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古城的水傍街,街依水,顺水便知街何在!

  丽江古城,总能给人一种典雅、清幽的感觉。当你徒步在古城的巷子里时,不仅会看到家家有水,户户有花,还有周围的阵阵歌声,纳西风格的宅院鳞次相比,古老的石桥讲述着美丽的传说……

  始建于南宋的丽江古城,距今已有800年。历代均为滇西的政治军事重镇和纳西汉藏等族经济文化交往的枢纽。丽江世袭土司姓木,纳西族人口中的木老爷,从前就是这座丽江古城中“紫禁城”的主人。

  当你走在丽江古城内,没有束缚,没有制约,她就是以自由开放的情怀紧紧的拥抱着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因为这座古城并不像其它汉族的城市一样,有城必有墙,丽江古城是一个没有城墙的城市。

  有一种说法是因为土司家族姓“木”,把木字围起来就是“困”字——“木公主政丽江,居于城中,皆为木之所属也;如若筑城以围之,岂不成一‘困’字乎?此自取其困,受困久也,必自亡也!望公三思。”但是,这个说法只存在于民间,其实是无从考证的。

  丽江古城不筑城墙的原因与丽江的地理、军事、经济息息相关。丽江土司深得朝廷赏识,可以安心称雄一方,且与邻近的吐蕃、南诏、大理国等地方政权能够和睦相处,没有战乱之忧!丽江古城周边山川相缪,本身就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

  还有太子关、石门关、九河关、瞿塘关等关隘的存在,整个丽江坝子都处于易守难攻的天然屏障中,官兵几乎都驻守在各个关隘,并不需要在古城一带建筑围城。

  何况丽江古城也并非一直都没有围墙,在“土改归流”之后,曾有流管以府署为中心重新建造城墙,但为了方便来往商旅,不久即拆除了!而且丽江古城并不是统一按照方案建立的城池,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村落连缀在一起形成的,自然没有城墙。

  在古城中心留有方形广场,称“四方街”,几百年来,四方街是滇西北最大的贸易集市,直到现在也是丽江古城的中心!以彩石铺地,清水洗街,日中为市,薄暮涤场的独特街景而闻名遐迩。其四周6条五彩花石街依山随势,辐射开去,街巷相连!

  据乾隆《丽江府志略》记载:“商贾之贩中甸者,必止于此,以便雇脚转运”。可见四方街在当时是最主要的经济枢纽,不筑城墙更符合商业中心开放的特点。

  传统的古城一般规划的方正严整,而丽江古城却体现了一种自然之美,街巷随着地势和水势高低曲直而延伸。城内最长的街道七一街就是顺着中河延伸而形成的,新华街、光义街则是沿着西河形成的;新义街、五一街则沿东河形成。

  有水就有桥,如今在丽江古城水系上有354座形态各异的桥,古城里的桥大多为石桥,但也有少部分用厚木板架成的。当然,不论著名与否、什么材质,都在古城里起到了迎来送往的连接作用。

  在纳西民众的观念中,丽江古城是一个开放的村庄集镇,它与每一个纳西族人的生活密切相连,一道道街巷仿佛将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聚拢在一起,一条条河流孕育着这个城镇最古朴的文化。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于原作者,仅做学习交流使用,不做商业用途,如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删除,谢谢!】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