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来临,不可错过的旅游,平潭岛石头厝让你邂逅浪漫和小清新

  "平潭岛,光长石头不长草,风沙满地跑,房子像碉堡……"古老的民谣诉说着平潭岛前世的寂寥。在这里,人们管房子叫做"厝",用石头砌成的房子都称作“石头厝”。千百年来平潭岛上只要有村落的地方就有石头厝。人们就地取材,利用岛上丰富的花岗岩建造起房子。岛上的石头千百年来一直与平潭人民生活息息相关。

  据记载早在距今近7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平潭岛上就有人类在繁衍生息。在平原镇南垄村的壳丘头文化遗址,出土过石头打磨成的各种器皿,证明平潭先民对石头的利用,早在刀耕火种的时代就开始了。历经了千百年,岛上的石头厝依山而建,傍海而居,全是用花岗岩石料垒砌而成,固若一座座碉堡,一座座石头城。这也是我们海岛祖先"斗天战地"生存智慧的结晶。

  平潭岛上石头厝遍布在海岛的各个角落,这些石头厝犹如画中景物,以古朴亘古的身姿成就了布景般的原生态景致,它不仅是风情浓郁的独特民居,也是承载着海岛儿女打拼世界的浓浓乡愁,如今这里的石头厝早已成为平潭旅游的新名片。

  在平潭现有的石头厝里,民宅单体模式主要有四扇厝、竹篙厝两种。四扇厝是平潭传统民居最主要的形式,属于福建民居类型中"一明二暗"。从清代中叶至20世纪七八十年代,四扇厝一直是平潭传统民居的主要形式。四扇厝以单进四扇房为主,房内左右两侧为房,分前后房;中为厅堂,也分前厅与后厅,后厅一般用作厨房、杂物间、仓库,或用于放置渔、农生产用具,这种构造的房屋特别适合旧式大家庭居住。

  而相对于四扇厝,竹篙厝则是平潭建筑又一特色。竹篙厝院落虽小,却很幽深,其建筑形制如竹竿而得名。竹篙厝无前堂之分,房间纵式排列,似巷道。房间间数多少不一,长短各异,房子之间间有一天井。这种前街通后巷的格局,便于进行各种活动,具守备防匪、防盗与防侵扰自卫作用。这便是源自清代初期,朝廷调闽南水师驻扎平潭,兵营建在竹屿口,采用闽南竹篙厝形式。后来当地居民仿建竹篙厝,从而成为平潭民居的另一种形式。

  这样一种幽深、神秘的民居,实际上也是一种民防设施,一家与邻居组成一个带状群体民居聚落,反映聚族而居、自卫自立风俗。也是久居沿海的海岛先祖历经千百年得出来的实践经验。不过,如今这里早已看不到当年的防御自卫影子了,留下来的都是美美的风景。到了这里一定要这几个村看一看石头厝,也不枉来平潭一趟。

  首先就是大练乡的石头厝,位于福建省平潭县西北部海域,由大练岛、小练岛2个有人定居岛屿和60多个无人岛礁组成。大练乡渔限村石头屋也是依山势而建,不规则的石头打磨成的墙壁,就形成了抽象画般不规则的石头厝的排列。因为远离主岛,大练岛上的石头厝有种古旧怀幽之感,石板路间偶有鸡、鸭闲庭信步,村里时不时窜出一两个好奇的孩子,石头厝院子里晒着五彩的衣裳,铺了一层的柔软的色彩。

  其次就是中楼杨梅坑村,位于平缓的君山脚下,地形地貌一马平川,石头厝位于平整的田野之间。每年的春夏交错之际,四周地里的花生苗绿油油的陪衬着,石头厝的花岗岩石纹理沧桑中的质感,与绿色植物的柔软映衬着,形成一幅对比度极高的水彩画。站在君山顶上,摄影师的镜头下,一片葱茏的绿色,远处有长江澳的风车转动,那石头厝越发显得美不胜收。

  再者就是位于北厝镇的东、西壁村落,这里除了白青乡的白胜村保存着比较完整的石头古村落,东、西壁的石头村落也是保存得比较完整的村落。东、西壁的石头厝地理位置地势平整,整个村落古朴完整,房子由灰色的花岗岩石构成,掩在一片绿色丛林当中,古径幽长,行走在这样的石头村落,如同作一回怀旧的旅行,令行者充满了欢乐。

  相对于其他地方,地处福建省福州市平潭县海坛岛北端突出部的白青乡,三面临海,境内峰峦连绵,海岸线曲折。沿海岛礁错列,共有大小岛礁70余个。白胜村的石头厝的特点是保存十分完整,因为依山傍海,层次分明,这里是摄影家眼中最为理想的聚焦之地。因为房子的年代相距其他村落久远,百年古厝也隐匿其中。这里火层岩的石头都具有时间的沧然感,那深黛色的石头纹理加上红瓦的屋顶,形成一幅油画效果的石头厝群落。如果从石头厝保护开发而言,可谓最具有潜力开发的村落之一。

  当然,除了上述几个地方的石头厝是最美的,平潭其他地方也是最值得一看的。无论是追寻历史的沧桑感的旅行者,还是摄影者,这里绝对是最好的天然素材库。来过平潭,看过石头厝的人都惊叹这里的人与自然是那么独具魅力。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