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方专家细说寻找的意义

  一本3万多字的书,通过生活在运河边一户李姓人家的日常生活,展现了百年前运河两岸的风土人情。虽然真相已经揭晓,书中所描写的华北平原上大运河沿岸的城市,就是沧州,但围绕着运河,围绕着沧州,思考和讨论仍在继续。近日,记者采访了多位官员、文化学者,他们就《运河人家》对沧州的意义发表了看法。

  

  《运河人家》书中插图

  寻找,是为了出发

  沧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 冯彦宁

  一本写于近一百年前的书,在沧州引发了强烈关注。从译作,再到探宝一样回溯挖掘原著,建群、开研讨会,天南地北寻找相关资料,好在功不唐捐,努力没有白费。历史的尘埃渐渐落定,答案最终浮出水面。

  河帆旧影,沧州尘梦;千里运河,百年博施。曾经的曾经,沧州故事,在这本书中发生、复活。

  一开始,大家寻找的是关于沧州的答案,是运河岸边一所博施医院的旧址的确认。可是,一旦答案摆在面前,却又发现,我们得到的,却比答案更多。

  它让我们见证了一条河、一座城多彩而厚重的历史文化。比如春天开河的欢叫,比如将河水一级级“打包”舀到堤田里的乡野灌溉,比如杂技、舞狮、高跷,新年城隍神的巡游,以及城北盛大的庙会等。这些都为我们展现了北方小城的民生民俗,和运河人家的生存状态。虽然时隔百年,仍然让人恍若看到至今流动着、延续着的乡愁与文脉。

  这次寻证,丰富拓展着我们打量运河城市文化的维度和视角。译者周舒艺在这本书的序言里有一段话,“如果说,中国华北平原这一地理概念是横轴,确定了本书内容的空间特征。那么,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这一时代背景就是纵轴,确定了本书的时间特征。”运河是一条内河,但它并不是内向、封闭的。至少在世纪动荡的百年巨变中,它为沧州带来了不同文化的碰撞。今天看来,尽管这种“遇见”带有被动、冷峻的色彩,但毕竟为我们留存了一个观察运河的窗口。透过它,我们既看到了运河两岸的美丽风景,也看到了百年动乱中的民生凋敝,更看到了沧州人于苦难中的乐观与顽强,感受到他们的内心情感、生存命运和精神状态。

  这次寻证,唤起了更多人对历史、家乡、运河的浓厚情感,唤起了建设好运河之城的热血担当。《运河人家》这本书,是李辉主编“寻找中国”丛书中的一本,如其所言,这套书旨在“百年远去,看外国人笔下的中国”“摸历史,在别人的亲历中”。那么,大运河流到今天,时空更迭,角色转换,我们每个人都毫无例外地成为大运河的见证者、传承者、建设者。在书中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参与者们为今天展现运河文化,加强沿线城际民间交流,出谋划策、发挥畅想,不亦乐乎,是名副其实的“运河人家”。在我们这个星球上,一共有500多条运河,3000多个运河城市,分布于五大洲51个国家。如何讲好各自的故事,让运河文化传递远方,传续后继,是今天共同面对的课题。大运河曾经波光涟漪,大运河以及它流经的城市、田野和村庄,终将神采奕奕。为此,我们在路上。

  从这个意义上说,寻找,不是目的,而是出发。

  把沧州置于世界的背景之下

  沧州文化研究会会长 刘桂茂

  如果沧州是一个娃娃,运河就是他出生的“脐带”;靠着运河,中国和世界发生了联系。

  《运河人家》的作者是一个洋人,又是一个传教士,米范威女士不可能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看待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沧州。我们不必认同她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也不必认同她在这本书里表达的许多观点。但是,她毕竟记载了一段沧州风情,让我们从中看到了历史上沧州的蹒跚和摇曳。

  而且,世界不正是因为有了不同才多彩?在我们的“四个自信”日益增强的今天,我们完全可以用平和甚至欣赏的眼光,通过她的这本小书完成一次穿越的交流。

  米范威女士当年不会预料到,今天运河文化会成为我们的热门话题。但是,她无疑对运河的价值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个“养”不仅是“喂养”之“养”,更是“培养”之“养”。运河人家也即运河儿女始终与大运河同频共振,息息相关,互相影响,互相造就。米范威对河畔儿女的观察即是对运河的观察,她对河畔儿女的描绘即是对运河的描绘,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从她的这本书里读出运河的性格和命运。

  是的,这本小书的文笔一点儿也不出色,但是我们仍然有着一读的必要。它的意义就在于:它把沧州,置于世界的背景之下。

  

  图为一头正在被钉蹄铁烦躁不安的驴子

  地理坐标的精准性带来的意义

  沧州区域文化研究所所长 孙建

  发现《运河人家》所述就是沧州的意义,首先在于给了这本书一个精准的地理坐标,让华北平原上的大运河边这个泛指有了确定点,这样有助于沧州成为一个运河文化研究的个体标本,而非泛泛的认知。

  其二,俗话说旁观者清。作为中华文明的旁观者,唐宋以来有日本、朝鲜、安南等邻邦使者,或因公或因私撰写各种入明记、朝天录、燕行录,因为少了禁忌,所以很多历史的细节更加可信。近代以来,来自欧美的传教士,同样撰写了很多有关中国,甚至有关沧州的书籍。这其中有关于献县天主教的,也有关于沧州博施医院基督教的,书中不仅有大量的风土人情的描写,还附有很多极其珍贵的历史照片,这为研究近现代沧州文化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和丰富的文献资料。

  第三,大运河是一条文化之河,不仅有中国的古今文化,还包括世界的东西文化。大运河之所以“大”,她的包容性、开放性是一项。大运河两岸曾经矗立和依然存在的众多寺庙、清真寺、教堂,正是这种包容开放的体现。汉、回、满、蒙、壮等45个民族,在沧州友好共处;佛、道、伊、天、基五大宗教,在沧州和谐并存。多种文化如同汇聚了多条水系的大运河一样,在沧州交流融合,呈现出中华文化的包容与博大。

  探秘之旅没有终点

  沧州市中心医院院长助理 陈秀春

  大运河流经18个市区,占其中253公里长的沧州又成为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千百年来,大运河缓缓流淌,将南北文化融汇在碧波水流中,造就了这块土地上的独特文化,值得我们后人不断去了解、挖掘、探索。

  我有幸收获《沧州好医生》并将它翻译出版,通过博施医院首位院长潘尔德的日记,了解到百年前的沧州故事,填补历史空白。同时,也为我打开了一扇门,通过外国人的眼睛去了解百年前的沧州。这几年,我下工夫去查阅外国传教士、医生的回忆录、日记,通过他们的回忆,找到了许多沧州印迹,也让我们更加准确地了解沧州的历史文化。

  《运河人家》同样也是这样一本书。一代又一代西方人走进中国,伴着中国历史前行,他们的眼睛便是我们的眼睛,他们的目击、回忆、叙述,让我们近距离地触摸历史。这也是《运河人家》这本书的意义。

  总而言之,作为生活在运河边的儿女,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去做。

  

  图为夏季涨水期,河岸上疲惫的护坝人

  图文并茂的运河故事

  摄影师 王少华

  “河出图,洛出书。”《运河人家》一书文图并茂,有助于我们对该书阅读的理解和评判。书中珍贵的13张照片和10幅插图,更助力我们对百年近代沧州、千年运河的自然遗产、生态景观、物质景观、民风民俗、文化资源的了解和研究。《运河人家》一书的图片给我们带来了惊喜和好奇。图片的原真性,凸显了图证史的功能和价值。有的图片既有历史研究价值,又有现实指导意义,对沧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历史的延续与未来开发也有促进作用。

  重新认识博施医院

  沧州博施书院院长 于龙华

  这次活动我觉得特别有意义,许多尘封的人和事都呈现出来,特别是更丰富了大运河畔博施医院的历史,这些都可以追溯真实人物和真实事件对沧州的历史,特别是对大运河文化的丰富做了有力的补充和说明。

  大运河作为一个南北交流、中西汇通的文化纽带,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是给我们所有运河沿岸人的一个重要任务和使命。如何传承和利用又往往需要“物化”。从这一点来看,百年博施目前仅存的一号楼旧址,其存在正是物化这些历史和故事的所在。保护好它,让它不但承载历史与文化,而且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新的时代下,让它重新发光发热,成为市民学者了解沧州历史、了解大运河文化、了解沧州医脉发展的一扇窗口,也争取让它成为新的中外交流的民间驿站。

  沧州日报记者 杨静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