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会带哪些东西出门?

  古语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读书和旅行是古人心中化不开的情结,也是其生命中的重要活动。读书和旅行相辅相成,密不可分。读书可看作是纸上的远行,所以书读万卷,便可"不出户,知天下"。而远行则是知识的检验和延伸,因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古往今来,大量优秀文学作品的产生都与旅行有关。虽然儒家提倡"父母在,不远游",但在理想的驱使下、战乱的影响下、饥馑的威胁下,许多人还是会选择背井离乡,甚至"少小离家老大回"。

  正因为离家万里,才会有"故乡今夜思千里,双鬓明朝又一年"的乡愁;

  因为浪迹天涯,才会有"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的感慨;

  因为生死离别,才会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情谊。

  古代旅行的"驴友"中最为活跃的该算是诗人,普通农民限于户籍制度及繁忙的农务,无权也无闲旅行,除非是服役或碰上天灾人祸。商人虽然熙来攮往,较常出行,但在古代重农抑商的环境下,却被认为是不入流的。古代诗人因封建选拔制度,却得以四处远游。实际上古诗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关于诗人出行的游记。

  历朝历代热衷旅行的诗人数不数胜,其中尤以盛唐时期的诗人最为显著。盛唐诗人中,李白、杜甫、孟浩然、王维、高适等都是旅行的狂热分子。

  李白从小酷爱旅游,25岁出蜀之前就已经游遍巴山蜀水,后来"仗剑去国,辞亲远游",除了在长安当翰林的两年时期,他的一生几乎都过着东飘西荡,四处游玩的生活。

  而诗圣杜甫,从20岁起便结束了书斋生活,开始了长达10年的漫游。天宝三年(744),李白和杜甫在洛阳相遇,相约同游,后来又在开封遇到了高适,三人结伴而行,访仙问道,更是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古代交通条件还没有现在这么发达,因此出行的方式也和现在不同。古代诗人出行多以驴马为主,孟郊笔下就有"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陆游诗中也有"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欧阳修更直言他文章的构思多得于"马上、枕上、厕上"等三上,"苦吟派"诗人贾岛,更是因为骑驴觅诗,太过专注,手足无措,而两度冲撞了京兆尹。

  明朝时,骑驴觅诗甚至成为文人标榜性情的举止之一。驴马是古代诗人喜爱的交通工具,除此之外,也有坐船的,乾隆皇帝就曾乘船六下江南。然而对于普通百姓,也有选择徒步出行的。

  除了交通工具外,古人出行前还需要携带干粮,古代称之为"路菜",在清朝尤为流行,《儿女英雄传》中就有"便把他素日爱的家做活计,内款器皿以及内造精细糕点路菜之类,备办了些",路菜大多重油,稍咸,以便于保存。另外也会携带上笔墨纸砚,以便游玩路上诗兴大发时,可以随时记录下来。

  此外,茶、棋以及一些驱虫提神的中药也是古人旅行中的必备物品。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