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中国」山东·沂水

  沂水县在中国山东省东南部,沂河上游,是临沂市所辖的一个县。汉置东莞县,隋改沂水县。

  

  在山东省的东南部,一泓清泉仿佛从天上倾泻而下,一路盘山绕谷冲向了八百里沂蒙山区。河流的冲击形成了广袤的平原,一座城市就矗立在这片丰沃的土地之上。

  

  这座城市与这条河流有着相同的名字——沂水,这是世代生息于此的人们将沂水视为母亲河的骄傲所在。因为早在沂水县这个名词出现之前,一段斑驳的历史就开始了。

  远在春秋时期,这片土地曾被称为"郓"。由于战略位置重要,鲁莒齐等国先后以此地为中心发动战争,导致沂水两岸烽烟不停,生灵涂炭。

  然而,一种生长在沂河岸边的植物,却让这里成为了水草丰茂之地,为饱经战乱、食不果腹的黎民百姓们带来了生存的希望。这种水草在古籍中被称为“莞”。在群雄割据的数百年间,沂水岸边郁郁葱葱的莞草成为了当地人养家糊口最重要的生活来源。

  

  这是沂水河对这片土地最早的恩惠。公元596年,在隋朝政府进行郡县制改革之时,因为沂水河纵横县内,这个地方有了一个与他的母亲河相同的名字沂水。

  远眺沂水县城,在河畔的制高点东高岭上一座八角形的古塔高高耸立着,一眼望尽百年,这就是文峰塔。而塔的前身便是为沂水河往来船只指引航道的标志性建筑。

  

  明朝时期,沂水县数百公里外的开河运河航道建成,沂河与京杭大运河连为一体。从此沂河就担负起了沂蒙地区漕运的重要职责。为了方便漕运,明朝时期在沂水县城制高点修建大小两座文峰塔,为漕运船只指引方向。

  

  及至清朝,这里已经形成了千帆竞发、商贾云集的繁华景象。沂水成为了当时沂蒙山区对外联系的最主要通道之一。然而到了清朝末年,随着太平军夺取南京和镇江,漕运航道被切断,沂水持续数百年的漕运史就此画上了句号。

  如今的文峰塔已经落寞而平静。不过这座高塔不仅成为当地的标志性建筑,也成为了沂水县城与沂河相依相生的守护神。沂水县城作为一座千年古城,在经历过数次的荣耀与荆棘之后,正在涅槃重生,奔走在复兴的大路上。

  

  沂水苍苍,这是一片被革命先烈们的鲜血染透了的红色热土。在这片土地上一出出惊心动魄的生命绝响被广为传唱,一幕幕荡气回肠的峥嵘岁月被载入史册。

  在沂水县档案馆中,静静地铺展着一面非同寻常的旗帜,历经岁月洗礼,原来的红色已经褪变成了深褐色。

  

  在旗帜的中间绣着不规则的镰刀和斧头标志。右下角有代表中国共产党的英文名称缩写CCP。这面旗帜就是目前在山东省发现的最早的党旗,没有多少人能够知道,在中华民族解放战争史上,这面已经被珍藏80多年之久的党旗,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两个艰苦卓绝的时期。

  

  1938年4月,侵华日军大举进攻山东。国难当头,山东地区党组织愤而抗争,举起了抗日大旗。沂水县马头崖村的村民刘洪秀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从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干部手中接过了这面一针一线缝制的党旗。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刘洪秀所居住的这个不足200户的小村庄就发展了54名党员。

  在此后的50年里,刘洪秀冒着生命危险,用尽各种方式保护住了这面比生命还宝贵的党旗。1989年,刘宏秀将党旗捐献给了沂水县档案馆,从此,这面党旗和背后的那些可歌可泣的故事,被载沂水的历史,成为了沂水人纪念那段血与火的岁月最好的凭证。

  当年在沂水的土地上发生了无数次气壮山河的殊死战斗,而发生在70多年前的沂水歪头崮战斗就是其中最惨烈的一场。1943年2月26日,日军大举扫荡沂水。亓荣友年仅19岁,是山东纵队鲁中军区二团二连的一名普通战士,为掩护当地群众和兄弟部队安全转移,亓荣友所在的二连面对着几十倍于自己的敌军,毫无惧色的迎了上去。在完成阻击任务后,他们边打边撤,最终撤退到一座300多米高的小山上。

  

  这座小山就是歪头崮,除北面是缓坡外,另外三面全是悬崖绝壁。战斗从黎明打到了中午。亓荣友和仅剩的两名战友弹尽粮绝,抱着宁死也不做俘虏的想法,亓荣友与两名战友纵身跳下悬崖,奇迹般生还的亓荣友后来回到了部队,然而他再也没有等到其他人的归来。

  歪头崮战斗,他的81名老二连战友全部壮烈牺牲。在那场惨烈的战斗之后,长达60年的时间里,亓荣友从不愿意去触碰那段悲伤的记忆。然而,随着身体一天天变差,在风烛残年里再看一眼那些已经长眠于黄土之下的老二连战友,却成了老人挥之不去的夙愿。

  老人的儿子和儿媳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终于寻访到了歪头崮战斗所在地。站在山顶,齐志军和老伴儿久久肃立,这里曾是他的父亲与80多位战友浴血奋战过的战场。

  

  2010年夏天,已经87岁高龄的亓荣友再一次踏上了这片让他魂牵梦绕而又满怀悲戚的土地。时光冲掉了战争带来的伤痕,但是英雄不死,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也被每一个沂水人铭记在心底,从未忘却。亓荣友的后人每年都会来到沂水,代替父亲祭奠牺牲的战友。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这面党旗就如同一种信仰,激励着无数人奋勇向前。而那些早逝的先辈们留下的革命情怀和沂蒙精神,也早已渗入沂水人的血液里,如同沂水河一般流淌不息。

  红嫂是红色历史赋予沂蒙妇女的一个特殊称谓。在那些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无数的沂蒙母亲送子参军,送夫支前。正是她们用柔弱的肩膀同浴血奋战的男人们一起撑起了战争最后的胜利。而红嫂也成为了舍生忘死、无私奉献的沂蒙妇女共同的名字。

  

  1941年冬,日本侵略军调集5万多人对沂蒙山区进行大扫荡。八路军山东纵队司令部侦察参谋郭伍士在执行侦察任务途中与一队日军遭遇,身中数弹倒地。刚刚从山上下来的祖秀莲发现了身负重伤的郭伍士,立即冒着生命危险将他搀扶回家中进行了抢救。在20多天的时间里,祖秀莲宁可让一家人吃糠咽菜,却把节省下的米和面用来悉心照料郭伍士。后来祖秀莲又在机警地躲过日军的多次搜捕后,成功将郭伍士送回部队医院。1947年5月郭伍士复原以后,心怀感恩的他没有回山西老家,而是再次回到沂蒙山区,发誓要找到当年挽救了他生命的红嫂。

  

  功夫不负有心人,1956年,他终于找到了桃棵子村,也找到了救命恩人祖秀莲。后来他正式认祖秀莲为娘,并在随后不久把家落户在了桃棵子村,并侍奉祖秀莲终生,直到他于1977年去世。

  

  祖秀莲只是沂蒙山区众多红嫂中的一员。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当年的红嫂虽然都已过去,但她们身上的那种红嫂精神通过他们的子女一起,她们抚养过的革命后代,薪火火相传,从沂蒙山区绽放到全中国,并释放出永不褪色的光芒。

  据有史记载以来,滔滔不息的沂水曾发生过数十次大水患,给沿岸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

  为了让沂水流域彻底摆脱水灾带来的苦难,1959年,沂水县政府决定在沂河干流上修建一座水库。11月11日,跋山水库正式破土动工,从26处人民公社及县直部门组织的近6万人开赴到了工地,跋山工地上人声鼎沸,铺天盖地的劳动号子响彻云霄,汇集成了一曲激昂的交响乐。仅仅耗时6个月,跋山水库的建设就得以顺利竣工。千里沂河的上游,从此多了一颗璀璨的明珠。

  

  水库大坝如一条长龙横亘东西,锁住滔滔洪水,蓄积碧波万顷,肆虐多年的洪水被遏制下来,并转换成浇灌万顷良田的储备用水,让鲁南和苏北从洪灾区变成了丰饶的鱼米之乡。

  在沂水县有一道菜,美味无比而又闻名遐迩,可是却只有沂水人知道,那是他们过去那些贫苦生活的岁月佐证。

  据说在兵荒马乱的那些年代里,每个村只有一两户稍微富裕点的人家才买得起一条用盐腌制过的白鳞鱼。每当贵客临门,热情好客的沂水人就轮流借来这条鱼,上面摊个鸡蛋饼来款待客人,而客人也知情识趣,只会把带着鱼香味的鸡蛋吃掉,白鳞鱼则分毫不动,以便让主人原样归还。主人与食客彼此间的心照不宣,也为这道独特的沂水菜肴增添了几分纯朴的人情味。

  白鳞鱼煎蛋已经成为了当地的一道名菜,用来招呼四面八方的游客,与这道菜最相配的无疑是沂蒙地区最具特色的主食。煎饼对沂水人来说可算做不二之选的主食。

  在沂水的乡间,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面三条腿的大锅,当地人称之为鏊子,鏊子底下生火上面倒入玉米或者红薯磨成的面糊,用煎饼筢子摊平,只需要简单的几个步骤就烙制出来了。煎饼的香气随着炊烟弥漫到整个村庄,这正是沂蒙山里飘出的古老中国的乡间滋味。

  

  马站镇地处沂蒙山的北端,春秋时期著名的穆陵关就位于此地。在古代赶路的役差商贾都要在这里配备补给。煎饼因为便于携带且保存期长,于是成为了人们的首选食物,而马站煎饼也就此声名远播。

  味道鲜美的白鳞鱼煎蛋配上金黄焦脆的煎饼,是沂水人的标配。如果说曾经的白磷鱼煎蛋代表了苦难的历史,那么现在的煎饼为沂水人带来的正是充满香甜憧憬的未来和那一份难以割舍的乡愁记忆。

  在距离沂水县城西南8千米处的龙岗山山顶,有一处罕见的地底世界。被称为江北第一长洞的地下大峡谷。

  1973年,几名当地村民在龙岗山下打井时,意外的发现在他们打井的位置存在一个巨大的地下洞穴。

  

  经过初步勘测,一条形成于2亿年前的地下奇观出现了。这条峡谷深近百米,两壁如削,宽处百余米,窄处仅可容身。地下暗河漫长曲折,这样奇特的地质景观在中国北方实属罕见。可惜的是,由于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这个惊人的发现没有进行大规模开发。打开的洞口被重新封闭起来。

  

  在2000年之前,沂水县一直是一个农业大县,对于旅游资源的开发几乎是一片空白,县里的劳动力基本都是外出打工。面对这样的困境,被遗忘许久的地下大峡谷又重新回到了沂水。2003年沂水县地下大峡谷在无数当地人的忐忑中开始开门迎客,开业的第一年就接待了来自世界各地100多万的游客,成为了山东省内旅游业界的一匹黑马。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