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国旅游浴火重生
步入2020年最后一天,回首这极其不平凡的一年,中国旅游业经历了一场特殊大考,展现出强烈的大局意识、社会担当、严谨理性和坚毅韧性,始终把游客的安全和健康放在首位,在逆境中谋创新,推进高质量发展,完成了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和创新振兴的高难度答卷。
渡过难关
时光回到2020年1月,旅游业满怀期待,准备迎接春节黄金周。谁料想,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为旅游业按下暂停键。旅游人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停止国内游和出入境游的全部业务,有效防止了疫情经由旅游活动而传播扩散。
面对数亿名游客取消或更改行程的需求,旅游企业纷纷第一时间响应国家号召,在自身业务停摆且损失巨大的情况下,快速推出“无损退订”和免费取消服务,努力把游客的损失减到最小,携程、马蜂窝等多家企业为游客退款垫资达到数亿元。这些举措令广大游客加深了对政府应急决策的认同和旅游服务品质的认可。
一时间,旅行社、景区、航空、酒店、餐饮等旅游相关行业进入冰封状态,承受着空前的压力。在那段最艰难的日子里,旅游人坚定信心,顽强坚守,在支持抗疫的同时蓄力内功,从危机中寻找生机。
许多地方推出了丰富多样的“云旅游”体验,网络直播让人们足不出户饱览美景。旅行社、景区、酒店纷纷加入旅游直播阵营。一些文旅机构推出了土特产销售直播,帮助地方打通销路,拉动消费,助力复工复产。携程、飞猪、马蜂窝等旅游电商和一些地方旅游主管部门,面向从业者免费开设旅游相关课程,为复苏打下坚实的知识和能力的储备。
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宋瑞指出:“旅游业高度依赖于外部环境,但并不脆弱。正所谓淬火弥坚,春迟花繁。一直保持快速发展的中国旅游业,经此一疫,犹如高温之时急速冷却的淬火,其刚性、硬度、韧性必将得到全面提升。”
稳步复苏
初春,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向好,部分户外景区率先采取预约、限流等方式重新开放。游客的出游脚步从城市游、周边游慢慢开启,旅游消费逐步恢复。游客积极使用线上购票、在线收听语音导览等非接触方式健康游览,在线预约成为景区开放的标配。
寻找美景、追求诗意,未必一定去远方。不能远行的人们学会了去发现身边的风景,仔细享受生活城市的美好和惊喜。在国内游复苏过程中,本地休闲游最受欢迎。踏青赏花、户外山水、自驾休闲、健康养生等颇受青睐。已开放的景区通过分时预约、控制人流、体温检测、要求游客佩戴口罩游览等有效措施,进行严格的防疫管理。
3月14日、7月14日先后恢复旅行社经营省内游和跨省游业务。这些利好成为旅游业回暖的“突破口”和“强心针”,是国内游从局部复工复产向全国恢复的重要里程碑。旅游业第一时间行动起来,丰富产品供给,抢抓复苏先机。房车游、康养游、乡村游等业态的活跃度高。恢复后的国内游与以往不一样了,向着更加绿色健康、轻观光、重休闲、慢步调的方向转变。游客更加重视旅游中的安全因素和体验度,游客少、原生态的小众景区更受青睐,旅游的品质在悄然提升。
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后,中国依托国内游超级大市场,旅游消费加速回暖,旅游消费旺盛,旅游企业信心全面恢复。复苏期间,业内专家学者多次举办线上论坛,共同探讨振兴之策。大家一致认为,提升供给质量,培育新兴业态,科技引领创新,是国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
逆境创新
从开放本地游、跨省游到全面恢复国内游,2020年中国旅游稳步走出困境,奔向光明。6.37亿人次!4665.6亿元!中国旅游在国庆假期交上喜人的成绩单。国内游强劲复苏,极具韧性的中国旅游成为一道亮眼的风景。
人气旺而不扎堆,景区火而不拥堵。各地景区纷纷丰富产品供给、优化公共服务、运用数字技术,带给游客崭新的旅游体验。疫情激发出智慧旅游的潜能,科技创新正在为旅游业装上高质量发展的“智慧芯”,“无人服务”“虚拟现实”“智能导览”“数据监测”“云上导游”等成为景区智慧旅游的必备法宝。
旅游业正在迎来科技支撑的产业格局重构。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日前联合发布了《关于深化“互联网 旅游”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把科技创新作为未来5年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主动能,明确了新发展阶段智慧旅游的产业数字化和消费场景化的战略导向。在“十四五”期间,会有越来越多的数字空间和消费场景被创造出来,持续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创新和高质量发展。
文化和旅游部部长胡和平在2020中国旅游集团发展论坛上表示,要推动科技赋能,做智慧旅游的示范者。要抓住科技发展的契机,加快新科技应用,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积聚各类创新要素,推动数字化、智能化为支撑的产品创新,实现科技强企、科技强旅,使“旅游 ”“科技 ”相互赋能和融合发展,推动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