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亭县乡村旅游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和全县乡村旅游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不完善几乎是一个共性问题,例如景区道路狭窄,车辆很难会车。停车区域面积不宽,很难承载过多的车辆停放。卫生间数量不足,缺乏专人保洁,卫生条件不理想。

  餐厅等配套服务跟不上,游客就餐需要驱车到几公里外的农家乐饭馆就餐,给游客造成不好的体验感,降低了游客的重游率。

  

  1.乡村旅游品质不高,未形成品牌效应

  就目前来看,大部分乡村旅游都是走马观花式的,缺乏体验项目和自身的旅游产品,而且旅游产品的同质化比较严重,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山兰酒、鱼茶等产品,特色手工艺品乏善可陈,未形成乡村旅游品牌,知晓率不高,而且部分乡村旅游景点沿线的环境卫生不尽如人意,影响旅游的体验感。

  2. 乡村旅游体系尚不健全

  一是管理体系不完善。由于保亭县的区位因素,乡村旅游资源较为分散,在旅游资源的整合互补上做得不够,没有实现集约发展,存在“各自为政”的情况。

  在安全管理方面,保亭县还没有一套完善和成熟的安全管理机制和应急处置机制,没有专门的应急救援队伍。对于游客的管理,在引导和约束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法治建设与文化旅游市场体系建设的融合力度不够,旅游市场综合执法的规范化、专业化还欠缺。

  二是服务体系不够优化。热度不够,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多数时候是以热度来作为参考,保亭县在热度地提升上下的功夫还不足。在服务质量和水平上,主要表现在景点标识不明显,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水平较差,对游客旅游后续的体验感和满意度没有进行跟踪,不利于旅游服务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三是人文体系未健全。未顺应时代的发展衍生出一些便利的旅游体验设施,智能化水平不高,如景点可设置线上旅游观光设施以及二维码解说,让游客扫码就能立即了解景点的介绍以及一些物品的历史渊源等等,这些在保亭县各个乡村旅游的景点是几乎看不到的。

  

  四是营销体系陈旧。保亭县的乡村旅游营销措施主要还是依靠政府来宣传,企业以及当地村集体未在宣传方面起到实质性的作用。保亭县目前还处于比较低的市场化水平,在营销方面未作出积极的努力,未主动去开发客源市场。

  3. 乡村旅游产业产值总体贡献率较低,与传统农业产业融合度不高

  一二三产业内部结构不优,交通运输、商贸、餐饮等服务产业占比就高达80%以上,2019年全县旅游产业综合收入实现9.39亿元,占GDP的16.9%,乡村旅游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发展依然存在很大不足。

  从旅游消费环境来看,全县2019年旅游接待人数增速仅9月份呈现正向增长,其余的月份均呈现“负增长”。以景区直接收入为主,总体价值贡献度不足,总体增长率不高,抵御风险能力较差,受市场影响波动大。

  乡村旅游与传统产业融合度不高,主要表现在:一是现有休闲农庄、农家乐等乡村旅游配套特色不够鲜明,功能不够齐全,大多仅提供吃喝服务,乡土文化展示、生活体验、休闲娱乐等方面功能几乎没有或者不完善。

  二是休闲农业精品路线打造不够,未充分整合现有农业产业资源集中打造休闲农业精品路线,导致“农旅”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割裂,使得乡村旅游的吸引力不足,农产品亦得不到良好的销售渠道。

  4. 项目推动和产品业态创新不足

  区域内项目开工率、推动效率不高,虽然部分旅游项目占据了优质资源,但项目的前期论证、规划阶段耗费时间过长,导致项目没有按预期计划开工建设,无法形成有效吸引,严重影响了保亭县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和快速发展。

  

  省内空间游客量分布结构存在较大差异,海口市、三亚市占据海南省60.56%,保亭县过夜游客量仅占总量的13.92%,远低于海南平均的55%,过夜游产品吸引力不足。

  5. 旅游目的地体系构建不均衡不健全

  保亭县获评“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是对保亭县构建旅游目的地的极大肯定。但由于各乡镇基础条件、经济发展、城镇建设、旅游项目等情况不一,造成了某种程度上,各区域旅游发展不一,全县范围的乡村旅游目的地构建不健全。

  在三道镇、保城镇、响水镇等区域景区集中,在建项目多,服务相对完善。在毛感乡、南林乡等区域,旅游发展相对滞后。保亭县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建设,任重道远。

  6. 村民从乡村旅游的发展中获益不多

  乡村旅游未给村民带来的收入方面的增加,村民对此满意度不高,而且村民家庭成员参与从事旅游行业的不多,参与度不高。多数乡村旅游是依靠引入社会资本来发展的,在发展过程中主要还是依靠政府和企业在主导,对村民的利益诉求考虑还不够周全,没有将村民的参与纳入到整体规划中。

  村集体在参与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存在角色定位缺失的情况,财政资金注入企业托管后,村集体几乎没有参与经营和管理,只是每年定期领取分红。

  加之近年旅游企业的经营不是十分景气,一旦和政府、村集体的合作到期,那么分红款必将没有着落,村集体经济收入、促农增收以及带贫益贫的成效将会受到影响。

  

  1. 政府主导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根据国内外乡村旅游研究综述和实际发展情况可以得知,乡村旅游若要发展得好,离不开政府主导,实践证明,政府重视,那么当地的乡村旅游就能搞得好,反之则发展缓慢、成效不明显。

  政府主导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的一个直观体现就是政府层面的重视程度不够,就保亭县而言,一是观念还未做到与时俱进。乡村振兴战略已经提出了将近4年,保亭县政府也制定了具体贯彻实施意见,但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大背景下,乡村旅游怎么搞,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思路,存在等待观望情绪。

  二是政绩观存在偏差。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没有做到有机结合,营商环境不够良好,一些项目审批过程冗长繁琐,导致项目建设的延续性、效益性不好。

  三是各方利益不能做到很好的平衡。有的项目对群众利益重视不够,主要是考虑项目方的利益,导致群众参与度、满意度不高,间接导致企业和群众之间关系紧张,成为影响地方稳定发展的因素。有的项目则过多考虑群众利益诉求,忽视项目方的利益,导致项目存在“难产”的情况。

  2. 缺乏乡村旅游方面的专业人才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才是第一战略资源,发展乡村旅游要注重体验感。需要对传统文化挖掘、项目的包装、文创产品开发以及营造良好的体验环境,因此,乡村旅游迫切需要复合型、创意性人才。

  

  保亭县旅游管理人才特别是乡村旅游方面的管理人才短缺,现有人员老化问题较为突出,且学历低,专业素养不高,导致服务质量不高。

  人才的匮乏和素质不高也是阻碍保亭县乡村旅游向更高一个层次发展的重要因素。

  3. 当地农村群众发展乡村旅游意愿不强

  保亭县农村群众的主要经济来源除了传统的橡胶、槟榔、瓜菜收入外,还有就是务工经济,大部分农村群众追求“短平快”的经济收入模式,对见效慢、资金回笼周期长的经济项目,基本不予考虑。

  而且大多数群众筹集资金的能力也比较弱,加之对参加乡村旅游项目是否能够得到回报还持有怀疑态度,对乡村旅游不感兴趣,加之文化水平较低,对乡村旅游知之甚少。

  加之保亭县少数民族群众普遍文化水平较低,基本没有创新意识,对开发经营乡村旅游能够促进经济发展以及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保护的认识不到位,对外来企业不信任,抵触情绪较大,给发展乡村旅游带来难度。

  这几年保亭县旅游产业的发展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外界对保亭县旅游印象多一些有名的景区,对保亭县乡村旅游有哪些可玩可看的景点知之甚少,主要原因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总体规划不完备。

  

  关于乡村旅游层面的规划不多,没有把乡村旅游当作旅游产业一个重点领域去系统的规划,往往是“想一步走一步”,在大方向上通盘考虑不多。

  二是乡村旅游的宣传推介上采取的举措还不够有力,没有形成浓厚的宣传氛围,没有形成大旅游的发展格局。三是营销模式略显陈旧和单一,旅游活动的策划不够丰富。四是旅游形象塑造不够,没有形成本地的乡村旅游特色品牌。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作者联系,如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责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