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厄勒海峡:走进儿童简笔画的梦境

  别处风景都涂抹得仔细、纠缠,而北欧的这几日都是简洁的儿童画,12色油彩鲜活而不真实。在别人只花一两个小时的景点,我足足发了一天的呆。

  天光总是少得可怜。大学时代曾很笃定地对自己说,要把最好的青春浪费在最美的土地上,后来便去欧洲打发时光。

  当时在读书,好友们更多聚集在或者大地区,来欧洲的也不算太少,遍布、、荷兰、、、、瑞典、丹麦、甚至还有匈牙利。每每出游,都要相互仰仗、互相投奔。留学欧洲最大的便利,似乎真的就是了,每个人都自觉不自觉地成了行者,背包寻路。

  哥本哈根   哥本哈根:不需红酒便要醉

  想起有两位好友分别在丹麦哥本哈根和瑞典隆德,便挑了6月的空档坐着Eurolines的大巴北上。

  从德国费马恩岛摆渡过了费默海峡,终于入丹麦境。抵达哥本哈根时已是晌午。单就一个背包而已,跟同学短信打过招呼,约了晚饭时间,就钻进国家博物馆里看看各种北欧器物。从维京人的服饰穿着到约翰o列侬掀起的摇滚风潮,从本地贵族私藏的明清瓷器,到典雅华贵的欧陆家居,时空交错,却都是丹麦人起居变迁的见证。

  建筑之美   不紧不慢会了同学王姑娘,她气质西化了不少。两人一起找了家中餐馆,就着水煮牛肉和虎皮尖椒,彼此交换着同学近来的八卦,互通有无,深刻地理解了为什么交换苹果只得到苹果,交换八卦却能得到双倍八卦。

  王姑娘带着我走街串巷,她对沿街时尚品牌的了解程度让人刮目。据说有次她跟她的瑞典男友的朋友见面,当她说她在丹麦工作时大家居然都以为她在中餐馆端盘子。那些欧洲人不知道,原来中国女孩也可以在欧洲当白领,这对他们也算是震撼教育。可谈到以往中国人在欧洲的尴尬处境还是会让我们有些许困扰,第二代以及新移民正在改变这种格局。

  行至新港,热闹非凡。在人口密度极低的北欧地区,这样的场景绝对是个异数,繁忙等级堪比北京的五道口,让两个中国人兴奋不已。七彩的楼房倒映在水中,沿街的人们唱着歌、饮着红酒、看着体育比赛或者随意侃大山,三五成群或者两两抱对,借着暮色,更是迷幻得一塌糊涂。不需红酒就已经要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