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前启后 纪录时代:“中国房地产30年回顾”正式启动
“中国房地产30年回顾启动仪式现场
人民网讯 5月18日下午,由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地产中国主办的“中国房地产30年回顾”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北京泰富酒店隆重举行。本次活动以“承前启后 纪录时代”为主题,旨在通过行业参与者、观察者的群策群力来总结房地产三十年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探讨行业未来的发展空间和走向。
为了更为真实、客观、全面的回望历史,主办方邀请到了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刘志峰、原建设部总经济师兼住宅与房地产业司司长谢家瑾、全联房地产商会创会会长聂梅生、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商业和旅游地产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蔡云等与房地产行业一路同行而来、参与行业初期政策制定的当事人,以及当代置业(中国)执行董事兼总裁张鹏、龙湖集团副总裁袁春等见证行业剧变、亲历市场变迁的从业者现场口述历史。
此次具有历史标杆意义的大会还吸引了来自开发企业、中介企业、金融行业、家居界、设计界、研究机构、服务机构等房地产各产业链的众多代表热情参与,200余位地产界精英齐聚一堂,见证重要历史时刻,献礼行业三十周年。
大咖论道 中国房地产30年风雨巨变
老一代地产人在时光长廊前的相聚(从左至右依次为:蔡云、谢家谨、刘志峰、聂梅生、谢红玲)
三十年,不过是历史长河的一瞬,但于中国房地产行业而言,却已走过萌芽期的懵懂、成长期的困惑、黄金十年的亢奋、白银时期的低落与调整……如今,未来已来!站在行业划时代的转折点上,总结过去、纪录过去,是为了更好的开启未来。
活动现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副主任、中国网副总裁李富根发表重要致辞。他回顾了过去30年中国房地产取得的重大成就,以及对经济、民生、环境等带来的积极影响。同时,他对中国房地产得未来充满了希望与愿景,表示中国网·地产中国会发挥专业优势、传播优势,与其它主流媒体一起为中央政策的贯彻实施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作为中国最早一批房地产政策制定者、重大事件参与者和房地产历史见证者,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刘志峰认为,总结历史、面向未来就是要深化房地产供给侧改革,按照中央“三去一降一补”的要求,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满足多层次的需求。
建设部原部长、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刘志峰
对于未来房地产的发展方向,刘志峰认为: “更重要的是建立房地产长效机制,继续因地制宜、分城分类实施房地产调控政策;加快出台房地产税,避免房地产投机炒作;促进土地出让制度改革,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制定新的城市建设模式,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此外,还要鼓励房地产转型创新,打造环保、智能健康的居住空间。”
有着47年地产从业经历、见证房地产行业从无到有的原建设部总经济师兼住宅与房地产业司司长谢家瑾表示,房地产成行成业,是在1984年邓小平同志南巡之后,中国推行住房商品化的思路才逐渐清晰。在随后的几十年里,房地产经历了房改和无数次的调控,但是自己最难忘的还是1998年朱镕基同志向全世界宣布中国将停止福利分房这件事。
原建设部总经济师兼住宅与房地产业司司长谢家瑾
“虽然我们做了大量前期工作,但在政策发布前夕,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毕竟几十年的实物分房制度将要在我们手上终结。”谢家瑾回忆道,现在看来,97年房改的深化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2003年开始,我国房地产业进入调控模式。在谢家谨看来,缺乏长效机制的调控在客观上造成了市场的大起大落。所以,建立长效机制应该是这个行业未来十年最为重要的事情。对于房地产的未来,她认为,刚需、改善需求、安置购房、农民市民化购房四大主要刚性需求,仍将在今后若干年支撑市场的发展。
同为政府官员并深谙中国房地产发展史的还有全联房地产商会创会会长聂梅生,她回顾了中国房地产30年的发展历程,认为至少有四件事行业是做对了,其中包括住宅社区化、绿色建筑、地产金融属性的认知以及提出房地产的转型和创新。
全联房地产商会创会会长聂梅生
虽然已经77岁高龄,但聂梅生仍奋斗在地产一线。“我去年在老年公寓住了下来,目的是为了考察老年业态。因为当下的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人口接近3亿人,很多企业都在做养老地产,这是一个很大的发展趋势。”她如是说。
在她看来,中国的房地产未来还会呈现更加崭新的面貌,因为每年有10万亿的投资,依然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
中国房地产100个关键符号重磅揭晓
30年是中国房地产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关口,无论是调控政策还是开发企业,无论是地产大佬还是政府代表,这是一个在历史上都值得记载、值得用心书写的关键时间节点。正是在这样一个时刻,中国网?地产中国通过系列活动总结过去、纪录过去,目的是为了让启迪当下以及后人能够从中有所思考。
大会现场,作为此次活动的总策划人、中国网?地产中国总编辑谢红玲首次披露了中国房地产30年回顾系列活动的具体内容,并现场揭晓影响中国房地产30年的100个关键符号。
“不同于历史学者对于历史的记录,此次的盘点将发挥媒体人的优势,把历史符号化、标杆化、典型化来进行解读。” 谢红玲介绍。
她表示,中国房地产30年系列活动包括符号系列沙龙、高端峰会、专场论坛、中国房地产30年主题征文、中国房地产30年典藏图书等。其中,符号系列沙龙将成为整个盘点过程中的常规讨论,不定期会邀请业内人士进行交流。就人物类符号、事件类符号、企业类符号、政策类符号、现象类符号进行专门的探讨。整个回顾过程经过积累,最终会以行业峰会的形式整体呈现。谢红玲还透露,在做整个盘点的过程中,会发起组织“地产名人堂”,聚集行业精英在线上线下更多的聚会交流。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房地产三十年的回顾最终会编纂成书,邀请权威顾问、资深编委、特邀撰稿人进行图书签售发行。以生动的文字、准确的记录为行业留下一个珍贵的历史读本。
会上,中国房地产30年典藏书籍也首次披露制作内容,100个地产符号涵盖人物、政策、企业、现象、事件等五大项。更重要的是,中国房地产30年典藏图书编委会聘请到了众多业内资深媒体人士和研究者加入。
据了解,目前图书编委已经囊括了《中国建设报·中国住房》原主编时国珍、《21世纪经济报道》编委袁一泓、中华工商时报评论部主任陈雪根、原中国房地产报主编刘凯、《地产》杂志主编张文豪、原搜狐焦点、凤凰房产主编莫春、安家传媒董事长刘文斌、楼市传媒董事长蔡鸿岩、房龙网创始人肖勇、中国网·地产中国总编辑谢红玲、链家研究院院长杨现领、贝塔咨询合伙人、社科院上市公司预测市值管理中心主任杜丽虹、品牌房企媒介负责人、原财经媒体资深记者杨丽萍等众多资深房地产媒体从业者。
此外,为了系列活动的公正客观记录,中国网还聘请了业内资深的专家代表作为顾问团队,包括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刘志峰、原建设部总经济师兼住宅与房地产业司司长谢家瑾、全国房地产商会联盟主席顾云昌、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秘书长钟彬、原北京市房地产交易所所长臧美华、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商业和旅游地产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蔡云等,更多顾问还在继续邀约中。
“作为官方的权威媒体,首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牵头盘点中国房地产30年的发展历程。三十年应该是一个断代,行业目前也确实到了转折的时候,这样的盘点也是为后续这个行业能进入更加健康良好的发展阶段做一个总结。”谢红玲说。
行业见证者激情漫谈地产往事
口述历史,亲历者现场讲述——这是本次活动中最具看点的内容之一。与会的嘉宾,他们各自见证了中国房地产不同时期的辉煌成就与困难转折,在自己熟悉的细分领域深耕细作,从业多年来,他们和房地产之间又有哪些不得不说的事?且听他们细细道来。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商业和旅游地产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蔡云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商业和旅游地产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蔡云1987年参加工作与地产结缘,至今已经整整三十年,讲起入行以来的心路历程,她感慨道,“这30年既是房地产的30年,也是我个人成长的30年”。
谈起30年前初为“新人”时的感受,蔡云笑谈,大学毕业时,北京还只有16家房地产公司,基本都是以城建公司为主的开发公司,听起来特别不正规。但经过30年的发展,不止北京的房地产企业数量剧增,全国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也达到了3万多家,行业的壮大有目共睹。
对于房地产行业,蔡云言语里透着深深的热爱:“这个行业给我带来了成长的快乐,我从不后悔加入它。希望大家跟我们一样,在接下来的30年中更奋进、更努力,把房地产真正推向一个更大的、更宽广的世界和市场。”
从业21年,龙湖集团副总裁袁春感叹,地产行业发展的这么多年,可谓几经风雨,“2011年时,我在杭州公司,当时杭州房价不到现在的一半,但求爷爷告奶奶都没人买,而现在房价翻了两番,买卖关系也发生了变化。”
“地产人一定要拥有一颗强大的心脏,否则将很难在这个行业继续走下去。”袁春说:“但对我们来说,还是希望市场平稳一些。”
作为企业代表,当代置业(中国)执行董事兼总裁张鹏用三个关键词分享了他的从业感悟: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何为“见自己”?他回忆道,17年来当代置业就干了一件事,那就是绿色科技,这也是其在业内最具辨识度的地方;“见天地”就是要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要知道管理的边界和商业模式的边际,不断否定自己,不断精进自己;所谓"见众生"就是以客为尊,挖掘客户的显性和潜在需求。
“房子应该回归到以人的生存与发展为需求的基本属性,这是我对从业17年的自己和对当代置业的理解。”张鹏意味深长地说,所以,企业必须拥有核心的竞争力,生根比什么时候开花更重要。此外,对于目前的政策和市场,他认为应当保持“不争现在未来可期”的心态,并表示,自己将和公司一起在绿色建筑上一念不二、心无旁鹜地走下去。
诚然,正如刘志峰会长所言,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明得失,既要历史客观地看待房地产过去的发展成就,也要有新的发展理念,推动房地产未来的改革发展。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尽管当下的房地产行业正经历着成长的阵痛,但对于历史的总结和思考却是房地产获取新发展动能的重要途径。一切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