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目的地声景观运用初探
声音是人通过听觉系统感受和分析引起的感觉。Soundscape,声景观,由“sound”和“landscape”组合而来,指的是特定场景下,个人或群体所感知、体验及理解的声环境。旅游场景中的声景观主要指在一定环境中,通过听觉捕捉到的景观,强调符合人们听觉审美的声音单体或声音单体相互组合形成的重要的景观吸引元素。
早在上世纪60年代末,R. Murray Schafer教授创建了声景观(soundscape)理论,该理论首先在向来推崇“安静环境”的加拿大发展起来。而后,城市景观设计浪潮在英国、日本、法国兴起,声景观在这样的背景下受到各国的重视,人们开始研究如何利用声景观来控制城市噪音或构建良好的城市声环境。在我国,声景观陆续进入生态学、历史地理学、心理学等研究领域,并形成一批高价值的研究成果。如,李国祺建立了福记声音博物馆,该数据库分类收纳了上千种声音素材;李鳞探讨了声景观在城市滨江景观塑造中的功能特性与设计手法;张超提出利用声景观的情感功能和叙事能力创作城市形象电视广告;薛艺兵将声景观理论与音乐地理学结合,提出“流动的声音景观概念”等。
在旅游学研究领域中,杨玲玲等探析了声景观的游客主观评价差异,王义彬等研究了声景观在本真性旅游体验中的建构,虽已有一些成果,但声景观在旅游景观设计与实践、旅游资源分类评价标准等方面还缺少相应的研究成果。在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17)(2003年制定,2017年修订)中,对旅游资源的把握主要还是基于可视的物理或空间因素,声景观类资源未被明确提出,主要包含在“非物质文化遗存”和“岁时节令”等明细条目中。实际上,除却“绝对静止画面”,声音作为各类物理运动伴生的信息是广泛存在的,在旅游活动中也经常具有重要意义。在特定情形中,一些目的地与声音之间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例如苏格兰之与风笛声、海岛度假地之与海浪声等。
一、自然环境中的声景观
声景观同一般旅游资源一样,也大体可分为自然环境声景观和人文活动声景观两大类。在自然环境中,声音是人们认识自然环境,进而利用自然环境的主要知觉维度之一。潺潺流水、呦呦鹿鸣,为古代人们指引优质的生存环境或者资源,今天也仍然是受欢迎的旅游吸引物。我们创造了描述优美和凶险的不同的词汇,如莺歌、虎啸等,以及想象中的龙吟。海洋、戈壁等较大尺度的自然环境板块,对应了典型的声景观。对于农耕居民而言,安静、熟悉、可控的声音往往带来安好的处境,鸡鸣犬吠、蛙声虫鸣、燕子呢喃,是人与自然和谐交互的美好生活状态。中国人还创造出“幽”这个词描述安静美好的声音状态。
戈壁大漠的风、江河泉瀑的水、森林湿地的鸟、海岸的波涛、都市的喧嚣和乡村的宁静,不同的地方,声音伴随着其他物理性征,共同成为该地的基本特征,也成为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的组成部分。城市的“声污染”早已为人们所认识。“声污染”与“声景观”构成了乡村旅游的重要“推拉力”。
二、人文活动中的声景观
在人文活动中,声景观又可以分为社会生活声景观和艺术创造声景观两大部分。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产生、发现、认识、掌握了各种声音现象,其中一些成为具有高辨识度的地方文化特征或者符号。在乡村,传统农耕、拉纤、建筑工作使用的呼喊声记载了劳动的历史以及人们对“节奏”的运用。在城市,商家的叫卖、车辆的鸣笛(响铃)、店铺的音乐(广播)……这些市井的喧嚣与烟火气成为城镇聚落生活的基本特征。
音乐的起源极早,人们将生产生活中的情感以声的形式(旋律、节奏)展现出来,形成历史悠久的艺术创造。中国各地发展出极其丰富的音乐、戏曲和曲艺艺术。如各地民歌民乐来源于各地生活,带有深刻的地方特征烙印:草原牧民的歌声和乐器如草原一般,或辽阔舒缓,或大气磅礴;南方的越剧和评弹则如江南水乡一般,或清新明亮,或精致婉转;陕北的信天游与黄土高原风貌浑然一体;西南的众多少数民族民歌与绚丽多姿的自然人文景观相辅相成。
语言是地方声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方言加上地方性格,使得语言具有强化地方特征的效果。中国北方人的豪爽、南方人的温婉,都可通过语言表现出来,这也是旅游者文化体验中的重要内容。我们能够想象“好客山东”“诗画江南”品牌中蕴含的场景,一定包含了特定的人的语言和行动风格。
三、声景观利用的价值和困境
对声景观利用的研究相对较少,而其突出价值在新的条件下更加值得重视。
第一,完整性和精神性。对声景观做有效认知和利用,是地方(目的地)旅游资源特别是遗产资源保护完整性的要求。地方生产生活中的声景观,连同地方语言、戏曲、音乐等,来源于并进一步强化了地方自然与文化背景特征,东北的二人转、北京的京腔京韵、黄土高原的信天游、西南少数民族的山歌、内蒙古草原的马头琴乐曲等,都与地方视觉景观浑然一体,与地方自然与文化系统不可分割。尤其音乐,是人们抒发情感的升华方式,如《礼记·乐礼》载“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因而其在旅游体验活动中更加具有视觉等其他感官所不具备的情感激发和传播功能。
第二,辨识度与传播性。听觉是仅次于视觉的人感知世界的重要方式,在一些领域,听觉与视觉各有所长,相辅相成。声音传播的距离较长且不受直线束缚,可使人们“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独特的音色可使我们辨别不同的事物,乃至人的性别年龄性格等特征。由远及近的驼铃声将我们的意识带到西北大漠的古老商队,一曲悠扬的马头琴曲把我们的意识拉到大草原,评弹则将小桥流水的画面烘托出来。声音不占用实体物质空间,使得目的地营销信息可以以更加灵活的方式充满市场。声音信息不仅具有地方特征,往往还附着以时间特征,具有时代感或历史感。例如西方音乐显著地划分为文艺复兴、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等不同时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也承载了特殊的历史文化信息。有轨电车的声音则是部分中国城市的特殊时代记忆。
第三,遗产性。声音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为重要的存在形式。许多地方(目的地)重要的自然与文化信息仅以声音的形式存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所定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五大类,其中前三大类均与声音高度相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规定的内容也大体如此。换言之,忽视声景观,必然使地方(目的地)的文化遗产内容和价值大为减损。
由于声音的“无形”的特征,长期以来缺乏稳定可靠的保存载体和传播媒介,声音信息非常容易在历史的长河中丢失。这使得声景观的保护和利用面临着很大困难:大量的内容缺乏系统的研究、整理和保护,众多音乐、语言、生产生活声景观、传统仪式、口头知识和艺术等已经失传或正在失传。又由于声音不够“直观”,在相关技术逐步发展起来的今天,声景观仍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四、对未来工作的建议
首先,应充分研究声景观,将代表性声景观列入旅游资源名录,加以认识、保护和利用。除进一步强化“非物质文化遗存”和“岁时节令”等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外,还可将“典型声景观”(如评弹、马头琴、广西山歌等)作为有直接吸引力的重要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利用,而不是简单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保护起来。与之对应,应重视“声污染”以及破坏声景观的现象,在乡村、森林、度假区等,除一般意义的噪声控制外,要将美好的声景观体验提高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来。
第二,重视和引导声景观的创造。在历史形成的声景观的基础上,可进一步研究、整理运用和创造新的声景观,除自身的文化经济价值外,声景观还能够配合其他元素,共同创造高水平的旅游体验,打造高质量的旅游目的地。《印象·刘三姐》开创了大型山水实景演出的先河,成为与桂林山水交相辉映的中国旅游知名品牌。改编自湖南地方花鼓戏《刘海砍樵》的《天门狐仙》,使游客对张家界自然奇观的感受又增加了人文体验的深度。民谣《成都》的传播,使成都“意外地”获得了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提升。我国的民间传说、音乐、仪式等,是旅游目的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与灵感源泉。我们一方面要做好目的地的大尺度声景观规划和建设,另一方面要鼓励景区和度假地创新设计微观尺度的声景观。
第三,要将以人为本和科技赋能结合起来。艺术来自人民,人民的生产生活实践是创造美好声景观的源头。游客体验到的“地方”应该是“活着”的地方,生活着当地居民,而不只是固定的山水和建筑。除了我们一直强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工作外,还应进一步鼓励和创造条件,使普通大众将传统风俗和仪式更加自信、完整、可持续地传承下来。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移动自媒体平台正展现出惊人的传播力、群众性和创新性,各地政府可以采用资助、奖励、竞赛等方式加以引导,使其在声景观创作和传播中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国家和各地文化部门也应推进重要声景观和相关遗产的数字化工程。
声明: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若有疑问请联系本后台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