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出台规划推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印发《广西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专项规划(2022—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5年,广西乡村旅游总人数将超过5亿人次,乡村旅游收入达到5000亿元以上,乡村旅游在全区文化旅游格局中的地位进一步凸显,在助推乡村振兴和促进共同富裕上作用明显,成为广西建设文化旅游强区和世界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支撑,初步建成国内著名、世界知名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 中国传统村落桂林市全州县梅塘村
优化空间布局,
提升乡村旅游竞争力
近日,广西桂林龙胜龙脊古壮寨梯田观景区800亩早稻逐渐成熟。伴随着和煦的阳光和凉爽的轻风,近处梯田一片金黄,远处天空一片蔚蓝,鳞次栉比的寨落与金黄的梯田构成了丰收图景,吸引了众多周边市民前去赏景。“龙胜梯田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都不相同,这次特意来看看秋天的梯田。”南宁游客王冰说。
近年来,广西通过深入开展乡村环境治理、河流清理、田园整治、退耕还林、文物修复等工作,将乡村建设成为生态宜居、富裕繁荣、和谐发展的美丽家园,一座座山美、水美、情更美的村庄,通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了巨变。2021年,广西乡村旅游接待游客约3.86亿人次,同比增长25.7%,恢复至疫前的96.4%,占全区国内游客的48.4%;乡村旅游消费约2584.81亿元,同比增长28.8%,恢复至疫前的92.8%,占全区国内旅游总消费的28.5%。
“但由于广西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发多以自主开发为主,景观城市化、模式单一化,开发深度不够,乡村旅游产品同质化现象比较普遍,不利于广西乡村旅游做大做强。”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资源开发处处长郭勇表示,此次《规划》统筹考虑了全区各地乡村旅游资源、区域交通、旅游产业的情况,合理规划布局重点区域,强化乡村旅游集群化、片区化发展。根据《规划》,广西将根据不同区域突出不同的主题和特色,积极开发特色化、差异化、多样化的乡村旅游产品,打造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项目,提高乡村旅游吸引力。
遵循广西乡村旅游“环城、傍景区、沿路、沿江、沿边”空间分布特征,《规划》确立了广西乡村旅游的整体空间布局为“两大环城乡村旅游圈,三条乡村旅游发展带,五大乡村旅游片区”。“两大环城乡村旅游圈”指环南宁乡村旅游圈和环桂林乡村旅游圈,“三条乡村旅游发展带”指西江沿江乡村旅游带、边海乡村旅游带、桂中—桂西乡村非遗旅游带,“五大乡村旅游片区”则是桂中民族文化乡村旅游片区、桂西健康养生乡村旅游片区、北部湾滨海休闲度假乡村旅游片区、桂西南边关风情乡村旅游片区、桂东休闲田园乡村旅游片区。
此外,《规划》还提出,打造环南宁壮乡休闲农业游、桂北山水田园观光游、桂北古镇古村游、特色民族村寨游、中越边境乡村游、乡村长寿养生游等十大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 国家5A级景区黄姚古镇
提升文化内涵,
增添乡村旅游新魅力
初秋时节,位于广西横州市校椅镇石井村的中华茉莉园,万亩茉莉花盛开,一望无际,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游玩赏花。近年来,横州市探索打造文旅融合模式,以旅游开发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围绕“花山水瀑”主题,重点推出茉莉花文化旅游等多条“非遗+旅游”精品线路,更多地融入当地特有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俗风情等,持续提升山水观光、休闲度假、乡村休闲旅游品牌。
“乡村旅游发展的前提是守住‘魂’,要保留住乡村的‘土味’,要传承和发展好当地传统文化,在内与外的协同发展中增强乡村的特色魅力和发展动力,守住韵味、保持本色,让乡土气息与现代气息融合。”郭勇说。
对此,《规划》提出,要坚持文化为魂,深入挖掘、创新发展乡村传统乡土文化,加强乡村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发展乡村文化创意产业,推动民族特色村寨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用乡村文化为乡村旅游赋能,让乡村旅游成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体现,促进乡村文化繁荣。
根据《规划》,广西将加强乡村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推动乡村旅游区、农家乐、乡村旅游重点村镇(乡)、休闲农业园区等乡村旅游目的地充分利用广西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元素,打造集文化、旅游、娱乐于一体的综合型乡村旅游景点,建设一批非遗文化村、非遗文化小镇。同时,加强传统村落旅游开发、推动乡村红色文化开发利用、促进乡村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推动“非遗+旅游”、培育民族特色村寨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加强乡村文化艺术创作。
▲ 中国传统村落玉林市玉州区鹏垌村
打造品牌,
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巴马已经成为我的第二故乡,我深深地爱上了这里美丽的山水和善良的人。”来自吉林长春的王阿姨说。巴马瑶族自治县是著名的“世界长寿之乡”,独特的资源优势和生态环境,造就了稀世而神奇的长寿景象,每年引得10多万像王阿姨这样的“候鸟人”前来探索长寿的秘诀。
近年来,巴马国际长寿养生旅游胜地建设快速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养生天堂 长寿巴马”品牌形象更加深入人心。郭勇表示,发展乡村旅游要结合当地的资源禀赋予特色产业来塑造“个性”,要打造“地标性”乡村旅游点,打造地方品牌、推出旅游产品,巴马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为引导各地树立乡村旅游品牌意识,推动广西乡村旅游向精品化、特色化发展,《规划》提出,要重点打造一批国际乡村旅游目的地、高品质乡村旅游景区、度假区,建设一批精品乡村旅游重点村镇(乡),培育一批乡村旅游廊道,推出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乡村旅游品牌,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乡村旅游品牌体系,全面促进广西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规划》还提出,将着重在打造国际乡村旅游目的地,建设高品质乡村旅游景区、度假区,打造精品乡村旅游重点村镇(乡),推动乡村旅游区(农家乐)提档升级,深入实施“一村一品”建设,培育乡村农文旅融合示范区,建设乡村旅游廊道等方面发力,不断提升乡村旅游影响力。同时重点培育“静谧田园”“长寿乡舍”“滨海渔家”“风情壮乡”“最美农园”“神秘边关”等乡村旅游品牌。重点依托阳朔、大新、金秀、三江等地独特的乡村旅游资源,打造具有稀缺性和独特性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做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的培育和创建工作,把阳朔骥马村、融水雨卜村、鹿寨中渡镇、灵川大圩古镇等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乡)建设成为国内著名乡村旅游目的地。
“我们还将通过强化融合发展、创新营销方式、提高管理水平、推进共建共享、坚持保护优先等举措,进一步提升乡村旅游竞争力。”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赖富强表示,这一系列举措将持续提升“秀甲天下 壮美广西”文化旅游品牌形象,加快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文内图片均由宾阳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