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市郊大安村:搬迁移民村变身“网红旅游村”
大河网讯 九曲黄河绕城而过,永不停歇的滔滔水声,沿着河岸写下无数故事。自2021年以来,三门峡市以紧临黄河干流沿岸的90个行政村为主,连线成片,建设沿黄乡村振兴示范带。如今,沿黄村庄已今非昔比。
大安村的野外露营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参加
为助力大坝修建 他们曾背井离乡集体搬迁到敦煌
湖滨区高庙乡大安村紧临黄河,站在村边,三门峡大坝尽收眼底。谈起大安村的过往,该村党支部书记张红新直言,那得从大禹治水讲起了。“大禹斧劈三门——人门、神门和鬼门,滚滚黄河水至此被分为三道洪流奔腾而下,三门曾是黄河上的一个奇观。汉光武帝刘秀逃难到此,发现这里地势险要,进可攻、退可守,认为这里是最安全的地方,于是称该地为大安。”在张红新娓娓讲述中,大安村的悠久历史缓缓浮现。
靠近水源是人们选择生活、生产环境的一个重要标准。张红新的父亲张增林生于1952年,他在回忆录里这样描述家乡:我们的家,崖上是枣树沟,门前是下平地,北面有鬼门圪垯、黄河峡谷,滔滔的黄河流水声,坐在家里都能听到。
1956年年初,因三门峡大坝的建设,黄河沿岸的很多村庄都进行了移民搬迁,大安村便是其中一个,政府给予的搬迁赔偿款很快到位,村民们不得不背起行囊,带上一家老小登上火车,移民到2000公里以外的甘肃省敦煌市。看着远离的亲人、故土,他们眼中饱含着热泪,还没有离开便开始盼望归期。因为很多人无法适应敦煌市的生存环境,便提前徒步返回家乡,过了好几年居无定所的日子。从1957年到1961年,张增林一家先后搬了8次家,1962年,他们终于等到了重修家园的时刻。在那段岁月里,大安村的村民为守护黄河安澜作出的贡献不可磨灭。
三门峡大坝建成之后,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坝”。大坝蓄水时,高峡平湖,碧波荡漾,湖光山色,相映如画。下游的中流砥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因此,这里成为许多游客的打卡地,这个黄河岸边的小山村再一次热闹起来。
沿黄生态治理项目进村后 村民直言住进了风景区
为全力打造沿黄生态治理样板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2020年,三门峡市开始打造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试验示范区,选址位于黄河岸边的大安村和穴子仓村。张红新介绍说,大安村处于沿黄丘陵地区,可耕种范围相当有限,地里基本是旱作,农民靠天吃饭,收入较低。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试验示范区项目落地大安村之后,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标准生态梯田、大禹文化公园、干部培训学院、矿山森林公园等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很多游客前来赏景打卡。村民直言,以前向往别人家门口的风景,现在他们自己就住在风景区里。
“因为项目建设,村中有两个组的村民再一次进行了搬迁,虽然历史惊人的相似,但在新时代下,村民搬迁到了条件更好的社区,生活质量不降反升。另外,我们村流转了大量土地,每亩有500元的地租收入,已经超过了种植收入。梯田的规模化种植、项目建设及后期的运营,都将为农民提供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张红新说。
航模基地 星空露营 大安村的旅游业蒸蒸日上
市民乘坐直升机体验高空视角看黄河
“作为当年修大坝的搬迁移民村,我们村现在正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业。”张红新说。
近几年,大安村的旅游业搞得风生水起。2020年,大安村采取村集体、村民入股形式投资兴建航模基地,可以承担国内航模赛事,举办航模表演、航模知识教育培训,还能够乘坐直升机俯瞰滔滔黄河和雄伟壮观的三门峡大坝,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休闲观光的好去处。2021年4月,大安村航模基地举行首个风筝DIY暨航模表演,许多家长带着孩子前去观看,在黄河岸边感受高科技的神奇魅力。
2022年夏天,大安村的“夜经济”着实火了一把,在航模机场基地举办的星空营地受到很多年轻人追捧。日暮四合,游客们站在黄河岸边看月亮爬上来,在星空下吃着烧烤,再看一场演唱会,享受露营带来的快乐,黄河送来的清凉感,洗去人们一天的疲惫,这种新鲜体验瞬间让大安村再一次成为“网红”。“我们的星空基地现在还处于试营业阶段,每天游客爆满,一天能接待300人左右,日收入在3万元左右。随后,我们会扩大规模、提升服务,让三门峡人不出家门就能享受旅游带来的乐趣。”张红新说道。
在今年的人居环境整治中,大安村打造了属于自己的专属主题——“乡遇大安·一个有故事的地方”。千百年来,黄河带给大安无数的变革,也为它迎来了无数的发展机遇。未来的大安村将持续借助大项目建设以及地理位置优势,发展涵盖观光旅游、餐饮服务、研学教育、拓展培训为一体的文旅产业,将传统农耕文化、黄河文化、山水文化融入到村庄产业发展中,争取讲好每一个有大安特色的黄河故事。(王涛 卢仙格/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