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

      进入7月,四川省的四大生态精品旅游区又开始红火起来。九寨沟管理局的计算机终端显示:截至7月22日,不到一个月时间,九寨沟游客已超过10万人,其中外宾近两万人,增幅为11%。近两年通过大力整治的九寨沟,青山常在,绿水长流,保持了自然资源的“原汁原味”。

      “天下山水之观在蜀”。四川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山川神奇秀美,文化底蕴深厚,是名副其实的生态旅游资源大省。去年,全省旅游总收入566.23亿元,比上一年增长34.6%,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全省GDP的8.6%,旅游总人数达到1.14亿人次。

      生态旅游渐成优势

      当今世界,生态旅游热潮正在蓬勃兴起。顺应潮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生态旅游,是四川省委的战略性决策。四川省委书记张学忠说:“四川发展生态旅游,就是要把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意识贯彻到旅游发展的各项工作中去,促进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形成和保持四川旅游的持久吸引力。”

      良好的生态,是四川旅游的基础,更是优势与特色所在。近些年,全省生态旅游内涵不断丰富,景区面积不断扩大,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显著改善。到2004年底,全省森林区开展旅游活动的面积已达7万多平方公里,占四川国土面积16%以上。

      同时,四川围绕旅游抓交通建设,目前甘孜、阿坝、凉山三州完成通县邮路4276公里,全省建成高速公路近1700公里,10个机场航空网络基本形成,开通航线150多条。

      经过多年的努力,四川打造出峨眉山、九寨沟与黄龙、大熊猫基地、都江堰与青城山四大生态精品区,形成了世界自然遗产、“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和地质公园等生态旅游项目,发展态势良好。

      四川还在大中城市郊区及乡镇周边,开发出许多生态环境优美、田园风光独特的农业生态旅游资源。成都锦江区红砂村的农民靠办“农家乐”,去年人均收入突破7000元。

      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

      生态旅游要注重保护资源和环境,这一理念已为四川各地逐步接受,并开始探索“开发与保护并重”的路子。

      为防止盲目和粗放型开发生态旅游,四川省政府确立了原生性原则(即保持生态旅游资源的原始性和真实性)、保护性开发原则(即经过科学论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等五大原则,政府通过规划和政策来推动生态保护,抑制无序竞争。

      九寨沟管理局将数字、信息、网络技术应用到景区的保护、管理和旅游开发中,被专家称为“中国遗产景区科学管理的典范”。

      7月16日,在九寨沟管理局智能监控中心,记者通过宽大的电视屏幕墙,对景区每一个核心景点的人流量、车流量等情况一目了然。“珍珠滩瀑布景点游客拥挤,请马上出动两台车!”值班主任一边实施车辆调度,一边对记者说,“哪个景点游人过多,就加快车辆调度和游客疏导。”

      九寨沟拥有世界一流的环境监测系统。以该系统中的森林遥感监测为例,通过卫星遥感音像和数据传输、分析,管理部门能准确地掌握森林分布及其可能发生的各种灾害。同时,建立并完善资源数据库,为九寨沟的保护、开发提供决策依据。

      去年,九寨沟投资上亿元在丛林中修建的30公里木栈道竣工,修建中没有损坏一棵树。这条栈道既是风景,又是“生态防线”。

      峨眉山的秀色不知吸引了多少中外游客,前年旅游收入已达到32亿元。近两年,他们投入2亿多元,进一步整顿景区秩序,拆除违章建筑,完善中山区生态走廊,突出“自然生态王国”特色。

      在著名的都江堰—青城山生态景区,都江堰市近两年投入生态专项保护资金3亿元,拒绝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38个,关闭了“十五小”企业145家,关停污染严重、工艺落后的工业企业48家,彻底退出了煤炭业。腾地造绿,破墙透绿,借地生绿,间缝补绿,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2%,人均公共绿地达10平方米,打出了“绿色都江堰”的品牌。

      从今年初开始,四川紧锣密鼓地进行九环线、西环线等6条生态精品旅游线路,以及“大九寨国际旅游区”、“中国第一山”国际旅游区等10个精品景区的完善和新建,力争使生态旅游成为四川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旅游强省的目标。

      生态旅游:西部的优势(专家视角)

      郭来喜(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我国西部地区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多样。众河之源,大高原、大草原、大湖泊,大熊猫、藏羚羊、野骆驼等,形成一批批世界级生态旅游资源。目前,我国有31处世界遗产,西部以四川最多,开发潜力很大。

      我国有近3000万人口尚未脱贫,主要分布在西部偏远山区。这里多半山高谷深、林茂景美,可以通过发展生态旅游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

      生态旅游是把生态学观念、思想、技术、产品、管理、营销以及旅游者的行为准则一一融入,形成一个全过程体系。在重保护、少开发、多利用、谋效益的总则下,把西部建设成面向世界的旅游目的地并非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