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绿色发展加速度
原标题:南平:绿色发展加速度
吴柳滔王树瑜 摄
罗光耀唐亚新 摄
唐亚新邵承通 摄
项目强支撑,发展增后劲
16日,位处南平市武夷新区的万达广场店铺认购活动人头攒动,火爆异常。这距离南平万达广场于4月15日开工奠基仅一个月,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南平市对重大项目带动作用的重视与支持。
据悉,2015年,南平市共实施重大投资项目515项,其中在建项目282项,年度计划投资373.35亿元,1-4月累计完成投资129.53亿元;重点工业在建项目71项,年度计划投资87.33亿元,1—4月累计完成投资26.43亿元。
在高铁时代来临之际,南平以项目承载发展。
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实施。地处崇山峻岭中的闽北全力构建“铁公机”畅通的现代立体交通体系。目前,南平市已建成通车6条高速公路,通车里程757公里,居全省首位,今年还将建成京台高速公路南平段和邵光、延顺三条高速公路,新增通车里程175公里,实现闽北“县县通高速”目标。合福高铁即将正式运营,南三龙、衢宁铁路等项目加速推进。
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加快落地。太阳电缆城一期工程、圣农公司浦城及政和新建项目全面投产,万达广场、华电邵武火电厂扩建等项目开工建设。去年产业投资占固投的比重达到59%,今年在建和新开工产业项目284个,计划年内完成投资267.5亿元。
一批特色项目抓紧储备。南平市放开思路、开动脑筋,发挥自身的绿色生态优势,围绕绿色食品、生物工程、健康养生、旅游休闲、养老产业等抓紧储备一批带动力强的重大产业、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等项目。
对项目建设,南平抓好三个环节:一是抓住国家和我省编制“十三五”规划的时机,提前主动对接,有针对性地策划生成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挤入上级规划盘子;二是把项目招商作为一项常态性工作来抓,突出抓好履约率、到资率、开工率,增强项目招商的实效;三是加快项目前期工作,盯紧跟踪促批,强化要素保障,促进项目早开工、早建成、早见效。
截至目前,全市引进总投资2000万元以上的招商引资合同项目598项,总投资额1518.41亿元,占全年任务的50.6%。此外,意向项目98项,总投资447.63亿元。
工业壮筋骨,产业促升级
5月16日,虽是周末,在延平新城太阳电缆城一期项目现场,拔地而起的现代化厂房里,机器不停飞转。
这个目前现已拥有单体建筑面积12.9万平方米,相当于18个国际标准足球场大厂房的企业,为太阳电缆新增了20亿元产能。今年,即便是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其逆势上扬之势也颇为壮观。今年1—4月,太阳电缆产值同比增长36.4%。
“这为我们进军百亿产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该企业负责人介绍说,随着太阳电缆技改项目的稳定推进,延平新城也将建成全省最大的电线电缆专业园。
“工业是南平发展的脊梁和主动力。”南平市主要领导表示。但工业底子相对较薄的后发地区该如何发展新型工业,扭转工业“短腿”?南平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迅速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具体如何运作?增资扩产一批、新建投产一批、重组激活一批、招商引资一批、帮扶解困一批,以项目为抓手,着力培育新增长点,南平做大做强工业经济思路清晰。
做大做强工业经济的第一步是做大规模。邵武市王斌公司原是生产相框、木线条的“龙头老大”。去年,公司投资2.5亿元进行转型升级,专业打造中高档全系列红木家具。在短时间内,便迅速进入红木家具行业全国前三。如今,王斌公司继续投资2.5亿元建设项目二期——市场给出的积极回应,坚定了该公司进一步扩大规模的信心。
王斌公司是南平推进工业企业增资扩产和技改的缩影。去年全市新增产值超亿元企业91家;工业项目投资、技改投资增幅居全省第一。今年1—4月,南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0.47亿元,同比增长8.4%;规模以上工业产值490亿元,同比增长8%。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做强龙头,培育和引进一批体量大、关联度高、能够带动上下游的龙头企业,这是南平做大做强工业经济的发展路径。
今年1—4月,圣农公司产值同比增长15%、南孚同比增长14.3%、欧浦登同比增长37%、王斌装饰同比增长27.4%、武夷味精同比增长18.9%、南纺同比增长19.1%……一批重点骨干企业产能持续扩大,南平坚持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集中集聚培育壮大食品加工、旅游养生、机电制造、生物医药等“5+3”主导产业,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绿色增后劲,农业创特优
为打造武夷食品统一品牌,南平已向国家工商总局申请全类注册“绿色武夷”、“武夷缘”等5大类商标共225件,已核准注册174件。近日,南平市工商局公布了这样一组数据。
商标总量不大,但“武夷”二字格外吸睛。
“注册武夷食品品牌,就是为了保护南平优势食品产业集群。这些集群,拥有较大市场占有率、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更重要的是,都是以本地的‘三品一标’(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地理标志)农产品为主要原料。”南平市工商局负责人表示。
作为我省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和农产品重点调出区,南平在发展农业方面有着生态环境好、资源禀赋足和产业基础实等先天优势。近年来,通过打造千亿食品加工产业,把农产品转化为工业原料,不断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南平在做特做优现代农业的路子上稳步前行。
看中光泽无可比拟的自然和生态优势、圣农集团可追溯“无药残、无农残”产品品质,广州味研生物科技集团来到光泽,应用国内首创的生鲜鸡肉提取技术,从圣农生态鸡中精深提取纯鸡粉、纯鸡膏等精深加工产品。一期工程去年7月投产,产品出口欧盟。
圣农的稳健扩张,以及食品产业链向高端延伸正是南平食品产业快速发展的生动诠释。全市目前已有圣农集团、神农菇业、享通公司等172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和3480家专业合作社,成为农业产业化的中兴力量。
一二三产融合初具规模,让农民更多地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顺昌县张墩村在开发建设中,把农业基地、游客中心、农家乐等串联起来,吸引八方来客;并以精致园艺农业、农民创业园、定制农业为突破,打造农业升级版。
此外,南平市还大力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培育农产品公共品牌、打造适应现代农业的物流产业。
今年一季度,南平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6.19亿元,同比增长3.3%,增幅位居全省第3位。每个县(市、区)集中培育打造一个特色主导产业,初步形成武夷山市茶业、光泽鸡业、浦城丹桂等“一县一业”发展格局。
全力迎高铁,畅游大武夷
5月15日,“武夷书院讲坛”第二场在武夷学院开讲,由台湾知名学者、朱熹第26代裔孙朱高正教授主讲。今年是朱熹诞辰885周年,南平市部署推进朱子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实施保护、学术、传播、教化、交流五项工程,举全市之力打造朱子文化品牌。
合福高铁即将正式运营,南平的旅游业将会是最先受到直接影响的领域。对朱子文化的加速挖掘和发展,是南平市在文化上接轨高铁,丰富大武夷旅游内涵的重要一环。
机遇属于有准备的人。为了迎接高铁时代,南平围绕“进得来、行得畅、容得下、留得住、玩得好、能消费”的目标,锁定“吃、住、行、游、购、娱、学、养”等要素的打造提升,确定迎接高铁时代重点项目141项、总投资1454亿元。
脱胎换骨,南平旅游接待能力全面提档升级。
住的方面,一批青年客栈、家庭旅馆、经济型公寓式度假酒店项目已正式营业,一批酒店宾馆完成改造升级。全市目前已有近7万张床位,能够满足高铁带来的急剧增多的游客需求。
吃的方面,各县(市、区)基本建成一条符合目标要求的美食街(美食城),一批旅游餐饮质量提升项目也已全面完成。
行的方面,南平市已竣工运营8家游客集散中心或游客咨询服务中心项目;增加线路实现高铁与城市交通零换乘,开通14条县内A级景区直通车线路,完善县境内通达乡村游景点客运保障网络,延伸农村客运线路或公交线路至景点。
抓好硬件,软实力也要持续跟进。南平积极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着力开展旅游标准化建设、旅游诚信体系建设、旅游投诉平台建设;在全市推行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和形象系统升级改造,进行标准化管理;开展旅行社资质等级评定活动,推动旅行社诚信经营、优质服务及品牌竞争;进一步提高旅游星级饭店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加快大武夷智慧旅游建设……
合福高铁还未正式通车,大武夷旅游已提前升温。一季度,南平市接待游客586.89万人次,同比增长17.2%;实现旅游收入77.02亿元,同比增长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