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送你一份武夷山古早旅行攻略

  作为一个福建人,已经一眼望见国庆在家躺尸的自己。

  作为一个胖子,又不忍在躺尸中让体重任意放纵。

  作为一个身处武夷山热心肠的肥胖人,给大家自己制定了一份武夷山旅行减肥攻略。

  更准确的说,是复刻的。

  这份旅行攻略复刻于一本出版于1944年的《武夷山茶与风景》。作者是当年茶叶研究所工作的一些前辈们,他们在寻茶之余也走遍了武夷山大大小小山头,用自己的笔记录下了武夷山的茶和风景,说起来这和学委我在岩茶教室的工作也差不多嘛。

  所以我也和大家分享一下古早版的旅行攻略,看看七十年前的人到底怎么玩。

  ▲1940年代武夷山风景与茶区图1.70年如一日的经典风景线

  70年前武夷山的核心风景区的范围相较今天没有太大的变化,当年也是首推给游人的对象。

  比如作者给我们安利的半天的游程路线,就是一条基本上和现代版岩骨花香漫游道的高度重叠,从赤石出发经过桂林、霞滨的岩石、水帘洞、慧苑,然后沿着流香涧到天心岩喝茶。

  通常有风景的地方都有好茶,与核心景区相似,当年植茶的中心区没有太大的转移。

  三坑两涧仍是一线的山场,只是进山的道路方便了很多,当年进山的路径石沿着现在的牛栏坑一路向上进入天心寺,而现在进山的游客们则已经可以做着沿大坑口修建的公路一路直达天心寺了。

  当然作为70年的茶科所的贵宾,作者们在天心寺受到的待遇还是非常让我羡慕的,比如当年他们在天心寺,知客请他们喝的可是十八寨的大红梅母树。

  但如果你是一个普通级别的游客,喝到的也只会是便茶,这看人配茶的方式和看青做青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十八寨大红梅母树除了茶之外,现在的天心寺规模比以前扩大了很多,寺中也有供香客住宿的场所,有条件的话在山中住一晚,感受一下山心之中的晨钟暮鼓,其实那醍醐灌顶的感觉也不亚于喝到一泡母树级别的好茶。

  前辈还提醒我们一点的是,去打卡这些地方的时候,欣赏风景的视角也至关重要,它不但决定了获得美的体验,也可能决定了朋友圈的点赞数。

  比如,幔亭峰是个侧颜杀手,如果从正面看可能就是你路边可能错过的矮黑搓;

  在比如,我怎么看怎么都不像马头的马头岩,前辈和我们说,要从凝云道院的后院方向看才能领略,我是来不及去拍给你们看了,国庆有来打开的小伙伴拍到了记得cue我。

  ▲清朝中期的马头岩2.徒步爱好者的另辟蹊径

  山北茶区,去看山中唯二保留完整的老茶厂

  如果你是徒步爱好者的话,这里有一条武夷山以北的茶区路线:佛国岩-弥陀岩-碧石岩-清源岩-莲花峰。

  作者说看完武夷山九曲和三条坑的风景固然很好,但是看多了仍有种光秃秃的不满足感,而武夷山山北的树木苍翠且茂盛可以弥补以上的缺陷。

  当然我要说一点的是,民国时期武夷山中住了太多的人口,对森林生态多少有些破坏,如今的三条坑,尤其是慧苑坑,奇奇怪怪的植物不要太多。

  山北现在的风景依然有独到之处,比如在佛国岩你还能看1940年代武夷山景区范围内保留得非常完整的茶厂,这里是1939年张天福福建示范茶厂的原址,当时小规模的机械制茶实验就在这里,如今依然保留的不错,还可以清楚的看到当年的焙间。

  ▲佛国岩老茶厂焙间佛国岩的位置在山北,如果要去的话从现在瑞泉所在的宝树堂对面的小停车场一路往西,岔路不多,应该能找到。

  如果你去佛国岩的话会经过一个小瀑布,那个地方叫红井坑,当年也是示范茶厂的山场,那里现在还有武夷山树龄最老的桃仁母树,今年有幸抢到的同学也可以去那里朝个圣。

  从佛国老茶厂南边的小路下来,一直往西走就经过刘官寨一直到碧石。

  碧石的老茶厂也是山中保留下来完整的一个老茶厂,林馥泉《武夷山茶叶之生产制造及运销》一书中用绘图形式记载下来当年这个茶厂的地图。

  当年的碧石岩上有不仅有寺庙也有精舍,作者说它是武夷山北部最好的茶区和风景区,这一路所见沿途溪流和岩石就像走在一个粗放版的慧苑坑当中。

  现在的武夷山北仍是一个不多游客涉足的地带,至今没有被规划正规旅游项目,山路多数是茶山之间的小路。

  但是宝树堂-佛国-碧石这段相对还算好走,但是岔路较多,第一次来最好请个导游,我们的攻略和地图仅供参考,照着走丢了我可不负责~

  3.两个茶镇

  赤石镇&星村镇

  随着90年代旅游产业的开发和茶产业的发展,武夷山成为一个国家级的旅游城市,游览网络路线的极多,以三姑度假区为圆心民宿、酒店、客栈、茶叶店铺几乎以饱和态的密布。

  但在1940年代,赤石镇与星村镇才是武夷山的游客集散地,这就是给大家推荐的第三条旅行路线,那些在时代轴轮里繁荣不在的茶镇。

  ▲图片源自网络现在说到赤石镇,浮现的就是一副城村草木深的景象。但在当时无论是从江西、建阳、蒲城方向来武夷山一般的落脚点都是在赤石镇,周游武夷山的出发点也都是从赤石开始的。

  可以看出,水运还未萧条的时代赤石仍是一个重要交通枢纽和游人集散地,估计当时住宿和餐饮业在赤石还保持着不错的局面。

  赤石镇作为历史上重要的茶镇,在全胜时期据不完全统计拥有60多家,1940年代,全国最高茶叶研究所总所也建在这里。

  但是终年战乱,原本门庭若市的茶庄也只是空留着门牌号的凄凄惨惨戚戚。现在在战备路上隔着崇阳溪远眺赤石的时候,看起来就像是一个水上孤岛,不知方向的身世浮沉。

  所以赤石这个地方,国庆来的话,不必担心拥挤人群造成的密集恐惧症,甚至无人的风景都可以由你独享。如果你是一个古民居探索者,或是茶文化爱好者,赤石镇绝对是一个绝佳的打卡点。

  如果你来赤石的话,有机会一定要去拜访“瑶珍号”的主人,他收藏的一套完整的武夷茶章是武夷岩茶相当珍贵的文物。

  星村镇在当年与赤石茶镇地位相当,自古也是武夷山的产茶重镇,《万里茶道记》中提到“武夷之民,居山业茶。茶之外鬻,始于明,盛于清。昔星村、下梅、赤石皆为茶市”。

  但是当年闻名星村的不是岩茶而是红茶,作为小种红茶的精制地,直接外销挂名了星村小种。不过游客想在星村买小种红茶是买不到的,因为当时没有一家的零售店。

  ▲百年前的星村古茶市作者还推荐两份星村特产的小食,不是现在的光饼和清明果,而是黄酒和咸花生,作者说星村的黄酒虽不比绍兴酒,但是滋味还是非常的醇厚,不知道现在还能不能找得到。

  在20世纪30年代,欧陆的西风已吹进像武夷山这样的小山城,赤石镇的茶叶研究所是一个红色大洋楼建筑,当年的天游峰上顶、天心寺后面、狮子峰上都可以看到小洋房的身影,如今早已拆除,难觅踪影,也算的上是一个时代特产。

  ▲图片源自网络带着这份“攻略”把武夷山重新走一遍,透过这些文字的记忆载体,借以想象与在地旅程回到过去的时间点,看好与坏的风光在70年里的梦幻泡影,是时间与历史直观体验。

  ▲武夷山旧照当然,如果你还在疫区宅家做贡献、浪到远方或者纯粹是懒汉的朋友,也可以直接翻看这本攻略,在书中游历,同样也是一次时空的旅行。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