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景区旅游走向全域旅游
从2014年到2018年,培训人数增长4倍,旅游门票收入增长近2倍;获评中国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江西省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近年来,井冈山市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为契机,探索出一条从景区旅游走向全域旅游的新路径,带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到井冈山八角楼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
启示一
整合各类资源,撬动全域旅游大格局
如何将得天独厚的红色和绿色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产业发展的胜势?井冈山独辟蹊径,坚持全域规划、区域整合、项目打造,引导山上山下互动发展,山里山外合作发展,构建全域旅游发展大格局。
井冈山对旅游业发展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即建立城乡两级全域旅游发展工作体系,按照高规格设计、高起点打造,结合现有特色旅游资源,推进旅游发展规划与土地、林地、城乡、交通、文化、环保等其他规划相衔接,逐步推行“多规合一”,强化全域旅游发展的顶层设计。
精准发力,实施以茨坪为中心,梨坪、罗浮、拿山厦坪、黄坳、龙市、茅坪6个区域为辐射的“1+6”特色旅游小镇建设。主动融入并引领井冈山、永新、遂川红色旅游一体化建设。联手武功山、青原山打造“大井冈旅游经济圈”。以井冈山、衡山、韶山“三山”战略联盟、湘赣边区域“九县一市”开放合作以及全国红色旅游创新发展城市联盟为平台,打造赣西湘东大旅游圈。
精心运作,打造柏露鹭鸣湖景区、荷花大仓会见旧址、黄坳排头兵广场等旅游项目,包装策划推介“红色文化广场”“井冈山乡村旅游及自驾车宿营基地系列项目”等51个旅游招商项目,引进中信集团、华润集团、康辉集团等大企业投资兴业。同时,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社会资金为主体的市场化、多元化投融资体系,放宽市场准入。设立旅游产业发展基金,推动旅游上市工作。
游客在井冈山市茅坪乡神山村打糍粑。
启示二
构建多元业态,延长旅游产业链
井冈山的荷花乡大仓村,是当年毛泽东同志与袁文才第一次会面的地方。如今,走进大仓,梅塘荷廊、小桥流水等景观,与大仓会见纪念馆等红色旧址建筑群交相辉映,仿佛进入一座红色与绿色交相辉映的主题公园。“我们就是以红色为依托,打造融绿色、古色、红色为一体的旅游综合体。”荷花乡党委书记吴小平如此介绍。大仓村是井冈山构建多元业态,激活全域旅游新动能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井冈山通过大力实施“旅游+”,丰富红色教育培训、乡村旅游、新型经济等业态,延长旅游产业链,充分激发出产业融合的聚变效应。
提质升级红色教育培训,不断创新培训形式,强化教育培训管理,全面推动红色教育培训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目前,每年培训总人数位居全国前列,红色教育培训“井冈模式”继续领跑全国。
以发展精品民宿为抓手,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推动乡村旅游朝特色化、精品化、规范化方向发展,让井冈山的美丽乡村成片开花,形成“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势。在大井、坝上、下七等景区周边村镇,学生研学旅游如火如荼;在大陇案山村,民宿、咖啡屋、客家传统美食街自成一景,乡村山水田园度假村打造成型。
在柏露乡鹭鸣湖景区采取“共享农庄”模式,个性化打造“一房一院一地”的农事体验民宿,深受游客欢迎……长富桥村的小桃民宿自去年开业以来,以优越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设计风格得到众多游客的青睐。“现在的村子道路宽了,景色美了,慕名而来的游客越来越多,到了周末和节假日,民宿的床位都不够用。”民宿负责人赵小桃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在旅游经济的辐射带动下,井冈山培育打造总部经济、休闲经济、会展经济、电商经济于一体的“1+4”产业,构建融会议培训、休闲度假、体验观光、健康养老为一体的多元旅游产品体系。
井冈山荷花乡大仓村的精品民宿。
启示三
提升服务品质,厚植全域旅游新优势
“景区的公厕不仅颜值高,而且设施齐全,非常方便舒心。”近日,来自贵州的游客王先生在茨坪毛泽东旧居参观时,对这里的便民设施赞不绝口。从景区到乡村,“面子亮、里子美”的道路、公厕等基础设施,已成为井冈山青山绿水间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围绕设施完备化,着力实施红色教育“场馆提升”、景区景点“形象提升”、旧居旧址“氛围提升”三大工程。全力推动井冈山通用机场、渝长厦高铁、衡阳至福清高铁井冈山段建设以及宜井遂高速井冈山段建设,构建更加便捷的交通网络。建立集网上订票、订房、订餐、订购于一体的智慧旅游系统,实现城区(景区)数字化管理、应急联动智慧管理、投诉受理督办管理的有机统一。
井冈山还坚持走景区精品化路线,坚决向市场违法违规行为“亮剑”,持续开展旅游综合执法,严厉打击“不合理低价游”“黑车”“黑导”等扰乱旅游秩序的行为。建立全省首个生态旅游法庭,完善纠纷调解与快审机制。构建景区消费维权联动机制与“110”快速处置机制,全面提升景区管理水平,营造诚实守信的消费环境,保障游客合法权益。
原标题:《从景区旅游走向全域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