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中国旅游日” 增强行业发展信心
本文转自【中国旅游报】;
今年的“中国旅游日”活动,安排部署早、涉及内容多、时间跨度长。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要充分利用“中国旅游日”活动这一重要载体,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活动组织工作,努力出新出彩,坚定发展信心,增强市场信心,更好让人民群众领略自然之美、感悟文化之美、享受生活之美
□ 特约评论员 王红彦
5月19日是第12个“中国旅游日”,今年“中国旅游日”活动主题为“感悟中华文化,享受美好旅程”。为进一步提振行业发展信心、增强旅游市场活力、助力旅游市场恢复发展,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开展2022年“中国旅游日”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要围绕“中国旅游日”主题,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推出形式多样的旅游惠民举措。
在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处于高位水平运行,我国本土疫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特点的背景下,今年组织开展“中国旅游日”活动并将主会场设在山西平遥,具有特殊意义。
今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赴山西平遥考察调研期间,在了解晋商文化和晋商精神的孕育、发展等情况时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深入挖掘晋商文化内涵,更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高品质生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对旅游行业来说既是关心鼓舞,更是重要指引。今年“中国旅游日”活动一系列安排就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的具体举措。
自2011年5月19日确立以来,“中国旅游日”见证了中国旅游业发展进程和人民群众的旅游需求变化。虽然疫情的发生使旅游业遭受严重冲击和影响,但是我们一定要看到,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旅游业持续增长、健康发展的基本面不会改变,人民群众强烈的旅游需求不会改变,尤其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旅游业发展的重视程度和帮扶力度持续加大。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和前不久14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对帮助包括旅游在内的相关困难行业渡过难关、恢复发展作出战略性决策和政策性安排,提出了一揽子纾困政策和一系列支持措施。我们相信,只要全行业把相关政策措施用好用足用实,主动作为,携手共进,旅游业一定能实现恢复性增长和高质量发展。
经历疫情的洗礼,人们更加渴望旅游。与往年相比,今年的“中国旅游日”活动安排部署早、涉及内容多、时间跨度长。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要充分利用“中国旅游日”活动这一重要载体,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活动组织工作,努力出新出彩,坚定发展信心,增强市场信心,更好让人民群众领略自然之美、感悟文化之美、享受生活之美。
一是要提早筹划设计,精心组织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和推广行动。文化和旅游部将在5月举办“中国旅游日”主题日、主题周、主题月活动,开展“千号联动”自媒体推广、“万名导游带您云旅游”直播推广、“百万旅游人”网络推广、“亿万祝福”短信推广等四大推广行动。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要按照文化和旅游部统一安排部署,提早筹划,认真组织。针对当前疫情防控形势,要善于依托智慧旅游平台推动旅游走上“云端”、进入“指尖”,打造线下线上相结合的互动旅游体验空间,让广大民众足不出户就能体验我国壮美自然风光和深厚人文底蕴。
二是要落实惠民政策,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旅游业发展成果。经过10多年的培育和发展,“中国旅游日”已经成为具有广泛参与性和普遍惠民性的重要节日。在历年的活动中,各类旅游惠民措施和促销活动是最有吸引力的亮点之一。今年5月,全行业将广泛开展“中国旅游日”旅游惠民月活动,切实让广大民众共享旅游业发展成果,在旅游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各地将结合实际推出包括发放旅游消费券、旅游助老助残、旅游企业促销以及对抗疫工作者、劳动模范等先进群体优惠等措施,并以适当形式对外发布,接受社会监督。与此同时,要大力推动文化和旅游各领域、多方位、全链条融合,为广大游客提供更多质优价廉的旅游产品和服务。要持续开展旅游服务品牌建设和旅游市场专项整治,营造放心、安心、舒心的出游环境。
三是要筑牢疫情防线,为活动开展和旅游业恢复发展保驾护航。在当前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行业恢复发展的背景下,“中国旅游日”活动与五一小长假叠加,一部分地区预计将迎来客流小高峰,对各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出了挑战和要求。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要毫不放松抓好行业疫情防控工作,统筹推进“中国旅游日”活动、疫情防控和行业恢复发展,不断优化防控措施,提升科学精准防控水平,保障旅游场所安全有序开放。社会公众更要密切关注国内疫情动态和中高风险地区变化情况,不要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旅游,进一步提高自我防护意识,自觉遵守查验健康码、测温、戴口罩等防控要求,确保出游安全。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