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道口人|梁旭:深耕细作,笃行致远
梁旭,2016级金融EMBA校友,中国旅游产业基金管理公司CEO。曾任华泰(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副总经理兼首席投资官,东海证券副总裁,东海另类投资公司董事长,东海证券研究所所长,苏州营财投资集团投资部总经理。
问:请聊一聊您的职业历程, 您职业转变的初衷是什么?
梁旭:我之前在证券公司和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都担任过分管投资的高管。促使我转变职业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希望把自己的投资方向聚焦到更细分的行业。
大家都知道,投资的基础是研究。由于管理的资金量相对比较大,投资和研究覆盖的范围也比较广,涉及的行业也很多。我的工作往往是从周一开始,上午看军工报告,下午听化工研究员路演,第二天参加涉及半导体的研讨,可能周末还要飞去三亚现场调研一下离岛免税的项目。虽然视野很宽,但不够聚焦。在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之下,我想选择一个行业去深耕。
二是希望自己的投资行为能为实体经济创造看得见的价值。
二级市场的投资着重在发现价值。由于我对实体企业的运作参与不深,难以跟企业一起去创造价值。虽然多年来投资业绩还算不错,但总是没有让自己满意的成就感。最后我考虑还是进入面向一级市场的股权投资行业。
由于上述原因,我就从一个相对比较宽泛的金融行业,跨入了旅游这个消费类的产业。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脱虚向实”。
旅游是一个既古老,又在新阶段刚刚起步,同时有着巨大发展空间的行业。旅游产业具有非常强的科技属性和文化属性,旅游的底层逻辑就是出行和消费。中国在经历经济高速增长阶段之后,中产阶级迅速崛起,必然要经历文化上的复兴,而旅游就是非常重要的文化载体。旅游的第一步是出行,出行几乎是所有高科技的应用场景。旅游行业是一个包括从出发地到目的地之间的人流、物流、信息流所形成的整个吃、住、行、游、购、娱的综合业态。这个综合业态很宽泛,基于出行我们也能看到很多新技术的应用,例如,在未来万物互联的远景中,各种交通工具硬件技术的升级和软件算法的迭代,将不断深刻地改变着旅游的行业生态。
问:中国旅游产业基金管理公司在投资旅游项目中有哪些考量标准?如何选择全国范围内成长潜力强的旅游项目?
梁旭:中国旅游产业基金作为一个国家级的旅游产业基金,其设立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旅游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这就决定了基金一定是投资于旅游行业质的提升,而不是量的扩张。
因此,基金投资关注的重点包括:
第一,出行的智能化和低碳化。出行的物理基础是交通工具。无论飞机、高铁、汽车、船舶乃至自行车都在智能化和低碳化的大背景下不断迭代升级,这将是旅游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物理保障,也将深刻影响旅游业态的迭代升级。
第二,消费的品牌化。旅游行为是一个低频行为。就是北京本地居民,也很难想象每周去一趟长城、故宫。从商业模式视角看,高频消费具有更高的商业价值,而基于旅游而形成的品牌可以有效地把低频消费转变为高频消费。一个好的例子是迪士尼乐园。它的收入除了门票,更大一部分源于其品牌。耳熟能详的迪士尼英语、迪士尼动画等,帮助其塑造了品牌影响力。因此我们也希望将各个地区有中国传统文化承载力的景区品牌化、精细化,把情怀转化为价值,投资于中国传统品牌的复兴。
第三,产业的数字化。数字化是智能化的基础,也是旅游行业效率提升的重要手段。尽管行业内已经存在一些相关的头部企业,但还远远不能满足需要。无论是博物馆的内容,还是乡村集市的农产品,无论在城市,在乡村,还是在旅途,有大量的场景还需要更多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支撑。
第四,资产的证券化。旅游资产往往当期投入资金量大,回报周期长,交易达成率低,资产流动性差。因此,通过资本市场实现旅游资产证券化是促进旅游投资的重要途径。我们基金参与了旅游景区REITS的设计,也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协助有优秀现金流的旅游项目通过REITS登陆资本市场。
问:您在五道口金融学院学习有什么收获?作为职场经验丰富的师兄,您对学院的课程建设有什么建议?
梁旭:在五道口学习是我非常宝贵的经历,我们8期的同学都特别优秀。我们不仅能从老师那里获取知识,还能在每一次探讨中从同学身上学到很多。即使毕业后,同学们也都在联络,一些同学会无私地把自己做的产品送给大家,学院也会定期组织活动、交流,让这份价值延续下去。学院在课程建设方面已经做得非常优秀了,如果一定要提建议的话,那就是建议师资更加多元化,让更多实践派的老师加入进来。
问:能否请您对五道口的师弟师妹提一些期望和建议?
梁旭:能在这样一个精英汇聚、师资雄厚的学府读书,我觉得他们是非常优秀,也是非常幸运的。但是走入社会以后,决不能因为自己是名校出身,就眼高手低、不能俯下身去实践。在学校学习的知识是一个模型,但模型是有假设条件的,它趋近于事实,但不要认为它就是事实。现实世界是没有假设条件的,只有通过实践、调研,用空杯心态去学习,才能真正从满腹经纶的“无知”状态走向实践的成功。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