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滨海旅游目的地得票差距不大 排名有“逆袭”可能
主办单位
中国青年报社
中国旅游协会
由中国青年报社、中国旅游协会共同主办,以“蓝色国土 美丽中国”为主题,聚焦海洋旅游的第八届中国青年喜爱的(海洋)旅游目的地推介活动决胜阶段滚动排行榜今日推出。提名阶段,由公众提名海选出了中国青年喜爱的(海洋)旅游目的地30强城市和景区景点,公示阶段经过中青华云舆情监测系统的监测和本活动专家顾问团评议,决定入选活动决胜阶段的城市26个,景区景点27个。
在决胜阶段排行榜中,上榜目的地几乎分布于我国所有沿海地区。具有资源优势的传统海滨旅游目的地和旅游相对不发达的沿海目的地,在得票上并没有出现巨大的差距。上榜目的地的得票相对平均,排名靠后的目的地很有可能在后期“逆袭”。在目前排名靠前的目的地并不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决胜阶段的投票很可能出现变数。而决定这个变数的,将取决于某一地区读者的投票活跃度。
从得票的分布统计中可以发现,各个上榜目的地的票源相对距离较近,与以往“中国青年喜爱的旅游目的地”推介活动目的地得票情况有明显差异。在往届中,一些知名旅游目的地,如北京、上海、黄山、九寨沟等票源相对分散,全国各地的读者都会投它们一票。而在本届活动中,目的地的票源相对集中于一个目的地的周边区域。
通过对投票数据的分析显示,对滨海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大部分旅游者的需求已经从观光转向休闲度假;同时,在滨海目的地的选择上自然资源条件并不占绝对优势,交通便利和服务设置良好在选择中占有很重要的比例。
纵观我国海洋旅游业发展现状,问题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海洋旅游产品仍以传统观光线路占主导,缺乏邮轮游艇等高端旅游项目,缺乏高端海洋旅游度假产品,对于高端消费游客难以形成吸引力,相对其他国际知名滨海旅游城市,更是难以形成有效竞争。同时,个别沿海地区海洋旅游资源开发不足,无法充分发挥海洋旅游资源优势;海洋旅游及水上娱乐项目主要集中在海南、福建等旅游城市,丰富的海洋旅游资源未能得到有效开发,海岸线资源被房地产开发业不断侵占,海洋旅游线路没有相关部门统一合理规划,无法形成联动效应,这些因素都制约了海洋旅游产业的发展速度和质量;目前海洋旅游项目多为企业独立经营,规模较小,从而造成了产业规模偏小,服务设施不齐备,各旅游景点及旅游企业间无法有效合作等问题,海洋旅游的开发和产业规模偏小。
“人们一般都强调资源开发,但是我不太赞成这个提法,我们应该强调产品开发。”著名旅游经济和管理专家魏小安说,“我们应该强调的是产品,要把资源转化成产品。很多地方还是在强调资源,但是,旅游资源的概念是一个非常开放的概念,可以说,凡是能够吸引旅游者前来,而且通过这个吸引转化成实际性的产品、能够产生效益的各类社会要素都是旅游资源。所以不是我有好山好水,或者我这儿有国家级的文物保护单位,我才有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在有些地方可以无中生有。”
“目的地旅游产品的分类大体上可分为世界级、国家级、区域级和地方级四类。这四类产品,这并不意味着世界级的产品就是最棒的,关键取决于产品和市场的对应关系是不是最合适的,如果说和市场的对应关系达到了一个最适应程度,这个产品就是好产品。这就像我们买东西一样,要买精品,到精品店去买;要买一般性的商品,到百货大楼去买;要买便宜的商品,到地摊儿上去买。只要你这个产品对应得当,就是一个成功的产品。”魏小安说。
而一个只服务于区域性市场、名不见经传的滨海旅游目的地,能否在最后的决胜阶段脱颖而出,也成为本届推介活动的看点之一。就算没有可以吸引全国客源的自然资源,只要可以获得本区域的游客认可,它同样是一个优秀的旅游产品,是中国青年喜爱的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