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原生地图“09”湖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琵琶溪·索溪

  09

  

  生境地点

  湖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琵琶溪·索溪

  #1

  周边环境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01. 地理位置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武陵源区。琵琶溪游览线位于森林公园西部,为金鞭溪上游。景区以琵琶溪作中轴,为一狭长幽谷,景点在溪北成组展开,奇特古野

  

  湖南张家界琵琶溪(国家地理信息平台)

  索溪峪自然保护区位于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东北方向,与天子山紧密相连,总面积约180平方千米。金鞭溪同南来的楠木溪、北来的矿洞溪三水相交向东汇成了索溪。索溪下游及全段又称“索水”,索水向东汇入娄水,娄水在慈利县城汇入湖南“四大水”之一的澧水,最后汇入长江,入海

  

  湖南张家界索溪(国家地理信息平台)

  

  02. 环境特点

  琵琶溪一说因为水流常年不息,发出叮咚之声如拨金属琵琶而得名琵琶溪;也有说是因为小溪源头枇杷树成片,因此也叫“枇杷溪”。景区一段自琵琶界沿山脊至朝天观旧址,多山峦,沿线有夫妻岩、龙凤岩等绝佳景点。溪谷呈不对称“V”字形,局部谷地宽阔,流向变化很大,上游从三姊妹峰向北奔流直下,至中游龙凤庵突然急转,向东流去。溪面最宽40m,最窄5m,一般宽10m,全长5km,落差200m,于老磨湾处汇入金鞭溪

  

  图片来源于网络

  琵琶溪为金鞭溪上游,大多数游客在走到中下游的时候就会折返,所以这里的客流量比金鞭溪少得多,旅游干扰也更少

  

  图片来源于网络

  索溪因溪水如绳索而得名,有独特的地质地貌和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其“山奇、水秀、桥险、洞幽”的特点使索溪峪成为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中的一颗明珠。保护区内景点众多,星罗棋布,主要有宝峰湖、黄龙洞、百丈峡、十里画廊、西海峰林等。这里不仅洞穴奇异,峡湖倚天,飞禽走兽多,植物种类全,而且景观独特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因为索溪没有修建可以下水的步道,所以,游客很少来到这里的生境,旅游干扰较前两个生境更弱,但同时鱼也更少,这非常符合众多论文中阐述的“旅游人数与旅游设施面积、噪音呈显著正相关;饵料鱼物种数与渔获量、大鲵种群数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以上信息说明:饵料鱼种类越多,其渔获量与大鲵种群数量也越大。与上述趋势相反,研究区大鲵种群数量与旅游人数、鱼的种类、设施面积和噪音均呈现负相关关系

  

  图片来源于网络

  

  03. 水质参数

  琵琶溪水体数据(2020.5.3测得)

  海拔:约540-590米

  水温:约22摄氏度

  TDS:31 ppm

  PH:8.0

  最大水深:约4米

  索溪水体数据(2020.5.3测得)

  海拔:约460-380M

  水温:约23摄氏度

  TDS:20PPM

  PH:7.5

  最大水深:约2M

  #2

  水下生境

  The Underwater Environment

  

  01. 水下景观

  琵琶溪水下景观:

  

  

  

  

  

  索溪水下景观:

  

  

  

  

  02. 水下视频

  

  03. 水下生物

  水生物种(按数量排序,“大鲵”除外)

  白甲鱼Onychostoma sp.

  大斑原缨口鳅Vanmanenia maculate

  马口鱼Opsariichthys bidens

  鲤Cyprinus carpio(外来引入)

  高体鳑鲏Rhodeus ocellatus

  花鳅Cobitis sp.

  溪吻虾虎鱼Rhinogobius duospilus

  ?Liobagrus sp.

  大鲵Andrias sp.

  白甲鱼

  Onychostoma sp.

  

  白甲鱼

  学名:Onychostoma sp.

  体长可达17.6厘米,栖息在岩石底质的河流。每年雨水节前后成群溯河上游,立秋前后则顺水而下,冬季在江河干流的深水处乱石堆中越冬。常以锋利的角质下颌铲食岩石上的着生藻类,兼食少量的摇蚊幼虫、寡毛类和高等植物的碎片

  大斑原缨口鳅

  Vanmanenia maculate

  

  图片来源于网络

  大斑原缨口鳅

  学名:Vanmanenia maculate

  大斑原缨口鳅为平鳍鳅科原缨口鳅属的一种鱼类,是中国的特有物种。体延长,腹部平,背部稍隆起。吻较短,吻褶分为3叶。具吻沟。口下位,较小,下唇褶分为4叶。后唇沟不连续。吻须2对,颌须工对。鼻孔2个,位于眼前。眼小,上侧位。褶孔伸达头部腹面。分布于浙江省境内水域、海南岛昌江水系、广西马山、清江及洞庭湖和都阳湖水系等地,常栖息于山溪多岩石的水体[1]

  马口鱼

  Opsariichthys bidens

  

  马口鱼

  学名:Opsariichthys bidens

  马口鱼属,溪流性小型鱼类,在自然环境中多生活在水温较低的山涧溪流中,有水流和水草的水体中上层,对水质要求较高。马口鱼游动敏捷、善跳跃,非常贪食,为偏肉食的杂食性鱼类,以水体中的小鱼和水生昆虫等为食,虽然以肉食为主,但在食物不足时也可摄食草籽、树籽、水藻等 [1]

  鲤(外来引入)

  Cyprinus carpio

  

  图片来源于网络

  鲤

  学名:Cyprinus carpio

  鲤科中粗强的褐色鱼。原产亚洲,后引进欧洲、北美以及其他地区,杂食性。鲤鱼鳞大,上腭两侧各有二须,单独或成小群地生活于平静且水草丛生的泥底的池塘、湖泊、河流中。在水域不大的地方有洄游的习性

  花鳅

  Cobitis sp.

  

  图片来源于网络

  花鳅

  学名:Cobitis sp.

  体延长,侧扁,背缘及腹缘平直。头部扁而小。吻突出而稍尖。眼小,上侧位,眼前线的下方具有一基部分叉的小棘。尾鳍圆形。体背侧淡褐色,腹侧为淡黄色,眼下至上颌处有一斜走的黑色线纹。体侧的上半部及背部具有数列明显的纵走黑色斑块,延伸至尾柄的基部。尾鳍具4~5列垂直排列的黑色斑纹,基部上方具有一明显黑点

  高体鳑鲏

  Rhodeus ocellatus

  

  高体鳑鲏

  学名:Rhodeus ocellatus

  是鲤科、鳑鲏属鱼类。体颇高而极侧扁,背鳍前为体之最高处,高体鳑鲏为低海拔缓流或静止的湖沼水域栖息的小型鱼类,较常出现于透明度低、优养化程度略高的静止水域,常成群活动。杂食性,主要以附着性藻类、浮游动物及水生昆虫等为食[1]

  溪吻虾虎鱼

  Rhinogobius duospilus

  

  图片来源于网络

  溪吻虾虎鱼

  学名:Rhinogobius duospilus

  是虾虎鱼科、吻虾虎鱼属鱼类。个体小,体长为40~60毫米。背缘浅弧形隆起,腹缘稍平直;尾柄较长,其长大于体高。头中大,稍平扁,头宽等于或稍大于头高。头部在吻端经眼至鳃盖后上方有1暗色纵纹,臀鳍黑色,边缘浅色。溪吻虾虎鱼为暖水性小型底层鱼类,栖息于南方各淡水河川中。生活水位15~25℃。性格温顺,昼行性,在野外日间可随时观察,在河溪沙及碎石间穴栖,成鱼及幼鱼均属底栖动物

  ?

  Liobagrus sp.

  

  图片来源于网络

  ?

  学名:Liobagrus sp.

  体长形,前躯较圆,肛门以后逐渐侧扁。头宽大而其腹面较平。主要分布在长江上游水系 [1]

  大鲵

  Andrias sp.

  

  图片来源于网络

  大鲵

  学名:Andrias sp.

  是两栖纲、隐鳃鲵科的一种两栖动物。是中国特产的一种珍贵野生动物,俗称“娃娃鱼”。体形最大的一种两栖动物,体长一般为1米左右,最长的可达2米,体重为20-25千克。体色随栖居环境色彩而有差异,背面呈棕色、红棕色、黑棕色等。生活环境较为独特,一般在水流湍急,水质清凉,水草茂盛,石缝和岩洞多的山间溪流、河流和湖泊之中,有时也在岸上树根系间或倒伏的树干上活动,并选择有回流的滩口处的洞穴内栖息

  #3

  参考资料

  Reference

  参考文献

  [1] 百度百科

  投稿人:张力弦

  编辑:ECHO

  策划:原生男哥、张力弦、大黑

  审核:李帆、闪光鱵、张力弦

  #4

  投稿须知

  Call for Submission

  

  2021

  summer

  「中国原生地图」

  需要您的参与,拿起设备去记录你身边的生境吧,欢迎扫码投稿!

  投稿方式

  Biotope Map

  方式一:完整投稿

  参考「原生地图」范例,包含原生地地点、相关文字介绍、图片和视频,以及投稿人署名

  方式二:简化投稿

  包含原生地地点、图片和视频,以及投稿人署名

  投稿要求

  Biotope Map

  投稿人必须拥有所投图片和视频版权或拥有原作者授权,若引用图片/视频,请标注出处及版权

  版权说明

  【1】投稿人所提供的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投稿人所有

  【2】活动组织者有对投稿素材在公众号文章和网站发表的免费使用权(未来计划开设中国原生地图库网站,供爱好者查阅)

  【3】公众号和网站会标注投稿人署名及版权

  群落生境

  扫码加好友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