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彝族的手工艺品亮相到国外,走出一条旅游扶贫特色之路

  大理市文化和旅游局充分发挥大理市文化底蕴丰厚、旅游资源富集的优势,通过实施“非遗 + 旅游”扶贫项目,拉动乡村产业发展;“对症施治”破解山区脱贫攻坚造血功能不足难题,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在文化旅游部门的积极主导下,大理非遗传承人和手工艺品走进北京“深山集市”,惊艳亮相英国伦敦,走出了一条旅游扶贫的特色之路。

  大理市下关镇吊草村彝族青年瞿标祥是一位彝族服饰非遗传承人。2016年,他注册成立大理市结缘首饰有限公司,带领村民为丹麦、瑞典、英国等欧洲国家订单生产手工结绳系列首饰、挂件产品,开拓了一条文化旅游相结合的脱贫致富之路。

  手工结绳是彝族地区世代传承的一门古老的非遗技艺,瞿标祥从小就跟着奶奶学会了这门技艺。2003年,在大理古城洋人街摆地摊的瞿标祥与丹麦设计师Soren结缘,打开了将彝族结绳技艺与欧洲色彩应用碰撞,生产欧洲奢侈品品牌首饰的“潘多拉盒子”,培养了一支技艺术精湛的核心团队。

  成立大理市结缘首饰有限公司后,瞿标祥注册了“结绣门”时尚、手作品牌,由20多名核心团队成员组成了公司的设计、质检、试销单生产团队,又在村民中培训500多人,发展了30多名固定员工,其中有6户低保户、一位残疾人。目前,公司已开发手工结绳手链1000多款、项链800多款,剪纸(刺绣底稿)60多款、刺绣样片500多款、彝族服饰100多套。去年、前年出口销售额均为100多万人民币。今年1~3月已出口销售20多万人民币。

  吊草村是一个至今仍保持着浓郁彝族文化的小山村,每个小女孩生下来,妈妈都会不惜穷尽一生的时间,为她精心缝制一套最奢华、最漂亮的嫁衣。凭借这套美丽的嫁衣,瞿标祥在设计、创新手工结绳系列产品之余,又联合当地影楼,开发了“云岭最美嫁衣”旅拍品牌,通过微信、网络预约,吸引对彝族文化感兴趣的游客,到吊草村拍摄“最美嫁衣”写真照。

  在大理文旅部门的支持下,瞿标祥还与当地旅行社合作,推出了“寻找美丽吊草村”旅游产品,由村民充当讲解员,为来到吊草村的游客讲解彝族民居、服饰、刺绣产品,带领游客体验结绳技艺。依托原汁原味的彝族文化,无论是画画的、拍照的、寻找美食的游客,还是舞蹈、音乐采风的艺术家,都能在这里找到最触动心灵的旅游体验。

  在大理市结缘首饰有限公司上班的20多位固定员工,每人每天有80元的保底工资,管一顿中午饭,计件领取效益工资。另外30多位村里的固定员工和外县的20多位季节用工,则是领取了样品和原材料之后在家里编制,交货时根据完成产品的数量计件领取工资。一个工人一般每天可做8~9条手链,最低回收价10元/条,每天有100元左右的收入。最熟练的工人,每天最多可做20多条手链。2019年,公司的账面工资一共支付了78万元。

  2020年1月,瞿标祥与崇圣寺三塔旅游景区签订了合作协议,每月供应景区5000~10000条文创手链。瞿标祥已与残联达成协议,将举办残疾人培训班,培训残疾人为公司计件加工,帮助残疾人脱贫。此前,瞿标祥已与劳动就业局合作,在上关镇举行了两场共计300多人的扶贫对象结绳、刺绣技术培训。下个月,还有一期与妇联合作的贫困妇女就业培训。这些培训对象,都将成为大理市结缘首饰有限公司的计件用工,产业链越做越大。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