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亭:全域旅游让游客“慢读细品”

  初秋已至,乐亭的旅游热度却丝毫未减:操着南腔北调的外地游客或在李大钊纪念馆开始红色研学之旅,或在海边戏水弄沙饱览海天一色,或在农家庄园过上几日“农夫”生活……与之相应的是,遍布城乡的宾馆、农家院家家爆满。

  “全域全景,景景相应。”乐亭以红色旅游为龙头、蓝色旅游为支撑、绿色旅游为特色,将景点“串”成景区,以文化和生态两大元素提高游客对乐亭的粘性度,让旅游的脚步“慢”下来,身心“留”下来,迈入了“全域旅游”的新时代。

  “乐亭有着许多地方无可比拟的人文资源和海洋、海岛资源,这就为我们做‘全域旅游’提供了基础。”该县文旅局局长白建新介绍说,乐亭是革命先驱李大钊的故乡,境内的李大钊纪念馆和故居是传播红色文化的圣地;而长达125公里的海岸线及点缀其间的海岛、沙滩等“蓝色”元素及东部沿海的滦河口生态旅游区更让游人心驰神往;同时,乐亭还是远近闻名的农业大县,“全国果菜十强县”“中国鲜桃之乡”不仅仅是耀眼的光环,“绿色农业”也是做大做强全域旅游的独特“法宝”。

  “三色旅游为乐亭吸引了大量游客,但大多数游客只是‘看乐亭’。”在白建新看来,只有构建起全域旅游格局,才能让乐亭在新一轮的旅游整合和竞争中脱颖而出,让游客从“看乐亭”变为“读乐亭、品乐亭、知乐亭”。

  在位于大黑坨村的李大钊故居,游客排起了长龙。每年都从北京赶来拜谒先烈的李东和老人做起了向导,他带领同来的家人,漫步在青砖黛瓦的民宿风情街,从600年的大槐树到故居门前的古井,为同行者讲述起早已耳熟能详的先驱故事。

  “故居已不只是一座老宅,而是扩展到整个村子。下一步,我们要在乐亭全境注入更多的红色元素和大钊符号。”白建新说,红色文化是乐亭最为瞩目的文化标识,也成为了乐亭全域旅游的核心点。今年以来,该县相继推出了红色精品、绿色休闲、心向大海、知行课堂4条旅游线路,以不同的景点组合,为不同需求的游客提供个性化旅游产品,而这4条线路中,有3条是以红色文化为起点。

  在红色旅游为乐亭吸引大量游客的同时,蓝色旅游让游客有了更加直观的体验感。“东大河”是大滦河东流入海的河段,正值禁渔期,但河面上依然热闹,载着游客的游船顺流而下,要赶着夕阳西下体验一出“渔家唱晚”。如今,蓝色旅游正从单纯的看海玩水,融入了地方渔家文化,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游览方式。

  “全域旅游必须要增强游客的体验感,体验到自己平时很难接触到的生活方式,一定要有乐亭特色的‘拳头产品’。”在白建新看来,农业是乐亭最为丰富的旅游资源,也是能为游客提供丰富旅游体验的“富矿”。

  乐亭的“乡村旅游”开发前景广阔,许多村庄相继推出了以“住农家院落、吃农家饭菜、赏绿色生态”为内容的一系列农家游项目,吸引大批游客体验冀东民俗、享受乡野村居的乐趣。与此相对应的是,看好“逆城市化”旅游的社会投资者也跃跃欲试。

  红、蓝、绿“三色”旅游构成了“全域旅游”的基本框架,而将地域文化融入到旅游体验中,让游客感受到了乐亭更为深刻的魅力。

  作为全国文化先进县,乐亭将独特的地域文化融注于旅游开发之中,结合特色文化推出了重走先驱路、体验农耕时代、赶海捕蟹做渔民、学唱大鼓影戏等主题旅游项目,根据不同季节推出“牡丹芍药旅游节”“皮皮虾节”“海鲜美食节”“金秋渔猎节”等时令参与项目,形成了越来越浓郁的乐亭地方特色,让游人细细“品读”乐亭。

  不仅如此,乐亭还将生态与文化融合于城市建设之中,既为游客提供了宜居的住宿环境,又让其在记忆中留下深刻的“乐亭”符号。在纵贯县城南北的长河景观带,幽园、文园、锦园、乐园、翔园5个主题公园集中展示了乐亭历史文化、风土人情;而县城内西外环森林公园、古滦河生态公园等30余处大型公园、游园、公共绿地则成为游客清晨、傍晚漫步的“天然氧吧”。

  在乡村振兴战略中,乐亭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先决条件,全面开展环境治理,推动乡村生态环境不断升级。在保持原汁原味农业风情的同时,乐亭乡村逐渐“蜕变”,不再单纯满足于整洁卫生,而是对生活环境提出了更高的生态要求:畜禽养殖等污染源逐渐清除治理,河道由垃圾坑变成了绿树环绕、清水盈盈的景观带,废弃坑塘变成了游乐场、健身场,村间公路也有了绿树相伴。如今,清朗的环境不仅让居民有了更舒适的生活环境,也让游客能畅享更美好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