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沿线旅游景点持续升温 文化遗产咋保护

  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下,丝绸之路沿线文化遗产知名度逐渐提高,丝路沿线旅游也出现持续升温的现象,有网友担心,旅游开发会不会对文化遗产造成破坏?

  就此问题,华商报记者在2015欧亚经济论坛旅游合作分会上采访了几位专家。他们认为,只要管理得当,旅游开发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作用是积极的。

  现象:丝路景点游持续升温

  2014年6月,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其中,我国有22个遗产点(河南有4处,陕西有7处,甘肃有5处,新疆有6处)。

  今年入夏以来,在丝绸之路旅游热的带动下,以甘肃为代表的丝绸之路沿线省区旅游人数持续升温。甘肃省文物局局长马玉萍曾表示,今年7月以来,单日1.2万的游客量已成为麦积山石窟新常态。过去麦积山石窟除国庆长假个别时间外,从未出现过单日游客逾万人的景象。敦煌今年上半年接待游客人数达346万人次,同比增长38%。

  陕西省文物局副局长周魁英介绍,申遗成功后,7处遗产点最为显著的变化就是游客数量明显增加。据统计,申遗成功前张骞墓的年游客数量为4.9万人,去年则为10.2万人。彬县大佛寺去年游客数量为15.8万人,比之前增加近4万人。小雁塔在2014年7月至12月游客数量为60.6万人,比上年同期增长34%。

  担忧:游客骤增会不会破坏遗产

  丝路沿线旅游热持续升温,有网友提出:一些小的或者之前比较冷门的文化遗产突然要迎接大批游客,它们能承受这些骤然加大的压力吗?一位网友对此有更直观的感受:“今年8月份,去了一次麦积山石窟,感觉人真的好多,而且有些游客也不注意自己的举止,随意丢弃垃圾等不文明行为屡见不鲜,之前宁静的景象已经不存在了,真担心长此以往,这里会被破坏。”

  专家:可通过实物仿真让游客参观

  近日,华商报记者带着这一问题采访了几位出席欧亚论坛的专家学者。

  西北大学教授李树民说,旅游开发与遗产保护是互补作用,开发是为了更好的保护,要通过开发来保护。他认为,游客增加了,那么收入也增加了,有了收入才能进行更全面的保护。要注意景区游客的最大保有量,提前做好预案。对于一些特别重要的遗产,可以通过实物仿真、电子仿真等方式让游客参观感受,避免游客对特别重要遗产的直接接触而造成破坏。

  国际古遗迹址理事会司库、世界遗产申报领导小组组长Giora Solar也表示,文化遗产已经成为各国旅游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因素,在开发的过程中,一定要妥当保护好这些天然的景观;要提前做到合理规划,加大保护力度。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院长郝春文认为,文化遗产要平衡好保护和利用的关系,不能把它当“摇钱树”。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终会损坏,现在的任务是一方面发挥好文化遗产的价值和作用,另一方面采取各种措施让它尽可能保存得长久一点,让子孙后代能够看得到。

  景区:都在采取措施控制影响

  小雁塔景区一工作人员表示,对小雁塔来说遗产主要就是古建筑,为此景区也做了充分准备,例如限制参观古建筑的人数,测算景区的游客承载量,并制定相关预案等。彬县大佛寺石窟博物馆副馆长黄纪元说,彬县大佛寺申遗成功后,游客递增,最多的时候日接待游客近万人。现在所做的就是把影响减到最小,控制游客人数是最常见的措施。

  在游客量控制方面,大雁塔采取间隔售票等措施进行人流控制。大明宫还将遗址的微缩模型进行全景式展示。

  华商报记者 李治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