一批区域公用品牌、农业企业品牌和农产品品牌。在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充分挖掘本地特色,打造具有地标名片的优质农产品品牌?
在贵阳市花溪区石板镇黔丰农业园,一个粉色草莓卡通形象玩偶吸引了人们的视线,前来采摘草莓的游客纷纷争相与之拍照留念。这是花溪区草莓区域公用品牌“花小莓”。
草莓是花溪区具有地理标志意义的特色农产品,多年来在市场上具有广泛知名度。但是,由于之前种植农户品牌意识差,导致了产品发展无序等问题。花溪区政府制定了草莓产业提升计划,提出“一扩大六统一”的具体路径,着力突出优质单品,推进农文旅进一步深度融合。在积累多年的草莓美誉度和大产量的基础上,按照有机农产品种植标准,综合考虑农残、主要营养成分理化指标等,制定出花溪草莓新标准。经过草莓品牌提升,花溪草莓种植户都将使用花溪草莓公用品牌“花小莓”,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统一质量、统一管理、统一形象,将草莓做成花溪区有标志性意义的农业龙头产品,完成这一优质农产品的全面提升。
同时,汇集游、玩、赏、食、互动等功能,花溪区将农家乐、民俗、休闲娱乐和新鲜草莓采摘、草莓深加工产品等结合起来,扩展种植户的盈利空间。推出“花小莓嘉年华”和“花小莓”主题活动,可爱的“花小莓”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为乡村振兴甜蜜赋能。
“赵司贡茶”“黔陶香”等一批优质农产品品牌,也正突出品牌优势,发挥增值效应,让农文旅“融”出乡村振兴新局面。
目前,贵州正通过进一步发展赏花经济、发展特色村寨游、开发乡村旅游伴手礼、打造农文旅融合示范样板等措施,大力促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激发农业现代化和旅游产业化新动能,形成农文旅融合新格局。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肖知潞
编辑 杨羽 刘诗雅 李娟
编审 田旻佳 杨韬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