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乐山市市中区委书记陈有波:从“旅游城市”到“城市旅游”,打造“四川旅游首选地

  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

  乐山大佛所在地──乐山市市中区地处乐山经济、文化、政治中心,古称嘉州,缘起三千多年,名胜古迹甚多,区位优势明显,水陆交通便捷,古今皆为游客流连忘返之旅游胜地。

  ▲乐山发展欣欣向荣(李昕峰)

  如何从“旅游城市”优化为“城市旅游”?这是乐山市市中区正在“破题”的关键所在。乐山市市中区委书记陈有波在接受四川发布记者专访时介绍,围绕乐山建设“四川旅游首选地”这一奋斗目标,乐山市市中区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扎实做好“扩容提质、景城一体、全域旅游”三篇文章,努力建设旅游强区。

  ▲陈有波调研绿秀嘉州建设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乐山是全国著名旅游城市,市中区境内景点数不胜数,乐山大佛更是一张王牌,面对如此好的资源,如何打好组合拳?

  乐山市市中区委书记 陈有波:市第七次党代会以来,乐山市委提出了建设“四川旅游首选地、绿色转型示范市、山水园林宜居城、总部经济聚集区”四个定位,把建设“四川旅游首选地”放在首位。市中区委、区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总体发展思路,坚持把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主要途径有以下三个方面。

  加快推进景区扩容提质。2016年9月,市委决定调整市中区、大佛景区行政管理体制,由市中区委书记兼任大佛景区党工委书记,市中区区长兼任大佛景区管委会主任,目的是为了解决资源割裂、规划脱节、管理缺位等问题。作为全市“一带两核九组团”的“两核”之一(峨眉山景区、大佛景区),乐山大佛景区按照打造“佛国乐园”的定位,策划生成了“立体礼佛”计划、“夜游三江”、南游客中心、拜佛大道等景区扩容提质项目。

  加快实现景城一体发展。市中区坐落在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交汇处,拥有“三江六岸”以及全国地级市中最大的城市绿心,有着“半城山水半城绿”的天然优势,还汇集三江文化、佛禅文化、崖墓文化、古城文化、美食文化等等,留存着底蕴深厚的历史人文景观。通过实施嘉州绿心公园绿色生态整治、竹公溪流域湿地公园建设、三江湿地公园建设、老城区历史文化保护挖掘等项目,不断提升城市的整体品质和品位,把城市本身打造成为靓丽风景。

  加快拓展全域旅游版图。依托市中区丰富的山水自然风光、本土民俗文化、特色农业产业等旅游资源,深入推进乡村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招商引资、策划包装、完善基础设施条件,打造苏稽古镇、张公桥、嘉兴路等特色小镇、特色街区,大力在中心城区周边乡镇推进海棠香山、归园田居、白象谷、乐山园道等农旅结合项目建设,着力打造一批各具亮点的特色村落,不断扩充市中区全域旅游版图。

  ▲陈有波调研农村生态环境建设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以前游客当中流行着这样一句话:走哇,乐山半日游。大家心里面也形成了“上山不进城,进城不过夜”的心理模式。为了留住游客,市中区在吃、住、行等配套方面有哪些升级措施?

  乐山市市中区委书记 陈有波:客观来讲,由于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不平衡、旅游产品种类单一等问题,外来游客在市中区停留时间普遍较短,消费结构主要以交通、住宿等“刚性消费”为主,娱乐、购物等“弹性消费”占比相对较低。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主要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大要素,坚持统筹规划和统一开发,推动旅游与城镇、乡村融合发展,努力拓展旅游空间,实现以景区主体型向区域综合型转变。

  近期来看,我们大力发展月光经济,通过高标准打造夜游三江、夜游凌云山项目,启动“游城”项目规划,开启了全天候礼佛观景新模式,对上中顺、张公桥等特色街区进行改造提升,对改变“上山不进城,进城不过夜”的固定模式已经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2017年游客在市中区平均停留天数达到2.1天,较2016年提高了0.4天。

  长远来看,我们将持续推进大佛景区提质扩容、凤州岛旅游开发、农业+旅游等项目建设,大力实施绿秀嘉州行动,加快推进城市道路桥梁改造提升工程,着力提升全区酒店品质,大力推进以旅行社、旅游饭店和旅游景区为重点的旅游企业改革,不断丰富旅游业态、改善旅游环境,逐步将市中区建设为游客“来了就不想走”的旅游首选地。

  ▲陈有波讲党课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夜游三江、绿心公园生态搬迁……市中区可谓是大动作频频,是什么样的条件促成了这些项目的落实?

  乐山市市中区委书记 陈有波:市中区作为乐山市实行重大项目“挂图作战”的主战场,2018年全市一共实施35个“挂图作战”项目,其中19个项目在市中区境内,加上市中区本级的28个“挂图作战”项目,2018年我区境内一共47个“挂图作战”项目。

  在保障项目用地上全力攻坚。2017年,我们用三个月时间基本完成绿心公园生态搬迁,共搬迁农户1488户,拆除房屋46万余平方米,为加强绿心保护与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全年完成征地拆迁任务6971余亩(不含绿心搬迁),有力保障了麻浩河环境综合整治等重大项目用地需求。

  在项目资金筹措上广开渠道。以乐山嘉和国资公司为主体,全力打造“1+N”国有投融资平台,嘉和国资公司注册资本金达5亿元,全年融资7.76亿元。新组建市中区城投公司,出资0.98亿元参股乐山大佛旅投公司,并积极推动乐山大佛旅投公司与工银瑞投、国融基金合作,设立乐山大佛文旅产业基金。此外,嘉和国资公司还代表市中区政府出资1.02亿元控股新组建的乐山苏稽新区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为推进苏稽新区基础设施建设、苏稽古镇等项目提供资金和建设保障。

  在政务环境打造上狠下功夫。市中区作为全省首批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的17个区县之一,于2016年底正式启动。2017年市中区在全市率先成立区行政审批局,并率先推出“一窗受理”办理模式,逐步将全区121大项670小项行政许可事项全部划转到区行政审批局,今年4月已全部划转完成,正式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下一步,我们还将以全省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思考研究深化“放管服”改革、营造良好政务环境的举措办法,为方便群众办事提供有力保证。

  在旅游秩序整治上重拳出击。为规范市中区、大佛景区旅游市场秩序,市中区、大佛景区按照“两区联动、属地管理、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工作原则,重拳整治市中区旅游购物市场乱象。全面规范购物市场,严厉打击“不合理低价游”、虚假宣传、拉客喊客、诱导消费等扰乱旅游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从严查处无证无照经营,不诚信经营、价格欺诈等非法谋利行为;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为契机,坚决打掉涉旅黑恶势力和保护伞,严肃查处国家机关公职人员涉旅违法违规行为;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形成常态化监管工作态势,进一步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优化旅游环境。

  ▲陈有波调研市中区河长制工作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在市中区的旅游升级过程中,区委提出了“扩容提质,景城一体,全域旅游”的方针,如何实现?你心目中的全域旅游蓝图是怎样一幅画卷?乐山市市中区委书记 陈有波:主要是从核心景区、中心城区、覆盖全域三个层面着手,不断强化旅游业的主导地位,以旅游业为引领,推动全区产业发展实现转型提质。

  做强核心景区。乐山大佛景区资源禀赋得天独厚,开发潜力大,正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我们将坚持规划引领、项目支撑,扎实推进拜佛大道、南游客中心、乌尤坝禅修小镇、三江环境整治项目、凤洲岛旅游开发项目、龟城山及岷江东岸沿线打造等总投资127.6亿元的大佛景区扩容提质项目,同时狠抓旅游秩序规范、旅游安全管理、服务质量提升,努力实现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粗放低端旅游向精细高端旅游发展。

  做优城市品质。城市品质的提升是实现景城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我们将以乐山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为契机,加快推进主城区断节路改造、致江路大桥新建工程、高速出口改造乐山城区连接线工程等重大城建项目,大力实施厕所革命,打好大气、水、土壤、固废污染防治“四大战役”,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统筹旅游配套要素布局和建筑、景观设计,按照“一街一景”规划打造多彩嘉州,实现景区、城区的深度融合和无缝连接。

  做精全域旅游。充分挖掘和利用市中区丰富的山水自然资源、生态田园风光、特色民俗文化,以“特色小镇、特色街区、特色村落、特色产业”四个特色品牌创建工程为抓手,挑选规划特色小镇3个、特色村落24个、特色街区10个、特色产业40个,着力推进全领域各行业与旅游融合,实现旅游业向观光、休闲、度假复合型转变。主要项目包括总投资26亿元的苏稽古镇和峨眉河流域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全市第一条高标准乡村旅游公路──荔枝湾旅游观光道路,以及嘉州寨子、归园田居、潘家园农场等一批乡村旅游项目等等。

  2017年,市中区委、区政府和大佛景区党工委、管委会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建设四川旅游首选地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市中区旅游的5年发展目标:到2021年,市中区旅游总收入突破360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5%,对GDP的贡献率超过18%,旅游业对新增就业贡献率超过20%;乐山大佛景区年接待游客突破400万人次,景区扩容提质成效明显,旅游产业实现规模化发展,成功创建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届时,两区旅游供给更加多元,旅游业态更加丰富,旅游城市形象大幅提升,旅游美誉度知名度大幅提高,建成核心品牌突出、配套设施完善、环境舒适宁静、服务品质一流的游客来川旅游首选地核心区域。

  ▲乐山大佛(彭科)

  【今日市中区 邀您巡礼】

  ▲凌云西岸古嘉州(李昕峰)

  ▲夜游三江(李昕峰)

  ▲嘉州长卷天街(李昕峰)

  ▲乐山文庙

  ▲小三峡(海歌)

  ▲绿心公园(刘忠俊)

  ▲睡佛(高路川)

  ▲睡佛夜景

  ▲苏稽石桥(高路川)

  ▲夜游凌云山(李昕峰)

  ▲张公桥美食街

  ▲竹公溪(高路川)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何文宗 张钎 照片由乐山市中区宣传部提供

  (来源:四川发布)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