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哈密:电视剧《屯戍西疆》拍摄地成为游客新的旅游目的地

  到新疆哈密旅游,有一个地方不可不去,那就是电视连续剧《屯戍西疆》的拍摄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十三师红星二场,而红星军垦博物馆更必不可少。这个由河南省博物院、驻马店市政府援建的军垦博物馆建馆时间虽然不长,但里面陈列的大量文物、照片、生产用具,还有详尽的文字介绍、视频,让人参观之后对老一代兵团将士在荒漠戈壁上战天斗地、开荒发展生产的精神而震撼,仿佛又回到那段激情燃烧的峥嵘岁月。(贺德敬 文图)

  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红军第六军二兵团由司令员王震率领进军新疆。1954年10月,中央政府驻新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第五和第六军大部、第二十二兵团全部集体就地转业,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为全国第五大兵团垦区。这就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前身。新疆建设兵团主要有三项使命:一是屯垦;二是戍边;三是建设。

  兵团成立初期时的新疆,是一片不毛之地,绝大多数地方被戈壁荒漠覆盖,绿洲少之又少,在此背景下,开垦荒地、发展农业、自力更生,丰衣足食就成了兵团人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

  在建设兵团司令部的领导下,位于天山南北的185个农牧团场的军垦战士在茫茫一望无际的戈壁荒原上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史无前例的开荒、挖渠、引水、种植的大生产运动。

  十三师红星二场组建于1953年,其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六军十六师四十七团。1949年11月,四十七团进驻哈密时,全团官兵2407人。团场至今保存着新疆范围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整连建制军垦地窝子遗址、老八连营房旧址、场部旧址、红星二渠渠首、粮仓旧址等8处红色文化资源。

  军垦战士当年住的地窝子。这里的地窝子始建于1950年,是1950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野一兵团六军十六师四十七团的一个连队进疆后集体转业后居住遗址,是开发新疆、开发哈密的历史见证,这样的地窝子战士们一住就是10年,是兵团人居住历史的记录,也是兵团人艰苦创业的历史丰碑。

  这个地窝子遗址是当年为结婚的战士当作新房的地方。由于资源有限,无法为每一位结婚的战士提供新房,于是腾出一间地窝子作为公共婚房使用,每对夫妻居住不到一周时间就得搬回各自的男女宿舍。婚房有别于一般的地窝子,占地面积约为30平方米,呈扁圆形状,寓意团圆美好。

  红星二场部分进疆女兵的结婚照。这些女兵积极响应建设新疆的号召,每天和男兵一样挥汗如雨地运送石料、修渠垦荒、种植农作物,奋战在戈壁,扎根在荒原。大型电视剧《屯戍西疆》中由著名影视演员范文芳饰演的女主角原型就是这些女兵中的一员。

  博物馆内陈列的一件件战士们用过的实物无声地诉说着当年的峥嵘岁月。

  兵团首长的子女们捐赠的珍藏多年的历史文物,每一件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每一件都来之不易。

  红星军垦博物馆现有军垦文物2000多件,绝大多数都是军垦老战士或其子女捐献的。

  红星二场充分挖掘军垦历史文化遗产的深刻内涵,精心设计旅游项目。以红星军垦博物馆建设为突破,逐步完成八大红色旅游景点(红星军垦博物馆、军垦地窝子遗址、军垦影视基地、老八连营房旧址、老三连红星俱乐部、红星二渠五道沟渠首、仿苏式建筑群、万岁广场)建设,将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农业观光旅游相结合,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欢迎关注“瘦马视角”,分享更多精彩故事。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