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市5个县(市、区)跻身“中国天然氧吧”
日前,2020年度“中国天然氧吧”评审结果名单发布,灵宝市、渑池县、陕州区和湖滨区榜上有名,加上之前创建成功的卢氏县,三门峡市已经有5个县(市、区)跻身“中国天然氧吧”。
“中国天然氧吧”创建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
生态,是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也是一座城市的幸福基础。氧吧城市创建,不只是一次行动,更是生态文明的一种常态。今起,本报推出系列报道,聚焦三门峡市“中国天然氧吧”创建常态化长效化建设工作,敬请关注。
秀美崤函,天生丽质。在全国各地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防治、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的背景下,经过4年努力,三门峡市五县(市、区)成功创建“中国天然氧吧”,在全省乃至北方地区率先实现了99%的国土面积成功创建“中国天然氧吧”,交出了一份优秀的生态答卷。
2018年,卢氏县首先获得“中国天然氧吧”殊荣。2020年,灵宝市、渑池县、陕州区、湖滨区进入“中国天然氧吧”序列。
三门峡空气领“鲜”全国的背后,有哪些生态密码亟待破译?三门峡五县(市、区)树起“中国天然氧吧”全国标杆,又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践行发展理念
提升生态优势
五山四岭一分川,清水黄河抱城流,四面环山三面水,半城烟树半城田。三门峡地处秦岭山脉东延与伏牛山、熊耳山、崤山交会地带,平均海拔高度在300至150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14℃左右,有适宜人体自我调节与净化的最佳海拔、温度和湿度,境内有河流3000多条,水资源极其丰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三门峡市把创建“中国天然氧吧”作为加快城市转型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一起列入工作任务,将创建目标任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健全体制机制助力创建。为了规范“中国天然氧吧”城市创建工作,三门峡市成立领导小组,明确专人专班,建立健全简报、督查等工作机制,使创建工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轨道。组织相关人员赴国家、省气象局咨询请教,到浙江丽水等先进地市考察学习,进一步拓展思路,明确目标。省气象局派驻专家长期定点指导三门峡“中国天然氧吧”创建,为创建工作启航引路,市气象部门对各县(市、区)进行业务指导。
践行“两山论”推进创建。2017年以来,三门峡市不惜每年损失上百亿元经济增加值,启动实施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三年行动计划,对辖区内沿黄33家矿山企业进行专项治理整顿,依法撤销小秦岭自然保护区黄金等采矿权30个,退出包含206家规模以上企业在内的近千家企业,推动十几万人转产。累计投入资金7.35亿元,完成矿区恢复治理面积5.03万亩,矿区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在国家“绿盾2017”“绿盾2018”专项检查行动中得到充分肯定。
高质量发展提升创建。着力实现“河畅”。实施总投资74.3亿元的18条黄河一级支流综合治理及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重点项目,每年减少入黄泥沙50万立方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00平方公里。着力实现“水清”。实施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牵头的四级河长制,关闭排污口311个,取缔非法采砂船34艘,28个水质监测断面全部实现达标排放。着力实现“岸绿”。完成廊道绿化524.51公里,全市森林面积720.91万亩、森林蓄积2028.67万立方米,居河南省首位。着力实现“景美”。着力打造沿黄108公里绿网、50万亩高标准农田等50个重点项目,“堤内绿网、堤外绿廊、城市绿心”的生态格局初步形成。
调节产业布局
守护蓝天碧水
初冬时节,天气晴好,市民抬头可望天蓝,远观可见碧水,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动人画卷徐徐展开。为让群众呼吸到更清新的空气,三门峡市围绕能源结构、运输结构和文旅融合调整优化,强力推进大气环境污染防治攻坚。
促进能源结构优化,做好污染减排基础。近年来,三门峡市强化秋冬季民用型煤生产、销售、使用环节管控,2019年全市洁净型煤覆盖11.8万户,完成“双替代”9.1万户。将工业源、移动源、扬尘源共762家工业企业、48.7万辆机动车、176个施工工地等纳入减排清单,全市153家企业全部安装污染治理设施用电监管系统并联网,实现了企业排污实时监控。
打造绿色交通出行,改善汽车尾气排放。全市推广新能源汽车3772辆,出租车全部实施“油改气”改装,新增146辆纯电动公交车,注销国Ⅲ以下营运柴油货车2452辆。加强非道路移动机械的基础信息采集、环保号牌编制、北斗GPS定位系统安装及尾气排放检测,完成尾气检测并在系统平台中录入信息506辆。
提升文旅融合水平,做大崤函文旅品牌。大力实施以国家级生态公园、黄河生态带湿地群、三门峡大坝干部教育学院、沿黄生态旅游路、黄河文化带为代表的“一园一群一院一路一带”重大文旅项目,持续叫响三门峡文旅品牌。
绿色理念深入人心,市气象部门与环保部门协作建立了环境气象分析研判微信平台,对全市大气环境质量进行24小时全天候监控,向公众实时发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市文明办联合市卫健委等职能部门组织各级志愿者开展“3510”低碳生活、清洁家园等环保志愿服务。此外,三门峡市还广泛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创建活动,推广绿色出行,通过生活方式的“绿色革命”,倡导人人参与环保、爱护环境的良好社会风尚。
发展氧吧产业
助推全域旅游
良好水和植被直接作用于空气质量,让负氧离子浓度成为三门峡市空气清新程度的重要标志。专家表示,负氧离子浓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植物数量、密度以及生态系统受人为因素干扰程度。
为提升气象数据监测精准性,三门峡市较早开展了负氧离子监测研究,近年持续更新自动化组网监测设备。数据显示,三门峡市多地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超过4000个,位居北方地区前列,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当负氧离子浓度在每立方厘米1000~1500个时,可以认为空气清新度极好,三门峡负氧离子浓度已是这一标准的两倍多。
截至目前,水环境方面,1月至6月,三门峡市7个地表水国、省考核断面达标率为92.9%,全省水质月度排名3次第一;土壤环境方面,三门峡市积极推进“无废城市”试点创建,土壤环境质量稳中向好。
三门峡“中国天然氧吧”创建的大数据背后,是市委、市政府对氧吧城市创建工作的全力支持。三门峡市努力推进“氧吧”产业的绿色高质量发展,让“氧吧”惠民、富民效果逐步显现。
如今的三门峡,天空更蓝了,河水更清了,大地更洁了,山林更绿了,城区更亮了,乡村更美了……行走在三门峡的城市乡村,一派祥和温馨、生机盎然景象,宛如一幅赏心悦目的山水田园壮丽画卷。
《2020年中国天然氧吧绿皮书》显示,“氧吧”创建地区年均负氧离子浓度高、空气质量优、森林覆盖率高、旅游气候舒适期长,具备优异的生态憩息资源和打造高品质康养休闲旅游目的地的天然优势。卢氏县位居全国综合效益指数第二、经济效益指数第一、社会效益指数第五,“中国天然氧吧”品牌效益明显。
据了解,卢氏县率先创建成功“中国天然氧吧”后,成功举办了首届全球文旅创作者大会、槐花节、越野精英挑战赛暨迷你马拉松比赛、全国双胞胎漂流大赛、山水音乐节等一系列活动。相关数据显示,卢氏县2019年旅游人数793万人,较2018年增长一倍,旅游收入也从19.78亿元增长至27.76亿元。
“中国天然氧吧”助力乡村振兴。三门峡民宿产业和农家乐实现了村级全覆盖,文化旅游业蓬勃发展。美丽乡村镶嵌在绿水青山间,犹如一幅幅美丽的山水画。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伴随着山地自行车赛、横渡母亲河、康养论坛、生态乡镇等氧吧品牌项目的发展,来三门峡旅游的游客大幅度增长。2019年,三门峡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5017.22万人次,同比增长16.17%,其中入境游客(含港澳台同胞)累计11.72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432.87亿元,同比增长16.39%。
展望新前程,前途无限好。下一步,三门峡市将在致力于实现全域“中国氧吧城市”创建的同时,依托“中国天然氧吧”这块金字招牌,在后疫情时代,畅通国内经济发展大循环,全面提升城市总体形象。
三门峡市正紧紧围绕高质量建设省际区域中心城市这一目标,擦亮国家级生态城市名片,推动全域旅游城市建设实现新突破,形成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有机融合、互相促进的发展格局,真正把“绿水青山”转化为惠及百姓的“金山银山”,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