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重点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阳后,全市上下热情高涨、斗志昂扬,凝聚起奋发向上、一往无前的磅礴力量。我们必须抓住当前有利时机,突出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不断加固“稳”的基础、积蓄“进”的力量,在科学把控局势中更好发挥优势、保持态势、形成胜势,全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重点抓好10个方面工作:
(一)全力稳定经济运行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滚动开展“三个一批”,全年签约项目、开工项目、投产项目均在100个以上。继续推进稳经济重要项目攻坚,实施省、市重点项目400个以上,年度投资不低于1000亿元。重点抓好安阳高铁综合客运交通枢纽、沿太行高速公路、安罗高速公路、安新高速公路、G107安阳段东移改线等项目。加快完善安阳红旗渠机场周边基础设施,确保6月底前正式通航。
促进消费持续恢复。坚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着力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围绕商品房、汽车、家电数码、家装家居、餐饮住宿等领域,开展更大力度的促消费活动。着力稳定房地产市场,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降低二手房交易成本,完善长租房政策,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多渠道解决城镇低收入困难家庭和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问题。加大健康体育、文化旅游、绿色消费产品有效供给力度,打造商旅文体、吃住行娱深度融合的新消费场景和示范项目。完善县、乡、村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畅通农产品“出村进城”、消费品“下乡进村”渠道。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纵深推进“万人助万企”八项行动,分行业分领域开展产销、产融、产学研、用工精准对接,全力疏堵点、解难点、治痛点,进一步增强企业发展信心。以直达快享、免申即享为重点,着力畅通惠企政策服务渠道,持续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新增各项贷款350亿元以上,其中制造业贷款占比不低于10%。持续深化“百舸竞帆”行动,强力推动光远新材、睿恒数控等企业有序上市。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0家。
(二)不断完善创新生态
搭建一流创新平台。加快科技创新研究院实体化、资本化发展,组建产业创新研究院5家,实施创新成果产业化项目5个。新增市级以上研发平台100家以上,布局建设市级以上中试基地10家。用活用好安阳(北京)离岸创新“双中心”,充分发挥安阳“创新大脑”综合服务平台作用,培育一批创新青苗企业,推动更多科技资源和技术成果在安转化。
培育一流创新主体。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引导各类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3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580家,技术合同登记额超过15亿元,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产品)1家。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后补助等政策,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实施科技重大专项和“揭榜挂帅”项目20个以上、重点研发与推广专项100个以上。设立科技创新产业投资基金,撬动更多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投向科技创新。
汇聚一流创新人才。深化拓展“洹泉涌流”人才集聚计划,多渠道开发优质岗位2万个以上,引进各类人才1万人以上,新增入库人才3000人以上。狠抓“一岗一房”政策落地,新增人才公寓5000套。实施“双千双进”工程,持续开展工业科技特派员行动。
(三)着力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推动传统产业优势再造。加快钢铁资源整合项目落地开工,抓好林钢球墨铸管、神龙腾达冷轧板等项目,大力发展优特钢。持续提升非焦产品比重和附加值,抓好甲醇联产LNG、新型炭材等项目,促进煤化工产业向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转型。加快布局新型功能材料产业,抓好中性硼硅药用包装材料、光电子晶体材料制造等项目。积极发展高档卫生陶瓷、节能中空玻璃等绿色环保建材。深入推进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全年实施技改项目200个以上。
推动先进制造业能级跃升。聚焦通用航空、轨道交通、智能装备、康复医疗设备等领域,推动首台(套)产品、首批次材料等自主产品研发应用,推进河南无人驾驶航空中试基地、安阳智能装备产业园、康复设备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提升高端和终端产品比重。加快新能源汽车大规模推广应用,确保和德纯电动城市专用车、氢燃料电池商用车、誉蜂动力锂离子车用电池等项目量产达效。紧盯专用芯、高端屏、智能端、未来网络等领域,打造电子信息“芯屏端网”生态圈,重点抓好林州高端电子材料产业园、旭阳光电二期、曲显光电二期、兴阳高新标光电显示材料等项目。
推动消费品产业集群发展。大力发展休闲食品、冷链食品,抓好中粮粮谷、源香食品等项目。加快发展羽绒服、高档西服等中高端产品,抓好柏庄产城融合示范园、安阳针织面料智造产业园等项目。培育壮大生物医药、现代中药、高端医疗器械等产业,抓好溢多利生物医药产业园、贝斯达智能康复、诺宝泰科技产业园等项目。
推动新能源产业拓宽赛道。聚焦风电、光伏、氢能源,着力构建多能互补的绿色能源供给体系。以金风科技、中复连众、中车永电等企业为龙头,引导风电全产业链高端化发展。以安彩、盛达等企业为重点,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及相关材料。抢抓国家氢燃料电池示范城市群建设机遇,加快推进顺成氢能供应基地、利源氢气综合利用等项目。
推动数字赋能实体经济。实施数字化转型、5G应用、智能制造项目100个,打造一批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创新示范工程。积极拓展北斗卫星豫北服务分中心多场景应用。加快5G网络、云计算和大数据中心、软件与信息服务平台、地信产业园等重点设施建设,新增智能工厂(车间)6个,推动600家企业上云。
(四)进一步提升改革开放水平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盘活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深化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等要素市场化改革,争创国家级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深化开发区“三化三制”改革,实现质效提升、位次前移。统筹抓好农业农村、财税、教育、金融、医药卫生等领域改革。
扩大开放招商实效。深化央地对接,精心办好安阳招商大会,积极参加河南投洽会、全球豫商大会等重大招商活动,继续开展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定向专题招商,签约落地一批前沿型、基地型、总部型、品牌型项目。加快农产品、纺织服装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积极申建安阳保税物流中心(B型)。主动对接河南自贸区和空陆网海“四条丝路”,进一步拓展RCEP、“一带一路”市场。新设外资企业15家以上,引进省外资金840亿元以上。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以“放管服效”改革为牵引,拓展“跨省通办”场景应用,实现高频政务服务事项“一件事一次办”全覆盖,深化有诉即办,全面推行审批事项“免证可办”。加强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实施招投标优化提升专项行动,力争营商环境评价进入全省第一方阵。积极创建全国信用示范城市。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持续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隆重开展优秀企业家评选表彰活动。
(五)高标准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强力推进“中华字都”建设,加强甲骨文化、殷墟文化研究,举办安阳国际文创设计大赛、国际汉字大会、“一片甲骨惊天下”专题展等活动,推出甲骨文系列特色教育课程,建立汉字文化活化应用基地。办好海峡两岸周易文化论坛。深入挖掘红旗渠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积极推进红旗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创作推出《根脉·殷墟》等文艺作品,上线播出网络电影《天命玄女——妇好》,大力开发亚长牛尊、甲骨“福”字等独具安阳特色的文创产品。加强大运河、黄河等线性文化遗产安阳段文物保护和展示利用,抓好三杨庄·二帝陵黄河文化遗址公园、道口古镇保护展示等项目。
培育壮大文旅产业。继续抓好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项目,开工建设广益佰年考古文旅小镇二期。完善博物馆体系,加快建设“中国博物馆名城”。拓宽红旗渠栈道,启动马氏庄园、永和桥等保护修缮,实施袁林、高阁寺、城隍庙等景区环境整治提升工程。开通郑州—红旗渠旅游专列,建设殷墟至曹操高陵旅游专线。打造“三千年殷墟”“甲骨文”等研学品牌,建设安阳国际考古旅游示范区。高质量办好安阳航空运动文化旅游节。召开殷墟、红旗渠专题旅游推介会,组织“百家党媒看安阳”大型媒体采风。加强区域文旅合作,深入推进豫晋冀鲁四省八市协作区建设。出台文旅惠民新政策,定期开展特色文旅活动。实施“民宿走县进村”行动,支持林州市打造精品民宿基地。
加强文物考古保护。启动《殷墟遗址保护总体规划》修编,推进殷墟王陵区、宫庙区、洹北商城等主动性考古发掘。争取商文明研究纳入国家重大考古专项,推动“殷墟大邑商布局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加强八里庄遗址、陶家营遗址、三杨庄遗址考古研究。全面加强殷墟研究院和文物考古研究院建设,打造一流考古研究机构。
(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深入落实新一轮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粮食产量稳定在375万吨以上,新建高标准农田11.5万亩。推动种业振兴,新建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基地40个以上。蔬菜播种面积稳定在130万亩左右,生猪存栏175万头以上。持续深化食物节约各项行动。
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坚持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创建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14家,新增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3家。依托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积极发展棉花产业总部经济。持续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20家、示范家庭农场10家。打造市级以上知名农业品牌15个,新增获证绿色优质农产品15个。建成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冷库、保鲜库)10个。稳妥推进农村“三变”改革。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全面落实《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办法》,以增加脱贫群众收入为重点,扎实做好政策衔接、资金衔接、帮扶衔接,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延伸。实施农村集体经济“清五跃十”行动。狠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滚动推进“百家市直单位包百村”,扎实开展“百企包百村”。完成542个行政村背街小巷硬化。整村推进“厕所革命”,改造户厕1.3万户。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50公里。继续开展“四美乡村”“五美庭院”创建。
(七)加快建设韧性智慧城市
优化城乡发展布局。持续抓好东部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西部传统产业转型示范区、南部宝莲寺高端商务区、北部纺织产业集聚区建设,加快形成功能互补、特色鲜明、协同联动的城市发展格局。深化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高水平打造安阳国际陆港节点。深入推进豫北航空经济协作区建设,着力构建现代化临空产业体系。完善县域国土空间一体化规划体系,实现乡村规划全覆盖。
推动城市更新提质。全面加强“里子工程”,打造安全、韧性、宜居、宜业、宜游的高品质生产生活空间。高标准完成建成区雨水管网改造、污水管网系统化改造等防灾减灾项目。新建改扩建东风路、平原路、中州路等市区道路15条,启动文峰立交桥升级改造工程。实施公园项目4个、“两场一所”项目18个。抓好255个老旧小区改造,建成棚改项目13732套。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和“城市驿站”建设。持续抓好市容市貌综合整治。加快建设城市运行管理综合服务平台,不断提升智慧化、精细化水平。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深入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支持林州市、滑县高质量建设中等城市;支持汤阴县建设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内黄县建设国家级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区;强化安阳县与中心城区联动发展,打造产业新高地和宜居宜业新城区。加快滑县、内黄县高铁片区建设。依托“一县一省级开发区”,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支撑县域经济“成高原”。
(八)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优化能源结构,一体推进控煤、稳油、增气、引电、扩新,抓好弓上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新增新能源装机规模40万千瓦以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壮大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稳妥推进碳达峰行动,加强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积极参与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加快建设市能源大数据中心。
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完善区域联防联控和协商减排机制,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货车污染治理三个标志性战役。深化重点行业环保绩效分级,新增环保标杆企业20家。进一步加强扬尘、散煤、油烟、禁烧禁放等综合治理,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突出大气环境问题,持续改善空气质量。全面加强水污染防治,巩固拓展黑臭水体治理成效。狠抓土壤污染源头管控,全链条治理固废危废,积极建设“无废城市”。
加强生态系统治理。深化“四水同治”,统筹“五水综改”,开展南水北调干渠(安阳段)水源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实施洹河、汤河、粉红江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持续提升3个国家湿地公园品质,加快内黄硝河、滑县西湖等省级湿地公园建设。完成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规划,健全“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机制,实现自然资源确权全覆盖。依法严打各类破坏生态行为。落实更严格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科学开展国土绿化,完成造林8.5万亩,创建森林乡村30个。
(九)切实增进民生福祉
持续增加居民收入。大力实施居民收入提升行动,多渠道增加中低收入群体要素收入和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及时有效缓解结构性物价上涨给困难群众带来的影响。
着力扩大社会就业。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开展“10+N”公共就业服务活动,新增城镇就业6.8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2万人,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坚持创业带动就业,实施创业担保贷款“百千万亿”惠民工程。继续抓好“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新增技能人才11万人、高技能人才4.8万人。健全根治欠薪长效机制,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提高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重点抓好公办幼儿园、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新建改扩建中小学9所,新增学位9900个。推动师资均衡配置,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巩固“双减”成果,严格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实施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计划。抓好继续教育、特殊教育。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持续提升中职学校标准化建设水平。支持河南护理职业学院、安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安阳职业技术学院专升本。
完善多层次社保体系。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及务工农民、灵活就业和新业态就业人员等群体参保扩面。全面落实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制度,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完善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落实异地就医结算,切实减轻群众就医负担。继续提高城乡低保、特困人员、孤儿养育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落实生育支持政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少子化。开工建设普惠养老三级服务体系项目。
加快建设健康安阳。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确保有序衔接、平稳转段。全面提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建成市第五人民医院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加快推进市肿瘤医院新院区、市儿童医院、市人民医院重症救治中心等项目。开工建设市残疾人康复医疗托养中心。持续开展全民健身设施进社区、进公园、进农村活动,不断完善“15分钟健身圈”。举办全国街舞大赛、四省八市篮球邀请赛,办好市第十三届运动会,全力备战省运会、亚运会。
(十)高水平建设平安安阳
全面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对标“两年基本见效、三年巩固提升”总体要求,抓好省委灾后重建专项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加快项目建设和资金拨付,坚决按节点完成既定任务,确保把每个灾后重建项目都建成民心工程、精品工程。开工建设南水北调防洪影响处理工程,加快推进中小河流及山洪沟治理,进一步完善蓄滞洪区功能。健全防汛抗旱监测预警平台,持续提升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有效防范重点领域风险。深刻汲取“11·21”特别重大火灾事故教训,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50条具体措施,扎实开展人员密集场所、厂房仓库、“三合一”场所等重点部位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严厉打击焊接作业等特殊领域违法违规行为,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深入实施安全生产“事前预防”夯基工程,全面加强各领域各环节安全监管。完善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强化应急管理综合执法队伍建设。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积极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市。稳妥处理问题楼盘,全力抓好保交楼项目,积极探索新出让土地“现房销售”模式。防范化解金融、政府债务等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加快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持续开展“三零”创建,深入推进“双提双知”,推动矛盾多元化解,争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加强网络社会综合治理,营造清朗网络空间。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依法严惩各类违法犯罪,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