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局者”贝聿铭如何“操控”了中环最强风水局?
2019年5月16日,享誉世界的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去世,享年102岁。
有人说,贝聿铭用他的三角几何图案和对光线的敬畏,为世界建筑送去了无数灵感。
而这些包含三角几何图案的经典之作,包括了法国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也包括香港的地标建筑——香港中银大厦。
贝聿铭曾说:最美的建筑,应该是建筑在时间之上的,时间会给出一切答案。虽然在众多贝聿铭的作品中,香港中银大厦可能并不会第一个被提及,但对于香港而言意义重大,而他设计的香港中银大厦也成为香港中环风水最大的搅局者,至今为港人津津乐道!
由于资金有限,而且在当时的中英时局,中银独特的设计虽然节省了大批成本,但由于其特殊的外性结构,引发了各方讨伐。香港公众仍认为大楼外形像一把尖刀,会招来厄运。中银的高层视外墙铝条呈“X”形状为死亡象征,中银的建筑外形犹如一柄三棱钢刀,更吓得汇丰银行和当时的港英政府不知所措!中银大厦的拔地而起更是掀起了上世界90年代最为经典的风水大战!
香港中环风水大战
从风水上来看,作为香港财富代表的香港中环之所以发达,全仗维多利亚港这个聚宝盆!而维多利亚能够成为香港的聚宝盆,也得益于有意无意的风水布局。
香港岛的水从珠江流下来,经过汲水门、从大口进入维多利亚港,再经观塘蓄水口,再流入鲤鱼门,最后还有个东龙洲挡住,让它不那么快流走。急水入,缓水出,水便在中间两个转弯处形成了两个“曲水聚宝盆”。风水学上称为“九曲来水”乃有情水中的至上格局。
其中,从鸟瞰图看维港的南北两岸,尖沙咀是凸出的地形,而中环则是下凹的地形。尖沙咀为环弓,中环是反弓格局。在环弓的一面尖沙咀自然受聚宝盆的财气赚的盆满钵满,但是对于处在反弓方面的中环想用住九局来水的财气是需要在城市风水布局上下一些功夫的。而知名的汇丰大厦、中银大厦、长江实业大厦全部在反弓格局的中环位置。
1)汇丰银行两步“斗三煞”
商业大厦要风生水起,必选“斗三煞”,尖沙咀带来的这股超级煞气,冲旺了整个中环,然而商业主体建筑面对这么强的煞气,该如何去跟它斗?
在整个中环,香港汇丰银行大厦,是唯一一座选择与尖沙咀“三煞位”正面交锋的商业建筑。
如何才能避免这份煞气呢?汇丰银行做了两件事,一是在汇丰大厦和中环码头之间建了个摩天轮,这个如何去煞的呢?在风水上这叫风水轮,在灵龟左肩上建造一个风水轮,可以把对面的煞气遮挡,起到化煞避凶目的。此外,在汇丰银行前面再建个公园种植了茂盛的树木来进一步缓冲煞气。
将煞挡住了,下一步就是如何聚财?因此,汇丰银行又做了另一件事:骑龙格。首先,在汇丰的楼下摆放了两头狮子,对这股气进行锁住驯服。这两头狮子便是香港闻名的两只雄狮 --- “史提芬” (Stephen)和“施迪”(Stitt)。其次,汇丰银行将数千平方米的一楼,完全放空,关键是连门都不做。让煞气直冲而过,仅用了两条手扶梯去吸纳这“万钧之力”的一点点煞气。
汇丰大厦用来面对尖沙咀的,其实是后门。当煞气从维多利亚港直冲过来,在汇丰一楼明堂穿过,整座汇丰大厦直接骑在这条“万均之龙”的身上!在风水学上称之为“骑龙格”!
2)中银一出,谁敢争锋!
1982年,据称当年港英政府将中环位置极小,交通较差的一块地卖给,且当时中行的建筑预算也只有1.3亿美金,但是中银大厦的设计师贝聿铭从结构入手却出色的完成了这个伟大工程,在香港立起了当时的亚洲第一高楼,并且成为近30年来,在香港中环风水之战中的最强搅局者。
传闻中银大厦落成不久后,在任港督就因心脏病暴毙,后面的两任港督也在后来几年中大小手术不断(当然只是传闻)。直到97香港回归,特首董建华死活不肯住进礼宾府,也直接公开原因就是风水问题。
那么被另一面刀刃直指的汇丰银行,这可吓坏了汇丰。1990年中银大厦建成后不久,汇丰银行的业绩突然下滑,股价也随之大跌,远在英国的汇丰总部都受到香港股价的影响。汇丰高层紧急请来风水大师,以做应对!
第二年,汇丰大厦的顶楼就架起了两门长达17米的大钢炮抗煞,直对中国银行。为何是炮呢?取火克金之意,你三刃钢刀不是金吗?我就用大炮火来克你。
从此,这个毫不避嫌直来直去的“刀炮对战”,都被香港人乃至全球华人津津乐道!另外,汇丰银行的大炮还发生过一件搞笑的事情。不知道哪一年刮台风,把汇丰楼顶的大炮给吹歪了,炮口对准了渣打银行。渣打银行的高层给吓了个半死,一纸律师函发往汇丰银行,要求限期改正。
四面环盾,李嘉诚成功聚宝
此事刚刚停歇不到4年,李嘉诚的则希望在中环兴建总部大厦。1994年港督会见李嘉诚,将一块“风水宝地”批给了他。这块宝地在哪呢?就在中国银行和汇丰银行中间,从风水角度来说,这个位置既要接受中银大厦的“杀气”,又要抵挡汇丰大厦的两尊“大炮”,可谓是最差的位置。
经过多方风水师的建议,有“设局对战”也有“保守自保”的!最后,在其御用风水师陈帅佛的建议下运用了“四面环盾”的自保方案。
长江实业大厦设计成四面环盾,并且外部全部用了防弹玻璃!外观密不透风如同堡垒,以四平八稳之势“抵挡”了中银的“刀砍”和汇丰的“炮轰”的外部伤害。
长江集团大厦的总高是283米,高出汇丰银行179米,同时故意比中行略低20米左右!巧妙地避开了“刀炮”相对的位置。
据长实大厦的总设计师西沙佩里透露,大厦的高度是李嘉诚订下的,“要高过旁边的汇丰银行,但要矮过另一旁的中银大厦。如果在中国银行及汇丰银行的最高点划一条斜线,长江集团中心就在这条斜线之下。”刚好符合风水学中“宁让青龙高千丈,不让白虎抬头旺”的说法。
在风水说上原本是一块“死地”的长实大厦,经过风水师的规划,成为了一块风水宝地,长实大厦更是成为李家的“聚宝盆”。
三栋大厦伫立在寸金寸土的中环,除了成为中环的地标性建筑,其中的风水含义更加充满了香港特色。
故事还没完,在中环这块风水宝地上,聚集了诸多世界500强企业的总部大厦。可从1990年中国银行大厦建成之后,便成为整个中环商业大厦的最强搅局者。无论任何一栋在其附近的大厦,在设计上都要煞费苦心,考虑如何不受其钢刀煞的影响!
花旗摆开迎送合局,任你宝刀回鞘
花旗银行的地理位置,也是距离中行大厦最近之一。所以,在大厦的设计上,最头痛的也是要如何避免中银这柄钢刀带来的煞气?
花旗银行在建筑外观的大局设计上运用了两个风水原理,成功避开中银锋芒。迎送合局:中环和尖沙咀那是属于地形上的,而花旗与中银的则是属于建筑上的。那么再加上呼形喝象,也就是中银是一把钢刀,凸出的刀口对着花旗,而花旗则是一个下凹的刀鞘。这样一来,花旗银行巧妙的把原本锋利的钢刀煞,变成了“宝刀回鞘”的迎送合局了。
其他还有香港远东金融中心,不仅采用四面环盾,而且干脆把自己做成一面大铜镜。铜镜在风水中是最常用的道具,用来反射一切煞气。颇有:“爷我一身反伤射甲,砍我?老子反死你!”
香港集团大厦则选择将大厦设计成钢铁铜柱的外形。看这两个小钢铁侠,颇有“来吧!老子刀枪不入”的阵势!
贝聿铭和中银大厦背后的故事
讲完了香港著名的中环风水大战,我们来看看这个最大搅局者(中银大厦)设计背后的故事。
两年前,在贝聿铭先生一百岁生日之际,港媒曾经专访了包括他儿子贝礼中以及一些建筑学者,揭露了这座香港地标建筑设计背后的故事。
据香港头条日报文章称,当年,这座亚洲最高建筑物备受争议,时至今日,成为香港最具标志性的建筑物之一。贝聿铭参与设计这座建筑,与贝氏家族和中国银行的紧密关系不无关联。
资料显示,贝聿铭1917年出生于广州,其祖辈为吴中的名门望族。作为中国银行行长的父亲贝祖诒,带着全家到了香港,后来到了上海。而跟同龄的贝聿铭,先后为中国银行在香港及北京兴建银行总部大楼,贝聿铭的小儿子贝礼中也参与了中银香港新楼的兴建及旧楼的复修工程。
可以说贝聿铭的一家与中银香港渊源颇深。不过直到贝聿铭人生中的第65个年头,中银大厦才真的走进了他的生命中。
港媒资料显示,1982年,中国银行派人到美国拜访贝祖贻,请求他让儿子贝聿铭为中银香港建设一座新楼。
贝礼中回想起,当贝聿铭刚完成在北京的香山饭店项目后,他们随即投入中银的项目,并在同年于香港举行首次会议,贝聿铭接受了项目,并视察场地,他们回到纽约,开始着手设计,父子俩感到颇为兴奋。
但是,中银大厦是一个很具挑战性的项目。
就地理位置来说,中银所买下的地段位于当时香港商业区的边缘,土地狭窄,而且三面都环绕着高架桥,海景受到阻碍,还位处斜坡之上,位置不便。加上中银总部只愿出资10亿港币(1.3亿美元),跟刚在附近兴建的汇丰银行总行大厦拥有的十亿美元建造资金相比,可谓相形见绌。
而当时香港的政局,也让贝聿铭备受压力,中银大厦俨然将成为现代化中国的重要标志,中银与汇丰两座大厦之间,似乎传出阵阵火药味。
虽然中银的位址选在飞机飞行航道外,无须受高度限制,但他们仍要克服香港台风多、风力更比纽约大两倍的挑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贝聿铭没有急着开始设计,而是先跟政府换地,以原定地皮的一角换另一角,让场地变成更易处理的平行四边形。
而针对资金有限问题,贝聿铭从结构入手,尽量有效节约。
一次,贝聿铭跟儿子贝礼中商量大楼结构时,说着说着,贝聿铭就画了一个正方形,并画上对角线以分成四个三角形。
他提议贝礼中把四组三棱柱、顶部呈锥状的实物做出来,然后他随意上下滑动三棱柱,令这几个组件呈节节上升的形态,贝聿铭将它比喻为竹,寓意生机茁壮、节节向上。
就这样,中银大厦独特的设计诞生了。
为了将构想实现,他们和工程师以支架把承重都转移到四个角柱上,受力分散后,建筑物内部可以无须支柱,就像一张四脚椅子;加上他们创新地以混凝土代替传统的焊接,固定各结构组成部份,使得钢材使用量降低至香港同等规模建筑的一半,大大降低建筑成本。
贝礼中坚定地说:“我们常想,一座建筑物的设计如果够强够好,当地人会受到感染,不再坚决反对。当中银建成时,它已获正面评价,因为公众看见这幢建筑物之美,和发现这设计在香港是合适的。直至现时,中银大厦在全球中也是杰出、非凡、强势的建筑物。”
的确,中银现成为香港地标,也令不少香港人感到自豪。而对贝礼中而言,中银是他在建筑生涯中的第一座摩天大厦,也是他认为最重要的、最自豪的工程项目。
每当谈起父亲,贝礼中眉宇间总是显露着钦敬。
生于建筑家庭,并跟随贝聿铭工作十六年,他坦言父亲对他的影响至深:“他是我生命及事业之中最重要的人,我从他身上学到作为一个专业人士,应该如何处事为人,如何处理设计,如何与其他人共事,如何做到谦恭有礼……他影响了我作为建筑师的志向、目标及价值观,为我设下了一个良好的模范。”
在当代建筑大师之中,美籍华裔的贝聿铭享有尊崇的地位。他的“鬼斧神工”在世界各地留下标记,包括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法国巴黎罗浮宫金字塔、香港中国银行大厦、苏州博物馆新馆、澳门科学馆、香山饭店、肯尼迪图书馆等等,这也让他荣获了有建筑界诺贝尔奖之称的“普利玆克奖”,为华人在建筑界立下丰功伟绩。
本文由新浪港股综合自香港传真、知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