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九华山:香火最旺的佛教名山(2)
九华山最大的景区就是九华街景区,面积约4平方公里,也是九华山的核心景区。这里寺庙比较集中,而且商铺林立,僧俗共处,街道上除了熙熙融融的游客之外,随处可见行走的僧人。我们这次到九华山游览,因为时间的缘故,我们此行的主要目的地也就是九华街景区。从化城寺出来,穿过九华街道,这里是餐馆、宾馆和商店最聚集的地方,很多香客在此购买法器和香烛,游人在此吃饭住宿。
走过街道,就看到了一座杏黄色的小庙,当时以为是和尚庙,走近一看却是一座庵堂。寺庙门匾上写着龙庵,本是一个清代的民居建筑,与街市相离不远,现在是一座尼姑庵。在九华山的众多寺庙中,这是我第一个看到的尼姑庵。据说以前九华山的僧人都是丛林制,由化城寺总丛林统一号令,过着集体的僧侣生活,妇女禁止进入九华街,到了民国初年,禁令才慢慢失效,妇女才得以进入九华街,于是九华山才有了比丘尼和尼姑庵。
向导带领我们开始上山,但见山坡石阶的两旁全是寺庙,刚一上去,又看到一个尼姑庵——净土庵,看来九华山的庵堂还真不少。在路上,向导跟我们说,前面庵堂的一个年长的比丘尼很有法力,据说看相算命也十分灵验,还讲述了有人在此算命的种种传说故事,并打算带我们前去看看。
到了一座白色的庵堂,大家都随着向导进去庵堂,看望那位年长的老尼,有些游客也借机想去看看相、算算命,因为我在外忙着拍照,就没进入庵堂。据说在九华山,最有名的是大师的真身,不仅有和尚的真身,也有比丘尼的真身,1999年1月,九华山发现的仁义师太肉身,是世界上唯一的比丘尼的真身,后来下午的时候,向导也带我们前去瞻仰了真身。
一路都是沿着石阶向上走上山,沿途全都是寺庙,刚开始我还打算数数,到底是否有99座,后来确实太多了,而且景区太大,我们根本无法走完,于是放弃了统计寺庙的想法。在去瞻仰肉身殿的半山腰,见到一个类似山门的建筑,上面写着“正天门”,据说也叫做“灵官殿”,东临十王殿,大约120平方米,是一个清代末期的建筑物。
在上山的石阶上,左中右刻有不同的图案,左右都是向外的伸展的花瓣,中间是一朵莲花,传说走左边是升官,右边是发财,走中间则是保平安。虽然只是传说,不过确实有人很信,我专门试验了一下,我从正中间走上去,在我走到石阶的半中间的时候,迎面上来一人,也是走在中间,要是平时,我会早早让开。这时,我故意一直走过去,并不避让,没想到那人果真坚定不移地走上来,也坚决不避让,最后一刻,我才躲开一边,让其通过。对于看淡名利的佛教来说,还谈什么升官发财之类,显得十分可笑,不过,来烧香拜佛的香客却深信不疑,在这些地方显得如此的执着,佛教的看空看透并不容易。
上得石阶,抬头就看到一座高大的寺庙,上面写着“月身宝殿”,就是俗称“肉身殿”,因为佛教吃斋,所以凡是“肉”字通假为“月”字,但是仍然念“肉”。“肉身殿”原名金地藏塔,俗称“老爷顶”。位于九华街西神光岭头,始建于唐代贞元年间,金地藏晚年以此为南台读经,其圆寂三年后,仍颜面如生,正是菩萨降世应化之兆,于是众僧在此建三层石塔安葬其肉身,即肉身塔,又称地藏坟。因基塔之地曾现“圆光”,故后人名其地为神光岭,立于山岭之巅的肉身宝殿,在殿南北两侧寺宇的拱卫之下,成万萼护苞群龙攫珠之势,益发显得古朴庄严、重辉异彩,历来为佛教圣地九华山最神圣的地方。每年农历七月三十,是地藏菩萨诞辰,更是人潮涌动,香火鼎盛。
前面我们曾经提到地藏生前的大愿,也写在塔北门廊下,有黑底、金字的小篆横匾,写的是地藏誓言:“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是北洋军阀政府总统黎元洪书写的。据佛经记载,夏历七月三十日是地藏菩萨圣诞日,传说也为金地藏成道日。九华山僧侣都要在肉身殿举行重大活动,称“地藏法会”,诵《地藏菩萨本愿经》,守地藏肉身塔。法会一般历时七天(夏历七月三十至八月初六日),圆满之日设斋供众,广结良缘。
九华山历代高僧辈出,从唐至今自然形成了15樽肉身,现有5樽可供观瞻,其中明代无瑕和尚肉身被崇祯皇帝敕封为“应身菩萨”,在气候常年湿润的自然条件下,肉身不腐已成为生命科学之谜,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更为九华山增添了一分庄严神秘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