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

  针对乡村旅游业发展的现状,以及乡村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的问题,联系乡村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就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政府在乡村旅游业发展中职能的发挥以及乡村旅游资源的整合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具体的对策建议。

  一、多渠道引进资金

  (一)财政投入政策

  各级财政要不断加大资金投入,通过财政贴息、贷款担保和补助等方式,引导和支持乡村旅游业的加快发展,重点支持已有特色项目的改造提升,培育新的项目。设立专项发展资金,将专项资金用于;一是用于乡村旅游点,如“星级农家乐”的认定和资金奖励;二是用于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资金补助,如项目资助或贷款贴息;三是用于加强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和休闲农业促销宣传、形象推广、市场开拓等工程;四是用于乡村旅游专项人才培训培养。

  (二)税收政策

  对从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开发,农业产品开发,农业旅游、森林旅游、休闲度假、生态旅游及其它休闲农业资源综合开发项目建设的企业,实行税金减免政策。对于一般性的投资项目,推行减税制度;对投资额较大的休闲农业项目,可以在一定年限内免征投资者的各项税费,在一定年限以后减征其税费。

  (三)融资引资政策

  旅游是资本有机构成较高的行业,单靠政府以及农民农业自身很难完成乡村旅游的区域化发展。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应加强招商引资,积极打造融资平台,开辟贷款绿色通道,努力为参与休闲农业经营的企业和个人解决资金不足的瓶颈。制定政策,鼓励化会闲散资金投入到乡村旅游的开发和经营中去,政府要对有发展前景的乡村旅游项目给予资金上的扶持和利率上的优惠。

  二、加大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旅游资源是吸引旅游者到旅游地旅游的首要要素,但是旅游地配套的基础设施,也是提高游客满意度,进行二次旅游的重要要素,近几年,乡村旅游业快速发展,但是配套的基础设施还跟不上乡村旅游发展的速度,导致旅游者满意度不高,为了更好的满足旅游者的需求,政府及各级主管部口要重视对旅游配套基础设施的改善,应该不断的完善和健全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的配套项目的建设。

  (一)改善道路交通

  打造乡村旅游“绿道”、“慢道”和“自驾车风景道”体系,完善城乡旅游交通功能,提升公路旅游交通,购置旅游观光车,开通旅游专线,尤其是针对休闲农业的乡村旅游专线。城市交通向周边园区和景区蔓延。开通旅游专线,串联城区和周边主要景区、主要都市农业休闲区、串联旅游景区的公交线路与部分景区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免费。加快推进生态廊道建设。借助交通道路和生志廊道建设以及新型社区建设,注重两侧城乡风光的景观效果,使其相互衔接,增强视觉美感,将其打造成景观廊道。

  (二)改善旅游住宿条件

  重点改造和提升休闲农园,确保休闲农园拥有高档套房、标配,硬件设施达到星级水平;形成"一村一品"农家乐示范户,每家农家乐硬件实施要符合相关评定标准。根据实际情况,除了农家乐外,在农庄农园内还可建设4种类型住宿设施,如民居客找、乡村酒店、水上俱乐部、田园度假村,其内容如下:民居客栈,以农家乐服务接待设施的完善为主,包含农家乐、渔家乐等设施;乡村酒店服务于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乡村酒店,设计为具有乡村文化榜色的中高档住宿接待设施;水上俱乐部作为高档接待设施建设,俱乐部特色主要体现运动休闲及水域商务休闲;建设一批既有家的温暖又有宾馆的优越的田园度假村,除了供业主使用外,还可以委托管理方经营。

  (三)加强对乡村旅游行业的监管

  进一步规范旅游行业的监管力度,化化乡村旅游服务软环境,大力开展旅游服务行业技能培训,抓实旅游企业的服务培训提高工作;做好星级酒店复核申报评定工作,抓好宾馆酒店的管理工作;督促旅游景区进一歩提高文明服务、改善环境面貌、整顿旅游秩序、提升服务质量、提高队伍素质,抓实文明风景旅游区管理工作;设立旅游投诉电话,处理旅游投诉业务,抓实旅游行政执法工作。完善旅游安全制度,定期牵头文旅、公安、安监、消防、民宗等部口,在春节、“五一”、“十一”等节假日前,对景区景点、宾馆酒店进行旅游安全综合检查,抓实旅游安全管理工作。

  三、进一步加快旅游景区资源整合

  首先,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景区的运行面临竞争不断加剧,以往功能单一、经营规模较小的旅游景区面临着较大的竞争压力,整合旅游景区资源促进做大做强是提高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针对部分旅游景区在产品开发方面只考虑自身需求,导致旅游产品出现区域内同质化严重的问题,管理人员应下大力气进行资源整合,消除内部同质竞争的问题,借鉴天目湖旅游度假区的管理模式,考虑成立大型的现代旅游发展集团公司,通过旅游集团公司进行资源整合,实现旅游集团内部统筹兼顾发展格局,消除内部不合理竞争,充分发挥整体优势和集聚效应,形成独特的旅游产品品牌。小型旅游景区要通过推进合作社或以业入股成立公司的形式,实现资源有效整合和运行机制的创新,促进旅游景区壮大主体,提升对外的影响力和防范风险的能力,实现多方共赢,共同发展。

  其次,进一步加快已有的旅游景区转企改制步伐。针对旅游景区发展速度较快、产品经历的培育期和成长期较短、运行管理机制还不够完善的问题,特别是政府主导建设和管理的旅游景区,政府管理要放手,充分发挥旅游景区企业的积极因素,按照现代管理制度改造旅游景区管理机构,尽快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运行机制,逐步形成良好的内部激励机制,不断吸引优秀旅游人才,提升旅游景区运行管理的水平,促进旅游景区健康稳定发展

  四、提高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素质

  第一,乡村旅游起步比较晚,专业的旅游管理人才不足,乡村旅游行业内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技能跟不上乡村旅游发展的速度。因此要建立旅游管理的人才库资源,大力培育高素质的乡村旅游管理和工作人员。乡村旅游经营与管理需招纳涵盖农业、生态环境、旅游、休闲、游憩、文化、动植物、管理、经济等多学科知识的专业人才,以及多学科融合的复合型人才。各级乡,村旅游主管部口要积极做好基层人才的培养,将人才培养纳入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计划中,提高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准。

  第二,对精品休闲农园(农庄)、农家乐等管理人员重点开展政策法规、宏观管理、发展理念、农业创意、信贷融资、生产安全、综合服务等知识培训。对于导游和景点服务人员等,开展专业技能的培训,提升管理服务的水平。通过开办培训班、研讨会等,创新服务方式和服务理念,不断提高经营管理者的服务水平。建立相应的信息库,实现人力资源的信息化管理。同时定期举办不同级别的人才供求交流会、洽谈会,为人才流动创造条件。

  五、专项突破

  发展旅游这一专项旅游产品有其机遇和优势。休闲旅游产品专项突破要借助外部有利时机,主动出击先做持色品牌,获得市场的初步启动与一定范围的知名度,然后以此进行旅游产业的全方位转型与升级,整体加以带动,全面予以提升。旅游产品规划和开发方面一定要突出产品的体验性、复合性和品牌性。首先,产品的体验性要强。旅游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体验式旅游形态,具有此类需求的旅游者希望通过积极主动地投身于旅游活动中,获得更加深刻的旅游体验,达到的效果。其次,复合性强。功能单一的旅游产品已不能满足日益提高的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要集观光、休闲、文化、体验、养生、娱乐等各种功能于一体,打造复合型旅游产品。再次,品牌性强。旅游品牌效应在市场营销中起着重要作用,的旅游发展要率先形成自己的品牌,从而占据有利的市场,结合当地的旅游资源,打造出特色温泉游、运动健身游等康体旅游品牌。

  六、产业集面化

  在需求持续扩张、技术不断进步的时代背景下,产业界限开始模糊,产业融合加快,促使旅游业与多个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了多业共生、混业发展的集团化模式,诞生了许多新型旅游复合型业态,房地产业和旅游业这两大产业在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也呈现强合创新的趋势,一方面,度假旅游的兴起使得旅游区的短期或长期居住消费比重不断提高,从而引起大量旅游区地产项目的租赁或购买需求。另一方面,我国传统房地产业竞争日益激烈,在国家政策的严格调控下,房地产业面临业态的创新和转型,而旅游概念的引入作为提升项目附加值的重要手段,已经引起房地产企业的高度重视。因此,旅游和地产两者的结合是目前许多旅游地产业集团化的主要表现。

  对于而言,旅游地产也将是推动旅游的有利工具。首先,旅游的休闲性、度假性和体验性决定了居民旅游对居住、休闲项目等配套设施的需求持续增加。其次,现在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旅游+地产"的开发形式。公司集团将旅游形式很好的与地产结合起来,为前来休闲度假的游客提供了一系列可供选择的形式,如温泉养生、运动休闲等。这一产业集中模式有利于更好地服务游客,延长旅游逗留时间、刺激旅游消费、增加旅游收入。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