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8个地方上榜四川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8月21日,记者从凉山州文广旅局获悉,2021—2023年度“四川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命名名单已于日前出炉,凉山州8个地方被命名为2021—2023年度“四川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记者从名单中看到,盐源县摩梭文化、西昌市邛都洞经音乐、雷波县彝族民歌、会理县小黑箐镇彝族民间歌舞、宁南县西窑镇布依三月三民俗、越西县普雄镇彝绣、德昌县乐跃镇傈僳风情与红军长征红色文化、布拖县特木里镇朵乐荷8个民间文化艺术榜上有名。

  此次入选的文化艺术之乡,涉及的艺术门类众多,包括表演艺术、造型艺术、手工技艺、民俗活动等,包括藏族、彝族、羌族等民族特色文化艺术项目,展现了四川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艺术。

  秋醉泸沽湖。梁云摄

  西昌邛都洞经音乐:口传心授流传至今西昌又一张“非遗”名片

  西昌邛都洞经音乐,演唱韵律以庄严浑厚的儒家细乐为主体,融合了道家音乐的飘逸洒脱、宫廷音乐的庄严典雅、江南丝竹的柔美抒情,自成一体,深受民间音乐爱好者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为了传承和发展洞经古乐,2008年,西昌正式成立了一支洞经古乐专职演奏乐团——邛都洞经古乐团,其成员都是来自各行各业的退休人员,年纪最大的有90多岁,最年轻的也有50多岁。

  西昌邛都洞经音乐自明洪武年间传入现西昌川兴、礼州一带之后,融入本土民俗文化,自成一体,曲牌和谈演风格别具风格,与云南丽江及四川梓潼七曲山大庙、青城山等地现存的洞经有明显的不同,是较为明显的移民文化的宿存,是传统古文化的瑰宝之一,是西昌独有的一种民间音乐遗存。

  直到现在,洞经古乐仍然是西昌许多市民最喜爱的传统民间音乐。在重大节假日,只要到西昌街上走一遭,都可以感受到洞经古乐的悠扬旋律。

  在相关部门、乐团和传承人的不断努力奔走下,西昌洞经古乐先后进入省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乐团队员的挖掘整理下,邛都洞经古乐团在传承原有优秀作品的基础上有了更多的创新发展,不仅保留大部分的传统曲谱、词牌和经文内容,还不断融入新的文化元素,丰富洞经古乐的文化内涵,让洞经古乐成为百姓喜闻乐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今,洞经古乐团经常参加西昌市开海节、古城节、中秋节、端午节等大型节庆活动,应邀赴外地开展演出交流活动,两次赴成都“国际非遗节”展演,并多次接受央视等媒体采访,登上《中国影像方志》《记住乡愁》等栏目。

  走出乡野,走出凉山,西昌“洞经古乐之乡”这张“非遗”名片已经越来越响亮了。

  乐跃镇傈僳风情和红军长征红色文化:探寻傈僳风情感受红色文化

  说起乐跃镇,大家最了解的莫过于这里的国家3A级旅游景区傈僳水寨,民族风情文化、生态农业、乡村旅游,这里是很多游客认识德昌的一个窗口。其实,在德昌县乐跃镇,不仅仅只有傈僳水寨,还有不少非遗项目和红色文化可以去体验一番。

  乐跃镇不仅孕育和传承了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和古朴神秘的民俗风情,更有一碧千里、翠绿欲滴的山地峡谷风光。神秘原始的傈僳族人群居在云上村落中,唱诗打跳、织布驯蜂。打开乐跃这扇少数民族原乡的窗口,便能探寻浓郁的傈僳族民俗风情,寻访红色文化的密码。这里的半站营村依托红军长征途径地浓厚的红色文化底蕴,结合傈僳村寨文化,深挖历史价值,讲好历史故事,因地制宜修建红军村和红军博物馆,打造集红色文化传承、研学旅行、现场情景式学习,获得众多游客的好评。

  傈僳族文化丰富,有多个国家级和省级傈僳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傈僳族火草织布技艺、傈僳族服饰、婚俗、葫芦笙制作技艺,刺绣技艺、口弦制作技艺、高腔等)。傈僳族女人善编织火草麻布、手工羊毛腰带,手工缝制、刺绣的女性衣裙尤具特色,频频成为摄影家们镜头下的主角。傈僳族还善做各种民族乐器,竹口弦,又称“口琴”“响篾”“吹篾”“弹篾”,是一种以吹或拉弦舌而发音的微小乐器。在竹口弦的外筒刻绘花纹等,既可作装饰,又可随时抒发对生活的感情。

  发展傈僳族文化及红军文化为当地老百姓带来了不少实惠,不仅带动了民间文化艺术及旅游业,还带动了餐饮、采摘等行业发展,解决农户就业问题,帮助农户增收。

  越西县普雄镇彝绣:老技艺新活力,绣出幸福生活

  在普雄镇呷古村,近800名绣娘通过彝绣这项古老的技艺为家里增加收入。彝绣是彝族传统的手工刺绣技艺,以红、黄、黑为三大原色,具有技法粗犷、色彩浓烈、构图美观,集中反映彝族人图腾崇拜、民俗风情等特点,是一项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彝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具有极高的实用性、观赏和收藏价值。

  彝族刺绣种类繁多、丰富多彩、制作精美、异彩纷呈,是彝族传统文化的一种体现,是彝族服饰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插绣、平绣、扣绣、锁边绣等常用针法通过心手相传流传至今,让更多彝族妇女在家里就业。

  彝绣在越西源远流长的文化历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具有自身的鲜明特色。在全县上下全力推进文化旅游发展的大背景下,彝绣这门传统技艺被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

  一直以来,普雄镇呷古村两委积极组织以阿洛拉作莫为代表的妇女组建彝绣合作社,呷古彝绣立足本村妇女以彝族刺绣为生,绣娘在农闲时手工刺绣可每月增收700元以上。现有刺绣产品20余种,力争3至5年内将彝绣合作社规模扩大到2000人以上,彝绣产品达到100余种,并通过线上线下同时发力拓展销售渠道。线下,通过进入商铺、入驻北京服装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成都分中心产品展销陈列厅等,加大品牌知晓度和售卖度;线上,通过入驻唯品会、淘宝等,让越西特色彝绣品牌走出凉山,走向世界。

  此外,普雄呷古彝绣围绕普雄彝族尝新节打造以呷古彝绣、呷拖彝族漆器、阳坡五彩梯田为品牌的乡村旅游名片,带动普雄文化旅游发展。

  盐源摩梭文化:去泸沽湖,感受摩梭文化的丰富多彩

  盐源县境内的泸沽湖镇、县城等地至今有摩梭甲搓舞队在常态化开展摩梭文化传习、传承活动。每逢转山转湖节、中秋、端午等传统节庆,当地都会自发举办摩梭文化展演活动。

  一直以来,泸沽湖因其优美的自然风光、摩梭人承袭千年的母系氏族文明而远近闻名。摩梭文化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母系文化形态之一,具有世界唯一性,被海内外专家学者誉为“人类母系社会的活化石”,摩梭人的“母系大家庭”“走婚习俗”等传统文化作为少数民族文化形态之一,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展现了摩梭人的远古习俗。

  摩梭文化涵盖了摩梭歌舞、礼仪习俗、节日节庆、建筑技艺等方方面面。其中甲搓舞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摩梭人阿哈巴拉调等9项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摩梭人四季歌等16项为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文化有着独特的艺术价值,在传播艺术美感和传承文化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也为群众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艺术文化生活。

  在泸沽湖有7个舞场开展摩梭文化艺术展演,至今延续展演场次达1万多场,受益群众达300万人。一边漫步于美景中,一边感受摩梭艺术文化,是一段非常美妙的旅程。

  去泸沽湖景区,各大舞场每天都会有展演,吸引了无数游客在此游玩,这也是到泸沽湖旅游必体验的项目之一。如果碰巧在火把节、摩梭人转山转湖节、环泸沽湖国际自行车公开赛等重要节庆走进泸沽湖,收获就更大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让游客不虚此行。

  如今,当地政府利用摩梭文化这个独特品牌,依托泸沽湖美丽自然风光、泸沽湖转山转湖节等民俗活动,繁荣乡村文化活动,丰富乡村文旅内涵,增强活动吸引力,助力乡村文旅产业发展。

  雷波彝族民歌:底蕴深厚 歌里有历史也有文化

  “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歌”。在雷波,义诺群众把民歌当作精神食粮,民歌不仅是婚丧嫁娶、喜庆节日、迎宾宴请风俗性礼仪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社会生活中闲暇自娱、排忧宣泄也出口成歌。

  特殊的地域环境使彝汉文化相互渗透,孕育出雷波独特深厚的文化底蕴。雷波民歌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内容丰富,再加上旋律古朴自然、清新优美,可算集彝族民歌之大成。近3年来,雷波民中、金沙中学、八寨九年一贯制学校、松树乡中心校彝族民歌传习班每年达400个课时以上,随文化惠民进社区、乡村演出达288场,对外艺术交流演出达30余次。成立了以彝族民歌表演为主体的雷波“义诺”民歌民乐队和“九竹”乐团等演出团队,排练经典曲目,为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食粮注入了新鲜血液。

  雷波义诺民歌像彝族社会历史的一面镜子,折射出彝族社会的历史进程。记述彝族先民原始时代的史诗《勒俄特依》,是彝族人民的共同财富,与此有同样史学价值的《古侯》则是义诺祖先的史诗,无疑这是最早的义诺民歌,它叙述义诺祖先进入凉山前后,带有史诗色彩的开天创地,迁徙寻地的经历。

  2019年7月,全县脱贫攻坚群众文体活动中,48个乡镇、281个村参与彝族民歌表演人数达1万人以上,学习彝族民歌的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在雷波县锦城镇海湾村进行以彝族民歌为主体的雷波“非遗之家”民歌展演舞台建设。

  布拖“朵乐荷”:着盛装打黄伞 古老的阿都风情太迷人了

  每年的大凉山火把节,数布拖县最为热闹,成百上千的姑娘们盛装出行,手撑黄伞,围成大大的圆圈唱歌跳舞。喜庆的氛围,吸引了无数游人前来凑热闹,这种集体歌舞叫“朵乐荷”。2007年入选省级非遗名录,还曾获评2008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朵乐荷”的历史久远,凉山彝族传说“朵乐荷”最早是在狩猎时代,男人们打猎归来,围着火堆,妇女们跳舞相悦。随着农耕时代的到来,“朵乐荷”圈舞伴随着彝人的喜庆活动与节日相依相存而流传下来。

  布拖是四川彝族地区较好保存了古老的火把节传承和习俗的地区,这里的“朵洛荷”是最具文化内涵的彝族民间歌舞,是火把节期间最盛行的女子歌舞,是彝族火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到了火把节,布拖就会瞬间成为一片金黄色的海洋,气势恢宏,既向观众展现了独具民族特色的阿都风情和文化,也充分展示了布拖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勇往直前、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如今,“朵乐荷”成了展示布拖民俗文化的名片,除了在火把节等重要节庆上进行展演,丰富文旅活动内涵外还参加成都国际非遗节展演,进一步促进文旅融合。其次,“朵乐荷”与乡村旅游结合,利用“朵乐荷之乡”的独特品牌,依托火把节、彝族年等民俗活动,繁荣乡村文化活动,丰富乡村文旅内涵,增强活动吸引力,助力乡村文旅产业发展。目前,布拖县已制定出台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和全域文化旅游发展规划,将文化和旅游全面融合,让文化更加富有活力,旅游更加富有魅力,并积极打造民间文旅品牌,将在新建的文化园区内搭建朵乐荷舞台,组建朵乐荷表演队,进行专场演出。

  宁南县西窑镇布依三月三民俗:游三寨品美食 体验布依族文化

  宁南县西窑镇布依族三月三以美酒迎宾客。王新摄

  西窑镇布依族有这样的民俗:三月三要起得早,六月六要坐得晚,这天人们起得比哪天都早,把花米饭做好后就烧香敬祖宗和自己家的恩人。“三月三”是“民族团结”节,各民族相互来往,不亦乐乎。布依族“三月三”具有布依族文化的特点,是由本民族人世代传承的民俗,是布依人在共同生活中所形成和约定的风俗习惯,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比如说制定村规民约的制度。布依族“三月三”包含有孝道、感恩、和谐、欢乐、富贵、吉祥、团结、情爱等文化内涵。

  近年来,西瑶镇以“生态环境立镇、现代农业强镇、镇村旅游兴镇、美丽新村亮镇”为发展战略,以发展绿色经济、打造生态乡镇为核心,以布依族民族文化、农耕文化、田园文化为内涵,促进文化振兴。通过深入挖掘布依族传统文化的建筑之彩、文化之彩、艺术之彩、美食之彩、服饰之彩五大亮点资源,同时深入挖掘农耕文化,打造田园山水美丽风光,形成浓厚的布依传统村寨风情及农田垂钓特色,包括展现布依文化特色的布依三寨文化景点及展现田园风光的水库村游览点。

  以文化为根,以节为媒,通过深挖布依传统文化,西窑镇已圆满举办三届“中国·宁南布依三月三”文化旅游节,开展了传统祭祀仪式,文艺汇演,打糍粑,万人同尝五彩花米饭,布依千人宴,歌定情缘,稻田摸鱼等活动。第三届文化旅游节迎客上万人,带动周边群众实现增收。

  2020年,西瑶镇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决策部署,充分依据西瑶镇列入四川省“百镇建设”“凉山州首批旅游名镇”“四川省乡村旅游重点村”等发展条件,成功创建了布依“三寨”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大力发展旅游业,争取项目资金完善游客服务中心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一批布依特色民宿,发展一批布依特色餐饮,形成拉落村文化旅游新业态。

  小黑箐镇民族歌舞:篝火燃起来 脚舞跳起来

  在会理县小黑箐镇,有一句老话这样形容这里的村民能歌善舞:会说话就能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这里最为普及、最具特色、流传最广的民族民间舞蹈叫 脚舞,每当欢庆的夜晚,人们都会在空旷宽敞的地方燃起熊熊的篝火,男女老幼聚集在一起围着篝火,在悦耳的竹笛声中踏歌起舞。几百人围着篝火起舞,场景很是壮观。

  走进小黑箐镇,川滇交界的特殊地理位置让这里的文化既有蜀韵,又具滇风,这里彝汉文化相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符号。 脚舞和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它的舞步来源于人们在生产劳动中的动作,也有模仿动物的舞步,如:苍蝇搓脚、背榨板等 脚舞,听名字就很接地气,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

  彝族 脚舞表演和彝族长号吹奏流传已久,在经过不断的提炼和升华后已初具规模,曾代表省、州、县多次参加外出盛会和庆典活动。镇党委政府在原有的文化基础上,致力于文化名镇的打造、民族歌舞和民风民俗的展示,不断提高和升华彝族歌舞文化艺术,并结合乡村旅游不断促进全镇文化经济的更大发展。

  近年来,小黑箐镇高度重视发现和培养扎根基层的乡土文化能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镇上的白沙小学开设彝语言、民间文化传承人课堂,组织 脚舞、长号、刺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专项授课,助力小传承人深刻领悟民俗文化魅力、熟练掌握专项技能。同时,鼓励和扶持群众中涌现出的各类文化人才和文化活动积极分子。

  小黑箐镇由于民族特色风情浓郁,在2008年、2011年、2014年、2018年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蹄脚舞和彝族长号已经成功收录在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