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穷游”8大调查
青年学生是中国旅游业中最有活力与市场潜力的群体。基于此,中国青年报社与青年旅游传播研究院对清华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厦门大学、云南大学、湖南大学等全国23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进行了“全国大学生旅游意向调查”,其中,调查对象:男生占总数的62.07%,女生占总数的37.93%。大一年级的学生占总数的5.6%,大二占24.4%,大三占55.7%,大四占11.0%,研究生也占了3.3%。
一问:有哪些旅游偏好?
比较喜欢冒险和锻炼
从调查数据显示:85.43%的大学生热爱旅游且频繁出游,其中,47.91%的学生至少每学期旅行1次,仅有11.15%的学生从未出游过。
从范围来看:有52.69%的学生选择省内及周边游,仅有5.84%的学生选择出国游。有37.34%的学生选择森林公园;25.85%的学生选择休闲农庄;52.62%的学生选择适合户外运动的野山;36.48%的学生则倾向于主题公园。总的看来,当代大学生还是比较喜欢冒险和锻炼。
在投入上,36.42%的学生愿意把10%-20%的生活费用于旅游,而有31.30%的学生愿意把20%-30%的生活费用于旅游。
二问:最喜欢的旅游方式?
自助游受青睐,火车是首选交通工具
67.85%的被访者选择自助游出行,65.09%的被访者选择乘坐火车,选择坐汽车的有49.67%,选择自行车的有14.17%。
三问:旅游目的有哪些?
呈多元化趋势
“观赏风景”(33.33%)为第一位,“增长见识”(28.35%)排在第二位,其他目的有调整心情(27.82%)和寻奇猎险(8.60%)。
(专家分析)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系主任、中国旅游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厉新建认为:喜欢户外运动和到大自然中这种旅游兴趣对大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有很大帮助。旅游目的地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思考用什么方式更好地提升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同时,自由行在大学生市场中会有持续的大发展。自由行应是自由,更便利的旅行。针对大学生市场,旅游目的地应创造和改进一些适合大学生旅游特征的新服务。比如,可以通过技术服务的方式,为大学生自由行提供更好的信息推送和做更多的协同搜索,比如大学生喜欢美食,那么,把旅游目的地的美食信息推送给他们,可以让大学生花更少的时间选择更适合的产品。
四问:旅游费从哪里来?
多靠父母补助,花销呈上涨趋势但结构向自给自足微转
52.23%的学生表示旅游花费来自父母资助,27.03%的学生表示旅游花费来自平时节俭的生活费,有13.78%的学生表示旅游花费来自兼职收入。
五问:旅游费怎么用?
住宿为花销最多项,最愿为美食花钱
在3天以内短途旅游中,34.78%的人花费在200元以内,39.11%的人花费在200元-500元,21.19%的人花费在500元-1000元。所有花销中,住宿成为首选,其次是餐饮,景区门票和交通位列其后。
(专家分析)
厉新建分析指出: 80%的旅游花费来自于父母,这说明大学生旅游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拓展。首先,需要社会为大学生旅游能力提升提供更多的便利,提供针对大学生的旅游产品和组织,比如,组织大学生火车旅行团。其次,大学生需要提升自己的能力。我2008年在澳大利亚时,就遇见许多国外的学生到墨尔本旅行,来之前,他们手里的钱只够从出发地到墨尔本的费用。到墨尔本后,靠打工维持旅行,比如去农场打工,到青年旅社、廉价旅馆、背包客栈打工住宿。这有利于提升大学生旅行理念:我所有的费用不一定出发前完全要准备好,我可以在路上挣。
六问:旅行关注点是什么?
旅游舒适度是首要关注因素
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旅游舒适度”是大学生首选考虑因素,占37.27%;其次是“费用”,占22.64%;再次是“安全”,占19.82%。
调查中,“住宿”(37.53%)和“纪念品没特色”(27.76%)是大学生在“旅游过程中感到不满的环节”。
七问:出游时机?
更倾向暑假出游,网络成为信息主要来源
在旅游时间选择上,“暑假”是首选,也有选择“寒假”(24.87%)、“五一等小长假”(41.34%)、“十一黄金周”(34.652%)、“双休日”(16.40%)。
八问:如何分享旅游感受?
新媒体成首选,图片是主要分享内容
大学生群体是最容易接受新事物的群体,对于旅游目的地信息和价格信息的了解主要来自网上。在分享旅游感受的方式上,主要倾向于“博客”(58.27%)、 “微博”(35.24%)和“微信朋友圈”(22.51%)。69.75%的被访者会选择与他人分享旅行图片,只有17.45%的被访者会选择用文字记录旅行感受。
(专家分析)
厉新建分析:对技术环境非常敏感,随时随地发布感想以影响到其他消费人群,是大学生旅游特点,因此,对旅游目的地的要求很简单,就是随时随地可以免费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