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农业头条丨章继刚:成都乡村旅游产业集群迈向高端化时尚化

  推进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

  成都乡村旅游产业集群迈向高端化时尚化

  文/章继刚

  乡村旅游,正在成为成都的一张靓丽名片。

  7月9日,成都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动员会暨“西控”工作推进会,同步发布了投资成都“西控”区域机会清单(以下简称《清单》),明确了成都市鼓励的13类重点支持产业,除了都市现代农业、先进智能制造、绿色食品加工、基础设施建设、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运动生态康养、国际商贸服务等。围绕这些重点支持产业,《清单》还发布了各地包装推出的项目需求,共262个,如天府国际中医药养生休闲度假区项目郫都区花卉旅游小镇项目等,其中乡村旅游产业列入重点支持产业。

  根据“旅游+”和“+旅游”的思路,将“文化+旅游”“乡村+旅游”“康养+旅游”打造为热门产业,各种新业态、新模式、新消费场景近年来在成都不断涌现。打造高端化、时尚化、国际化乡村旅游目的地是成都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成都市确立“力争在2023年实现乡村旅游总收入超过600亿元,接待总人次达到1.3亿人次”的目标,2035年,成都将被打造成为“乡村田园秀丽、民俗风情多姿、生态五彩斑斓、功能现代时尚”的世界乡村旅游目的地。

  如何让乡村旅游产业集群时尚化发展,让产品开发更有精度、深度、高度?成都加快推进龙门山旅游带、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休闲带和天府绿道游憩带规划建设,以及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策划包装乡村旅游、山地旅游、康养旅游、低空旅游、文创旅游、自驾游6个产业集群项目,催生落地一批具有独特韵味和影响力的天府文化旅游精品项目,培育打造一批体现“国际范儿”“时尚范儿”“优雅范儿”“文艺范儿”“休闲范儿”“生活范儿”的精品业态,激活城市全域街巷休闲旅游功能。

  从旅游、旅游化到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中,成都亮点频现,产业积极向好。成都每年种植油菜面积超过180万亩,菜籽油消费市场巨大,成都市农林科学院通过油菜资源研发,品种创制,选育出油、景兼用型油菜新品种,在大邑、崇州等地的油菜田里,呈现出一幅幅精美的大地景观,让油菜田变为乡村旅游时尚打卡地。在崇州,以徐家渡川西林盘、黎坝村大地景观为基础,引入“凡朴”创客团队,以“自然永续,凡朴归真”为发展理念定制的“崇式乡村童话”凡朴生活圈,以竹编艺术品享誉中外的网红艺术村落道明镇竹艺村都是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典型,其中涉及的川西林盘与艺术的有机结合、创意农业美学经济、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等对全国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成都加快推动乡村旅游品质化、文创化、国际化发展,郫都区唐昌街道战旗村、蒲江县甘溪镇明月村、彭州市龙门山镇宝山村、都江堰市柳街镇七里社区等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充分发掘农业旅游价值,推进乡村旅游高端化发展,探索种植形式创新,在规模化生产中融入大地农业景观,将现代农业、现代林业基地建设成为优质农产品生产区、加工区和乡村旅游风景区。崇州市白头镇五星村深入挖掘田园农耕、民俗生活、农事生产等内涵,加快发展创意农业、休闲农业、体验农业和农业会展经济,大力发展综合性休闲农业园区、农业主题公园、赏花基地、水利风景区(河湖公园),将田园变公园、农区变景区、农房变客房,成功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乡村名单。

  在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崇州市天府国际慢城旅游景区,这个集“天府慢生活”、传统的川西平原风光、特色林盘生活、湿地生态体系等多种形态的于一体的国际化、综合性景区,主要以14公里桤木河、老河槽、低洼地、鱼塘、丰富的原始植被进行支撑,同时规划水系、水网、水域,形成"湿地"资源和文化氛围。天府国际慢城依托崇州市正在建设的十万亩农业生态示范区,遵循国际慢城的理念思路,突出川西特色,以新农村建设、特色小镇开发和国家现代农业庄园、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为载体,打造以田园风光为主要特色并融入现代文明元素的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

  拆除不美观的广告牌、霓虹灯、城市电线,减少噪音与交通流量,贩售当地农产品,奖励环保科技,保护当地美学与美食传统,拥有更休闲的空间,天府国际慢城大力培育创意农业优美生活方式,直接覆盖白头镇等近10个乡镇,填补了四川省内国际慢城的空白。天府国际慢城对崇州以农业为基础,推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具有重大促进作用,将助推崇州加快发展全域旅游,打造全域景区,加快成为世界游客体验乡村“慢生活”的重要目的地。

  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成都市旅游产业发展的新亮点、增长点。温江区先后引进大嘉汇·全龄康养小镇、凤凰康养文旅小镇、国寿嘉园等百亿级康养旅游项目;推进依田村、临江花海、七彩海巢、桐岸·水云居、半亩方塘等重点康养旅游项目,形成田园生态“玩出彩”、主题乐园“玩出趣”、健康休闲“玩出格”、文化体验“玩出味”主题旅游线,促进乡村旅游提质增效。2019年以来,成都推动乡村旅游特色化、文创化、品牌化、连片化发展,探索实施了30个“农村集体经济+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的项目试点,建成了9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提升建设了60个乡村特色文化酒店和主题民宿、70个乡村文创基地和农业主题公园,创建了10个省级森林康养基地。

  成都市的乡村形态将以天府绿道为纽带,形成“特色镇(街区)、川西林盘、精品民宿互为支撑”的旅游目的地和消费场景、生活空间、商业形态。成都正在建设服务范围基本能覆盖全市的“1+X”旅游集散体系,推进国际游客购物退税体系。同时,将用好AR/VR等新技术,建好成都旅游咨询体验场景,提升旅游咨询体验功能。成都将通过“旅游+”或“+旅游”的融合发展,促进旅游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相结合,全面推进智慧旅游建设,打造一批“旅游+农业”“旅游+科技”“旅游+体育”“旅游+文创”“旅游+康养”等主题旅游目的地和示范区。

  《成都市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十三五”期间将成都打造成为国家旅游中心城市和对接国际市场、具有中国典范、独具蓉城特质的世界知名旅游城市,建设成为旅游生产力中心、旅游吸引力中心、新要素集聚中心、旅游创新创意创业中心以及旅游人才教育中心。依托熊猫、美食、休闲、绿道等城市名片,构建遗产观光、蓉城休闲、时尚购物、美食体验、商务会展、文化创意、养生度假七大世界级的旅游产品体系。

  乡村旅游将是今年助推成都旅游复苏的重点领域。成都市将结合疫情后人们的消费特点,开发更多康养旅游、生态旅游、自驾车旅居旅游等线路产品,要整合绿道、A级林盘景区、“新旅游 潮成都”主题旅游目的地等资源,推出更多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为游客提供更多个性化定制化服务。今年以来成都市紧扣发展天府文化,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主题主线,深刻把握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机遇,重振成都文旅行业发展信心。成都将塑造天府文旅品牌,加强高品质景区的建设,推动平乐古镇、天台山、安仁古镇等具备条件的景区创建5A景区,创建第二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天府旅游名县。

  如何转变发展模式,实现乡村旅游产业多元化?按照景镇一体发展模式,大邑县安仁镇强化博物馆IP,打造“艺术展陈+文化体验+新消费场”为一体的文博综合体,发展“美学+民宿+社交+餐饮”的体验式生活服务,建成四川影视学院文化创新创业园、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建川文创街坊、康佳创投安仁创新中心、深圳文化产权所西部运营中心和华公馆、方知书房、威士忌酒塔、咖啡博物馆等项目。安仁镇以湿地、农田、绿地等构筑生态绿隔,打造“锦系列”“乡系列”等精品公馆酒店群,培育“杨柳的院子”、明轩客栈等在地民宿,初步实现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到村,提升了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今年成都还将以建设高品质科创空间为抓手,推动全市15个文旅(运动)产业功能区强链补链,错位发展;着力引进领军性、带动性、标杆性的产业项目,推动核心项目建设,增强文旅产业链的竞争力。同时,还将结合成都撤乡并镇工作,深度挖掘乡镇特色文化和旅游资源,活化打造特色文旅小镇和村落。为刺激文旅消费增长,以聚焦建设国家消费中心城市,创建国家文化旅游消费示范城市为契机,成都市将大力发展夜游经济和周末经济,制定促进消费的政策机制,开发培育夜游经济和周末经济标志性的新产品新场景新业态新品牌新消费,营造夜间和周末耍成都、购成都、品成都的全方位舒适体验环境和氛围。

  面对未来,成都深挖文化内涵,将乡村旅游要素由观光为主向商贸、文创、休闲、体验和度假转变,乡村旅游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成都加快四川大学博物馆群、成都张大千艺术博物馆、金沙演艺综合体、国宾片区天府艺术公园、成都自然博物馆等项目等功能性文化地标项目建设,推动三郎国际旅游度假区、安仁世界文博小镇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大对新潮传媒、咪咕音乐等文旅企业的培育力度,争取造就一批“独角兽”企业和“瞪羚羊”企业。成都市已经形成了景区带动、“文创+乡村”“川西林盘”生态价值多元转化、“非遗”展示体验、创意农业生活美学等多种乡村旅游模式,逐步实现了乡村景观全域优化、旅游服务全域配套、旅游治理全域覆盖、旅游产业全域联动和旅游成果全民共享,“乡村田园秀丽、民俗风情多姿、生态五彩斑斓、功能现代时尚”的世界乡村旅游目的地已初步呈现。

  (作者系中国创意农业理论创始人、《创意农业学》《田园革命》作者)

  本文由章继刚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转载或者引用请注明出处。

  参考文献:章继刚:《田园革命》,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出版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