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3万亿到4.5万亿,数说10年中国旅游业“翻二番”的背后
第3054期文化产业评论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经核算,2019年全国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44989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为4.56%,比上年提高0.05个百分点。文化产业评论(ID:whcypl)盘点梳理发现,自2010年起到2019年,10年间中国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由1.3万亿增至4.5万亿,翻了近“两番”。
作者 |江宿珲(文化产业评论作者团)
编辑 |董婧
来源 |文化产业评论
正文共计6153字 | 预计阅读时间16分钟
与国家文旅部或地方发布的黄金周或小长假旅游人次、旅游收入等简单易懂的概念和数据相比较,对统计专业概念和数据不敏感的读者肯定会问:什么是产业增加值和GDP(国内生产总值)?两者有什么不同?这些数据究竟怎么得来?对促进旅游业发展起到哪些作用?今天,文化产业评论(ID:whcypl)就为您揭开这些“老底”!
“增加值”和GDP有几个意思?
“增加值”:是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地区)或常住单位(比如旅游商品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创造的新增价值。通俗点讲,就是企业生产过程中产出超过这一过程中间投入(成本)的市场价值的总值。
根据国家统计局有关规定,它可以按生产法计算,也可以按收入法计算。按生产法计算,它等于总产出减去中间投入;按收入法计算,它等于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之和。
为便于理解,就什么是“旅游及相关产业”作个普及。根据国家统计局旅游指标解释,就是指在国民经济活动中为游客直接提供行、住、吃、游、购、娱等旅游服务,以及为旅游提供相关服务活动的集合。
游客是指以游览观光、休闲娱乐、探亲访友、文化体育、健康医疗、短期教育(培训)、宗教朝拜为目的,或因公务、商务等原因,前往惯常环境以外的地点,出行持续时间不足一年的人员。旅游,则是指游客的活动,也是上面讲的“六类要素”。
而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也是指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诸如旅游景区、旅游饭店等旅企及相关行业)一定时期内进行旅游及相关产业生产活动而创造的新增价值。
再打个比方。一个旅游商品专卖店,2020年开支付员工报酬20万元,向国家缴税5万元,店内固定资产损旧约6万元,全年共盈利50万元。这4项加起来(20+5+6+50=81)总计81万元,这就是该商旅游相关产业“增加值”。
关于“GDP”概念很多人比较模糊化,甚至会与增加值混为一体。简单地就说,就是国民生产总值(英文缩写GDP),是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成果(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说得再通俗一点,GDP就是通过统计换算成人民币数值,指导和促进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在国民经济活动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创造者,而GDP就是统计人们提供的产品或者服务的最终结果数值。
例如生产一件衣服:要经历棉花种植—纺线加工—布匹生产—服装制造等环节,服装最终被推向市场,消费者购买时的价格就是统计的最终数值,并不包括棉花、纺线、布匹等生产状态的价格。
所以GDP就是国内所有人提供的劳务或产品的最终成品总价值。同时,GDP做统计,支出法中会涉及到三个词汇:最终消费支出、投资、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也就是我们常听到新闻中的经济增长“三架马车”。
据此,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就是旅游及相关产业最终市场价值的总值在国民生产总值(100%)中所占比例(X%)。
从数据看中国旅游的发展历程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前,我国旅游主要承担外事接待任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开始从外交事业逐步向产业型发展。据资料显示,1978年,中国国际旅游接待人数(180万人)仅为世界的0.7%,居世界41位;国际旅游创汇(2.6亿美元)仅占全球的0.038%,居世界第47位。
1979年7月,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视察黄山,当年已是75岁高龄的他徒步登上黄山,以伟人的眼光和视角提出“黄山是发展旅游的好地方”“要有点雄心壮志,把黄山的牌子打出去”。至此,开创了黄山乃至中国现代旅游业的序幕。
△1979年7月伟人邓小平在黄山
1996年中央提出《关于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建议》,将旅游列为第三产业积极发展的新兴产业之一。199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将旅游业确定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1999年9月国家假日办发布《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形成“春节”“五一”“十一”7天长假,“黄金周”至此应运而生。
△1999年国庆期间天安广场游人如织
(徐显辉 摄)
数据显示,1999年首次黄金周期间全国出游人数达28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41亿元。全年接待入境旅游人数7279万人次,实现旅游外汇收入140.99亿美元;国内旅游人数突破7亿,国内旅游收入2831.92亿元,实现旅游总收入0.4万亿。黄金周所带来的的经济效益不容小视。
文化产业评论(ID:whcypl)梳理发现,从1979年中国旅游业起步到1999年黄金周的诞生,仅用20年时间,我国入境游人数(从180万人次增加到了7279万人次)增加40倍,旅游外汇收入(从2.6亿美元增加到141亿美元)增加54倍。简直是井喷式增长!
△1978年—1999年中国旅游业主要发展指标对比(表1)
此后,我国旅游业从国民经济的边缘逐渐发展成为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2002年中国入境游客达到9791万人次,中国公民出国(境)人数达1660.23万人次,跃居世界第五大旅游创汇国、亚洲新兴客源输出大国。同时,2002年国内旅游人数达到8.78亿人次,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5566亿元,比上年增长12%。
△2002年浦东国际机场国外游客
(黄国庆 摄)
进入21世纪,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我国旅游业再次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原国家旅游局发布《中国旅游业2010年统计公报》显示,2010年全年共接待入境游客1.34亿人次,实现旅游外汇收入458.14亿美元;国内旅游人数21.03亿人次,收入12579.77亿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增长10.6%和23.5%。
对比2000年与2010年的数据,文化产业评论(ID:whcypl)惊奇地发现,进入第三个10年,国内旅游人数(从7.44亿人次增加到21.03万亿人次)增长了182.66%,是2000年的约3倍;国内旅游总收入(从0.45万亿元增加到1.57万亿元)增长了248.89%,增加了3倍以上。
△1999年—2010年中国旅游业主要发展指标统计表(表2)
从1978年转型起步到2010年羽化成蝶,尽管期间经历了2003年非典疫情、2008年亚洲金融危机和各种突发事件,但并没阻碍中国旅游业的快速持续发展,只用30年左右的时间便巩固了旅游业成为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地位。
第四个10年“翻两番”的背后
回到开篇的话题。据2020年12月3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经核算,2019年全国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44989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为4.56%,比上年提高0.05个百分点。
有人肯定问:“0.05%GDP”增速是不是慢了?“先别急着下结论。文化产业评论(ID:whcypl)依据文化和旅游部(含原国家旅游局)发布的年度《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公报》),以及国家统计每年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三个口径”逐一展开数据分析。
据2020年6月文旅部发布的《2019年旅游市场基本情况》显示:
2019年,国内旅游人数60.06亿人次,同比增长8.4%;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6.63万亿元,同比增长11%。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为10.94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1.05%。
文化产业评论(ID:whcypl)对比分析发现,从2010年起到2019年的第四个10年,我国旅游总收入由1.57万亿增加至6.63万亿,增长422.30%,翻了“两番”多;国内旅游人数由21.03亿人次增加到60.06亿人次,增长285.60%,是2010年的近3倍。
△2010年—2019年中国旅游业主要发展指标统计表(表3)
从表4中逐年国内旅游收入和人次同比增长率看,2012年“两项”指标最高:国内旅游收入达2.27万亿(2011年为1.93万亿),同比增长17.60%;国内旅游人次为29.57亿人次(2011年为26.41亿人次),同比增长12%。
△2010—2019年国内旅游收入和人次增速对比表(表4)
同时,相比于2018年(表4),2019年的旅游业则实现了“双破六”:旅游总收入突破6万亿大关,达到6.63万亿元(2018年为5.97亿元);国内旅游人数突破60亿大关,达到60.06亿人次(2018年为55.39亿人次)。
据2020年2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游客60.1亿人次,比上年增长8.4%;国内旅游收入57251亿元,增长11.7%。入境游客14531万人次,增长2.9%。国际旅游收入1313亿美元,增长3.3%。
△2010—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对比表(表5)
按照国民经济统计口径,文化产业评论(ID:whcypl)对比分析发现,从2010年起到2019年的第四个10年,国内旅游收入由12580亿元增加至57251亿元,增长455.10%,同样翻了“两番”;国内旅游人次由21亿人次增加至60亿人次,增长286.20%,同样增长了2倍多。
△图片来源:国家统计局
据2020年12月3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全国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显示:
经核算,2019年全国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44989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为4.56%,比上年提高0.05个百分点。
由于2015年起,国家统计局才正式将制定实施《国家旅游及相关产业统计分类(2015)》和《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核算方法》,并每年发布上一年的统计数据。
为此,文化产业评论(ID:whcypl)结合六年来的数据进行对比发现,2019年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44989亿元),与2014年(27524亿元)相比,增长了163.45%,接近“翻一番”。
△2014年—2019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表6)
如果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见表5)中“国内旅游收入12580亿元”相比较(未考虑最终核算值),2019年旅游增加值比2010年增长了357.62%,同样增长了3倍多,也接近“翻两番”。
△2010—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对比表(表5)
如拿《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表7)中2000年度旅游总收入(0.45万亿元)与2019年旅游总收入(6.33万亿元)相比较,20年间我国旅游总收入增长了1406.67%,是2000年的14倍,翻了“三番”接近“四番”。另外,跨口径与2019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4.5万亿)相比较,是2000年的10倍,也翻了“三番”多。
△2000年、2010年、2019年中国旅游业主要发展指标统计表(表7)
综合以上“三个口径”统计数据分析,文化产业评论(ID:whcypl)得出这样的结论:从2010年到2019年的10年,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接近“翻两番”,从2000年到2019年的20年,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翻了“三番”接近“四番”。
结语:从增加值看未来旅游产业的走向
数据看似平淡无奇,背后却隐藏着市场发展的逻辑。再次回到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9年全国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44989亿元,并从旅游及相关产业内部结构进行分类统计细化(见表8)。
从图中可见,在2019年全国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44989亿元里面,旅游业增加值40758亿元,占全部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比重为90.6%;旅游相关产业增加值为4232亿元,占全部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比重为9.4%。
在旅游业增加值40758亿元的内部旅游出行等7项分类指标中,旅游购物规模最大,增加值为14077亿元,占全部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1.3%;其次是旅游出行,增加值为12055亿元,占全部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比重为26.8%。
△2019年全国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表8)
对比2017年至2019年旅游购物相关数据,由此不难判断,当下游客出游除光观和休闲度假外,更加在意旅游品质、特色和个性化,其中旅游购物型支出成为大头。从近3年旅游购物增加值构成占比看,分别为11.2%、31.4%、31.3%。
△2017年—2019年旅游购物增加值对比
再看3年的旅游出行增加值,2017年、2018年、2019年分别10万亿、11万亿、12万亿,每年高达1万亿的增值,增加值分别占内部构成的15.3%、26.9%、26.8%。近年来,随着国家大交通网的建设加速及交通出行工具多样,以及私家车保有量增加,消费者旅行热情更加高涨。
△2017年—2019年旅游出行增加值对比
从其他几项构成增长速度看,旅游游览、旅游住宿、旅游娱乐发展不均衡,与2018年相比,名义增加值构成占比分别为4.8%、8.0%和4.2%。
△2017年—2019年旅游游览、住宿、娱乐增加值对比
对比2017年至2019年名义数据看,旅游餐饮构成占比较高,分别为15.1%、13.6%、13.8%,数据波动不是很多。同时,也反映了近年来旅游特色餐饮业发展比较稳健。
△2017年—2019年旅游餐饮增加值对比
此外,从旅游游览增加值看,2017年至2019年旅游游览构成占比分别为11.2%、4.8%、4.8%。由此可见,2018年后,随着全域旅游产品丰富和文旅融合下文博事业兴起,传统光观游览逐渐由热变冷,旅游市场正在从供给侧向需求侧发生变化。由2020年疫情下的文旅市场可窥一斑。
△2017年—2019年旅游游览
最后,再看一下旅游综合服务和旅游相关产业增速(表11),相比较旅游相关产业,旅游综合服务进入了发展瓶颈期。这与近年旅游市场频频出现“导游事件”有着很大的关系,服务品质不高等有着直接的原因。
△2017年—2019年旅游综合服务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表11)
综上所述,尽管2020年疫情背景下的旅游及相关产业统计数据尚在统计核算中,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的旅游市场复苏情况,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但去年“十一”、国庆“黄金周”及刚刚过去的元旦小长假看,2021年如果疫情没有大面积反弹,旅游业仍将迎来新的爆点!
话题互动
你对中国旅游业产值翻番怎么看?
欢迎在留言区发表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