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旅行都是去别人的故乡,去临汾是回家
我的祖先在哪里,山西洪洞大槐树,你听过这句话说,这句话的历史背景是,明朝初年全国性大规模移民,出发的地方就在洪洞大槐树下。当年因为战乱,水灾,瘟疫,蝗灾等也是接连不断,各地人口急剧减少,民不聊生,很多城市和村庄都变成了废墟。当时的山西很少受到这些战争和自然灾害的影响,并且风调雨顺,人口数量增长很快,吸引了各省受灾的难民涌入了山西南部,最终山西的人口,比河南和河北人口的还要多。
这也为移民带来了人口基础,于是从洪武年间就开始从山西大规模往各地移民,据统计,洪洞大移民分布在全国30个省市。所以,正在看本文的你,也可能山西移民的后代哦。据说判断是不是山西移民的后代可以看小脚趾指甲,如果指甲是两半,就是洪洞移民过去的。
都说少小离家老大还,如今离家多年,说句让大家笑话的,哪哪都不认识了。为了这一趟归乡游更有质量,在朋友的推荐下,选择了贵州半山半水文化旅游有限公司的研学旅行团。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家旅行社确实是品质旅行的专家,他们秉承“专注品质旅行?发现旅行之美”的质量方针,提供全国化、一站式的旅游定制服务,全面、贴心而且专业。由于选择了全年最优惠的旅游季,错峰出游,一方面省了许多银子,另一方面少了熙攘人流的袭扰,发现了更多的旅行之美。
今天我们就跟着独特的研学旅行团,回到临汾去看看我们祖先走出来的那个地方。
1.洪洞大槐树
既然到临汾去回家,那我们就先去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看看,去看看洪洞大槐树。
现在景区中的大槐树是在当年第一代古槐树的根上新长出来的,最年轻的也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了。在洪洞附近还出土过槐树的化石,可见这个槐树在这个地方的生长历史非常漫长,生长范围也相对广泛,也就解释了,为啥当时选择了在一棵大槐树下,因为大槐树在当地非常常见。
大槐树景区中还有个中华姓氏苑,收录了11969个姓氏,以及姓氏的来源演变等,你也可以去找一找自己的姓氏来源,找到自己的祖先有啥故事,有啥成就。还有一个值得去的地方就是民俗村。可以看到打麦场,可以看到高大的麦垛,几个大汉才能推得动的石碾子,秋千,还有洪洞本地的特色小吃,看到这些场景,就像回到小时候跟着父母热火朝天收小麦,碾小麦,扬小麦的热闹场景中。特别是用新收的小麦做的又软又甜带着麦香味的馒头。民俗村还有四合院,婚礼院,工匠院,放置编织院,马车院等,生动的展示了北方的民俗生活。
到了洪洞还有个地方必须去,那就是洪洞县衙。京剧《苏三起解》中一句“苏三离了洪洞县”把洪洞县衙留在了历史长河中,也把我们代入到了当年苏三的愤怒和无助中。不过,苏三的一句“洪洞县内就无好人”也算是一篙子打死一群人。上大学时,我们宿舍有个女生是洪洞人,有时候我们开玩笑说,洪洞县里没好人,她非常的无奈,其实她是一个很温柔的小姐姐,当年关过苏三的明代监狱,现在被称为“苏三监狱”,里面还有苏三的塑像。在这里可以我们可以了解明代监狱的设置,看看古代的监狱是如何防止犯人逃跑的,看看影视剧中那些去牢房救人的名场面到底能不能发生。
2.壶口瀑布
到了临汾,还有一个地方值得看,那就是壶口瀑布,壶口瀑布的位置在秦晋峡谷的南段,两岸的石壁陡峭,河水落差很大,水面的宽度从300多米,一下子收缩到了50米,像是有人拿着一个壶往下倒水,所以称为壶口瀑布。
在距离瀑布两三公里的地方,就可以听到“轰隆隆”的响声,离的越近,瀑布的声音越大,站在瀑布边上,说话都得大声吼。让人想起那首《黄河大合唱》的那句“黄河在咆哮”。在这里,你可以身临其境的感受到黄河在咆哮。
到壶口瀑布最佳的旅游季节是春秋两季。四五月份的时候,漫山遍野的桃花盛开,岸边的冰雪消融,形成非常壮观的三月桃花汛。另一个适合观赏的季节是9月份到11月份,这个时候,雨季刚刚过去,黄河的水流量比较大,秋风阵阵带着丰收的喜悦,雨后黄河上常有彩虹出现,可以看到壶口秋风的美景。
到了冬天,壶口瀑布又变成了另一种场景,一派银装素裹,加上周围的黄土地,光秃秃的树木,感觉非常的萧瑟。同时空旷的场景,也让人心胸开阔,这时候站在黄河边,脑子里回想的是历史深处的回声。
3.丁村遗址
前面我们说了,到临汾是回家,这还真的不是吹的,除了洪洞大槐树有历史记载的移民。临汾在旧石器时代就已经有人类居住了。
丁村遗址位于临汾市襄汾县,是旧石器中期文化的代表,在古人类史和考古学上有很重要的地位。在这里发掘除了儿童牙齿,有人工痕迹的石器,哺乳动物、鱼类、软体动物等的化石等,有一定的文化程度,因为被成为丁村人。
丁村遗址村内还有40多座明清时代的民居,民宅造型大气别致,如今这些古老的房屋,还有人居住,晋南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在很早很早之前就有人类再次繁衍生息了,在这里流传着很多古老的传说,尧都平阳就在现在的临汾市,舜都蒲坂和禹都安邑都在今运城市境内。我们的祖先在这里繁衍生息,也从这里走出去,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那就抽空到临汾来,来回家看看吧,看看古老的丁村人,看看那棵祖祖辈辈都念叨的洪洞大槐树,看看一直在咆哮的黄河。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