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振兴:旅游业能否托起新梦想?

  两会已过,但余温犹在。“鼓励生育”成为2021年两会热点词之一。

  包括全国政协委员郑秉文建议“十四五“全面放开生育政策,全国政协委员金李建议增设国民育儿基金等,“两会”有关生育相关政策提案就达11条之多。

  

  而2020年,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常务副省长陈向群就曾建议率先在东北地区全面放开人口生育政策。2021年2月18日,国家卫健委答复了其提出的《关于解决东北地区人口减少问题的建议》提到:“东北地区可以立足本地实际进行探索......”

  由此,引发了民间的普遍舆论:东北地区的人口生育限制是否将被取消?而基于人口问题背后的经济问题,也成为大家讨论的焦点。

  近几年来,东北地区的经济增长出现停滞,东三省在国内各省份的GDP排名中已经多年靠后,与之伴随的则是东北地区的人口增长率下降。统计数据显示,在已经公布的2019年人口统计数据中,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人口增长率都出现了负增长。

  事实上,造成东北地区新增人口下降的原因是复杂而多元的。

  辽宁社科院副院长梁启东最近在采访中指出:东北人口问题实质是经济结构问题,东北经济在促进传统产业升级转型的同时,要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加强网红经济、文化旅游产业等发展。

  显然,放开生育只是第一步,经济发展是硬道理。加快产业转型,摒弃资源型发展的老路,大力扶持旅游业等三产业发展,是一种有效的缓解之道。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首席经济学家李铁曾发文指出,研究东北问题,首先要弄清楚人口流出的原因,就是要寻找外部性的变化。

  而外部性应该注意两个主导因素:一是内部资源是否足够带来外部性要素进入的刺激?二是什么样的变化会促使外部因素把东北作为重要的发展契机?

  他认为,旅游业的发展是一个重要的契机。用旅游来改变人口流向,带动和吸引外部性的注入。东北旅游可以创造新的消费载体,优化新的消费空间。而单一的、传统的改革国有体制和政府管理体制,收效甚微。

  那么,近几年东北地区在旅游方面做了哪些探索?还有哪些空间?“十四五”期间国家将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旅游业能有哪些新作为呢?

  做足“冰雪+”,塑造世界级冰雪IP

  东北冰雪旅游品牌在全国独树一帜。尤其是2022年冬奥会的即将举办,为我国的冰雪旅游带来巨大利好,也为东北冰雪旅游唱响世界提供了新机遇。

  

  黑龙江省已打造了冰雪节、冰雪主题公园、雪雕艺术群和室内滑雪场等为代表的冰雪旅游娱乐产品;其中,亚布力冰雪度假、中国雪乡、北极村等冰雪文化体验产品独具魅力。2019年,全省接待国内外冰雪旅游游客6600万人次,实现冰雪旅游收入660亿元。

  近日,《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产业发展规划(2020—2030年)》发布,明确将黑龙江省打造为国际冰雪旅游度假胜地。重点提高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体验性、参与性、娱乐性,推动冰雪运动普及,并将促进中医药健康体验等新业态与冰雪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当然,冰雪产业,不只是滑雪、看雪。冰雪文化、冰雪美食、冰雪体育、冰雪装备、冰雪演艺、冰雪艺术,”打好“冰雪+”的融合牌,是冰雪旅游的新方向。

  吉林省正全力打造中国冰雪经济的高地。吉林每年冬季就会推出“赏雾凇、观雪景、玩滑雪、泡温泉、品美食、登雪山”等丰富多彩的冰雪体验活动,通过举办国际性的吉林雪博会,建立起与世界对话的冰雪旅游平台。举办查干湖冰雪渔猎文化旅游节,向世界传播吉林的民俗文化。据了解,2018—2019年雪季,吉林省接待游客8431.8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698.08亿元,分别比起步之年(2015—2016年)雪季增长了62%和86%。

  那么,如何通过冰雪旅游,冰雪运动,进而延伸出冰雪旅游演艺、冰雪文创产品、冰雪装备制造等新的冰雪经济业态,形成东北冰雪经济的全产业链,这里面还有很大空间和机会。通过三产的旅游业推动二产的冰雪装备制造业发展,也是一条可以探索的新路径。

  生态康养,东北旅游发展的新动能

  自从森林由开发转为保护,东北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焕发无限生机。无论是观光游还是休闲度假旅游,东北地区都具有显著的生态资源优势。

  尤其在康养生态旅游已成为旅游新消费风口的当下。东北的森林生态资源应该发挥更大的优势,提供更好的康养旅游产品和服务。

  黑龙江的森林、湿地资源就是一张王牌。

  其中,伊春市作为世界上占地面积最大的森林城市,拥有世界面积最大的红松原始森林,具备天然的森林康养旅游开发条件。同时,黑龙江拥有全国最大的湿地群,湿地总面积占中国湿地的八分之一,拥有9个国际重要湿地,湿地景观类型丰富而独特。

  

  吉林长白山更是国人心中的康养圣地 。

  长白山有着“关东第一山” 之称,也是东北旅游的灵魂和地标。不仅有神秘莫测的天池、瀑布、温泉等生态资源,还有人参、貂皮、鹿茸角以及其他多品类的生态食材。已建立起“生态旅游+体育运动+中医养生+生态食材”的康养旅游新模式。

  

  但是,在具备独特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如何把资源优势转换成产品优势?如何把产品优势提升到品牌优势?东北旅游业需要更好的做好顶层设计,加强文旅融合,强化品牌意识,形成“观光游+休闲度假游+特色体验游”等的体系化发展;同时,做好新消费市场调研和体验互动性产品创新,并加大营销力度,打造特色康养节庆等。让游客有看头、有玩头、有疗头、有吃头、有住头、有回头。

  除了冰雪和森林,东北旅游还有什么?

  其实,东北地区还具有纵深发展“农业游、工业游”的资源优势和文化根基。

  2021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在此背景下,未来我国农业观光体验游、乡村民俗游将成为新爆点。

  作为现代农业排头兵,黑龙江有世界上最大的单体粮食种植区“建三江万亩大地号”、有被誉为“三江平原上的明珠”的“七星农场旅游小镇”。在这里,可以欣赏壮观的农业风光,体验别样的乡居生活,品尝五常稻花香米、领略中华大粮仓的壮美。

  

  再看辽宁,

  辽宁记录了新中国60多年的工业奇迹,创造了中国工业发展史上多个第一,比如,第一枚国徽、第一台汽车、第一架战斗机,具备工业旅游开发的独特优势和强大的IP内核。

  目前,沈飞航空博览园、鞍钢工业之旅、抚顺西露天矿等工业旅游项目已建设形成。但体验性、互动性和创意性还不够。工业旅游的文化故事挖掘与表达、静态产品的动态化演变和创意设计、商业业态的引入和模式的建立、加强与其他业态的市场联动及营销都需要新的思考和探索。

  

  另外,创意旅游“东北新三宝”。其实东北黑土地孕育了丰富独特的土特产品。东北旅游需要在“吃的好、带的走”方面做的更精致,品牌更突出。比如我们人尽皆知的传统东北三宝:人参、貂皮、鹿茸角,可以赋予它新的故事和创意。也可以开发更有现代意义的“东北新三宝”旅游文创产品,创造游客新的期待,满足游客新的需求。

  同时,发展旅游网红新经济。据《2019年主播职业报告》显示,网络主播占比最高的前三名省份是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东北“盛产”网络主播,旅游业也可以借助网络经济的新风口,实现新的突破、创造新的效益。

  因此,无论对于旅游目的地、还是投资者和消费者来说,旅游是最好的契机。旅游可以吸引人口反向流动,旅游人口的反向流动就会带来信息流和要素流的变化,通过旅游消费带来各种投资项目的增加,并形成良性循环。

  旅游业能否托起东北经济的新梦想?相信一切皆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