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休闲农业的“五味”模式

  

  近年来,随着消费结构升级,城乡居民对休闲旅游、健康养生等需求增加。各地发掘农业多种功能和乡村多重价值,推动乡村休闲旅游业态蓬勃发展,使之成为横跨一二三产业、兼容生产生活生态、融通工农城乡的新产业新业态,成为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金杠杆”。目前,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已达388个,聚集村已达9万多个,美丽休闲乡村710个,美丽田园248个,形成南京农业嘉年华、海南共享农庄、四川省农业主题公园等多个区域优势品牌。

  一、乡村休闲农业的“五味”

  乡村休闲农业是乡村旅游的重要载体,是“农业+旅游”的主要模式。发展乡村旅游需要“五味”共存,休闲农业也必然需要具备乡村旅游大环境下所具备的“五味”:

  (1)土味:留住一份纯真

  从游客的心里思维来讲,都是具有猎奇心理的,习惯了城市生活,却有时偏偏想去体验乡村生活。看惯了阳春白雪,有时偏偏喜欢一些泥土乡味。 乡村,我们拥有的就是那些原真的,古拙的、独特的民居建筑、小桥流水、古道孤藤 等。 这些都是乡村旅游的核心元素和最原真的文化载体。

  (2)野味:守护一方乡野

  小脚丫河里摸鱼。和小伙伴一起躲猫猫,一起采野果子等等,这些无不勾起那个曾经的儿时记忆,甚至是一段美好难忘的回忆。这些源于乡村的“野”,野便是自然,即使是生态,野便是原始。越是自然、美丽的,就是内心最为期望的。

  (3)俗味:演绎一种风情

  千百年来的农耕文化积淀形成的生产方式、生活习俗、民族风情和传统节庆是当地的文化特性,具有历史性、故事性和趣味性。我们要将这些“俗”的东西变得流传下去,变成乡村景区的“高大上”?

  首先,乡村旅游要把这些“俗物”转化为旅游资源、发展资本和竞争优势,必须力避把乡民整体搬迁,形成空村空镇,因为离开了原住民的乡村,就没有了乡村的所谓“俗味”和风情,没有人情味的乡村还值得眷恋吗?又怎能勾起寻根人的乡愁?

  其次,需要力作挖掘和保护,挖掘每类乡俗内在的本质的基因,只有挖掘了这些“俗”物的本质,才能掌握其特性,从而既能更好的保护,又能将其的特色向游客展现的淋漓尽致。

  (4)古味:传承一脉文韵

  现在我们很多乡村这些古味不见了,留下的是白墙灰瓦,红砖水泥,难道这些标配才是这个时代应该有的嘛?其实不然,乡间那写古老的村庄,那些破旧不堪的房屋、祠堂,甚至连已经掉落在地上或是埋藏于泥土间的残砖断瓦都凝聚着一股浓浓的历史气息。

  要避免大拆大建,最好是修旧如旧,保证那些历史性的文物外貌上要有古风、古朴、古香、古色,内部上要有传统的文化内涵,只有这样,才能挖掘到传统的历史文化资源,才能赋予乡村旅游景区活的灵魂,才能彰显出乡村旅游景区应该有的特色。

  (5)洋味:架构一丝创意

  外国的乡村旅游起源其实比国内早,多数发达国家乡村旅游成为了重要的旅游景区类型。如法国普罗旺斯,吸引着众多婚纱摄影朋友及其婚后度蜜月的朋友前去,从而也带动了系列业态的发展。其实薰衣草、婚纱摄影、葡萄、葡萄酒这些看起来很有洋味的东西,都是源自于最根本的农业。为此要变得“洋味”需要借鉴的是那些创意,而非他们的建筑。

  

  二、乡村休闲农业的基本农业属性

  休闲农业还有其农业原有的基本属性,需要做到美景、文化、地产、产业、节庆五位一体才能成为有特色的休闲农业:

  (1)美景:具有可供观赏且具有特色的景致

  造美景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其一是借助乡村现有的生态环境,在保护的基础上留住乡村原有的“乡景”,其次是要植入新型的农业景观,诸如“花海”、“农业长廊”、“农业博览园”等系列农业景观。

  (2)文化:原有的历史文化和衍生的文化

  文化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其一是要深入挖掘区域内原有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以此为基础可以大做文章,诸如造景、节庆活动等;其次需要不断的推陈出新,对当下所衍射的人物精神或区域性有代表性新型节俗等都可以大量的加以利用。

  (3)地产:农业其本身就是来源于土地

  在发展休闲农业的同时,最忌讳的就是随意的借鉴别人的农产品,而忽略的自己原有的特色和自身的地理条件。为此,发展休闲农业务必要以种植地区内的特色农作物或是时下较为热门的可满足地区地理条件的农作物,切勿随意的模仿。

  (4)产业: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实现质的跨越

  休闲农业中农业是根本,产业是升华,农业+旅游其本身是一种向产业的转换,但是远远不够的,农业的产业化需要全面的转换成服务业,需要由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实现质的跨越。

  其一需要利用农业产品大作文章,可开发生产系列加工产品;其二,需要继续增强农业向旅游业的转变,加大农业与旅游业合作的力度,乡村一、二、三产业三位一体化发展。

  (5)节庆:热门的营销活动

  休闲农业在节庆活动中具有独天得厚的优势,其一具有农业资源,可以开展系列采摘活动,诸如葡萄采摘等;其二可以利用乡村习俗开展系列节庆,诸如三月三茶叶鸡蛋等;其三可以将农业资源与节庆习俗结合,打造大型的节会,与此同时还可以积极向有关部门申请承办旅游节等。

  

  三、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搞什么?

  (1)循环农业

  就是利用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和物质多层次利用技术,兼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实现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废弃污染最小化的一种环境友好型农作方式。

  (2)创意农业

  是以审美体验、农事体验为主题,具有养生、养美、体验品味的功能和快乐,通过创意的加持,文化的加持,赋予农业更多的内涵,使其变得别具一格,自然能够卖得更贵一些,也能为休闲农业增加吸引力,赋予休闲农业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提供给在快节奏工作中的人放松的地方,增添被高楼大厦包裹外的乐趣,目的是让农民增收、农村增美、企业增效。其借助创意产业的思维逻辑和发展理念,人们有效地将科技和人文要素融入农业生产,进一步拓展农业功能、整合资源,把传统农业发展为融生产、生活、生态为一体,体现现代农业,即现在所谓的“创意农业”。

  (3)农事体验

  把城里人吸引来农村体验生活,休闲农业将农业生产、自然生态、农村文化和农家生活变成商品出售,结合当地文化特色设计的体验活动,为乡村增添无数乐趣,城市居民则通过身临其境地体验农业、农村、农民资源,满足其愉悦身心的需求。

  

  四、“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怎么搞?

  (1)景观吸引核

  吸引人流、提升土地价值的关键所在: 依托观赏型农田、瓜 果园,观赏苗木、花卉展示区,湿地风光区,水际风光区等,使游人身临其境的感受田园风光和体会农业魅力。

  (2)休闲聚集区

  为满足客源的各种需求而创造的综合产品体系: 可以包括农家风情建筑(如庄园别墅、小木屋、传统民居等)、乡村风情活动场所(特色商街、主题演艺广场等)、垂钓区等。 休闲聚集区使游人能够深入农村特色的生活空间,体验乡村风情活动,享受休闲农业带来的乐趣。

  (3)农业生产区:

  生产性主要功能部分:

  让游人认识农业生产全过程,在参与农事活动中充分体验农业生产的乐趣,同时,还可以开展生态农业示范、农业科普教育示范、农业科技示范等项目。

  

  五、“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

  要注重产业延伸和互动模式的设计,在发展中,一二三产业互融互动,通过各个产业的相互渗透融合,把休闲娱乐、养生度假、文化艺术、农业技术、农副产品、农耕活动等有机结合起来,能够拓展现代农业原有研发、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使传统的功能单一的农业及加工食用农产品成为现代休闲产品载体,发挥产业价值“1x2x3=6”效应。

  (1)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

  乡村休闲旅游的元素非常多,包括山水自然及田园风光、古村古街与古建、农耕用具与农耕文化、民俗风情、民间小吃、民居老宅、乡村风水文化、民间娱乐文化、民间遗产文化、农业劳作过程与农业生产过程等。特别是近几年比较火爆的乡村“民宿”业态更是突显其乡村休闲功能。

  乡村休闲旅游是一种综合一体化的现代乡村休闲旅游模式,简单来说,就是要让游客来到乡村之后,有休闲放松的项目,有参与体验项目,有度假生活的项目,也就是能吸引人,能留住人。而田园综合体包含的创意农业、农事体验正是乡村休闲旅游产业不可或缺的加分项目。

  (2)建设乡村养生养老基地

  丰富乡村旅游业态和产品,打造各类主题乡村旅游目的地和精品线路,发展富有乡村特色的民宿和养生养老基地。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创办乡村旅游合作社,或与社会资本联办乡村旅游企业。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大力改善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森林康养公共服务设施条件,在重点村优先实现宽带全覆盖。

  近来年,随着城市生活压力的加大,追求绿色生态美丽乡村生活成为市民的一大时尚,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源、新鲜且无污染的食物、缓慢的生活节奏都是都市人追求的养生必要元素。

  此外,乡村休闲养老并不是单纯地让老人回到农村环境中去生活,而是在有优美乡村环境的居所中为需要养老的人士提供一个全方位保障的生活场所,实现“快乐养生,健康养老。”

  养老养生度假旅游是一种保持了最原真需求的休闲度假形式,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各个年龄段的消费群体都非常多。养生养老是一种产业,而度假产业在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丰富的田园综合体的产品则能丰富整个养生养老的过程,如生态环保的循环农业所生产的食物、农事体验如采摘、园艺活动所带来的乐趣等。

  (来源:一诺农旅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