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的极简北京史,内附15幅地图|毅老读书
为使广大读者更深刻地认识和了解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北京的人文历史和古今传承,小编特推出《1500字的极简北京史》以飨读者。之前,毅老读书公号曾推出了《3630字的极简中华史》3630字的极简中华史!|毅老读书,关注公号不走失,相信,你会对这片土地爱得更加深沉!
北京史略
考北京为禹贡冀州之域。其建都最古者首推召公之封于燕。厥后两晋五代慕容儁刘仁恭皆曾盘据。迄辽金元明清五朝乃相继建都于此,计八百四十年。举其历代名称于此:
辽:称南京,又曰燕京。北平称京自此始。
金:建为中都。始设政府。
元:至元四年迁都于此。至元六年改中都称为大都。
明:初都南京,以此为北平府。永乐元年迁都于此,称为北京。对南京而言也。北京之名,自此始。永乐十九年始号京师。
清:由盛京迁都北京,亦为京师。而以盛京为陪都。
民国:初建临时政府于南京。南北统一后,亦迁都北京。民国十七年复南迁。改北京为北平市,直接隶属于中央政府。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至今。
北京城垣
北京城垣略作凸字形,有外城内城之别。内城中更有皇城。皇城中更有紫禁城。共分四重:
内城:
内城为方形,周四十里,开九门。
南面门三:中曰正阳门,俗称前门。东曰崇文门,俗称哈达门。西曰宣武门,俗称顺治门。是曰前三门。为交通便利起见,于正阳宣武之间,又开和平门。
东面门二:南曰朝阳门,北曰东直门。
西面门二:南曰阜城门,北曰西直门。
北面门二:东曰安定门,西曰德胜门。
外城:
外城环于内城之南,东西略长,作长方形。周廿八里。开七门。
南面门三:中曰永定门,东曰左安门,西曰右安门。
东面门二:南曰广渠门,北曰东便门。
西面门二:南曰广安门,北曰西便门。
皇城:
在内城中。周十八里有奇。朱壁黄瓦,气象庄严。今多拆毁,以利交通。有门四。
南曰天安门。北曰地安门,俗称后门。东曰东安门。西曰西安门。皇城内分为东西两部。东部即旧紫禁城。西部为西苑。西苑有北中南三海。昔之总统府省政府,今之市政府,前后位于其中。南海之南,新开一门,曰新华门。
紫禁城:
在皇城内之东部。周六里有奇。有门四。
南曰午门,北曰神武门,东曰东华门,西曰西华门。
城内南部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俗呼三大殿。今开放为古物陈列所。北部为清故宫。今开放为故宫博物院。
九坛八庙
北京为五朝旧都,坛庙之胜,甲于全国。向有九坛八庙之称,分志之:
天坛:明永乐十八年建。在正阳门外天桥南。内外城垣,俱前方后圆。外垣周一十一里有奇。内垣周七里余。内有圜丘坛、皇穹宇、祈年殿诸胜。旧为冬至皇帝祀天之所。
地坛:在安定门外。内有方丘象地。外缭垣墙,周七百六十五丈。旧制阴历每年夏至祀后土于此。今改为市民公园。
日坛:在朝阳门外东南。坛高五尺九寸。垣周二百九十丈。旧制每年春分祀日于此。今为朝阳市场。
月坛:在阜城门外,光复街。垣周二百三十五丈。旧制每年秋分祀星月于此。
先农坛:在永定门内路西。建于明嘉靖间。旧制每岁春日祭祀先农于此。有观耕台、面瓷金砖。上建八角琉璃亭,工程精致。此坛地广树多,为夏日避暑佳境。近已改为城南公园。
先蚕坛:在北海内。旧为祀蚕神之所。
天神坛:在先农坛内。旧祀云雨风雷之神。
地祗坛:亦在先农坛内。旧祀天下山川之神。
社稷坛:在天安门右旁。旧祀社稷神于此。现改中山公园。
清太庙:在午门左。与社稷坛东西相对。朱门黄瓦,古松参天。有前中后三殿。中后殿奉安列祖后。现改为故宫博物院分院。
奉先殿:在禁城内,紫运门东。前后殿各七十槛。内安神龛,祀清先祖。
寿皇殿:在景山之后,清乾隆时重建,以奉清之历代帝后像。
雍和宫:在安定门内北新桥北。为清世宗藩邸。殿宇雄壮。佛像奇伟。为章嘉呼图克图喇嘛唪经之所。
传心殿:在文华殿东,清帝崇祀先师处。今存御书房等用具。
堂子:在东华门内南池子。中有天圜殿。为每岁元旦,及国有大事,必行礼祈报于此。
历代帝王庙:在阜城门内。明嘉靖年建。内祀历代帝王。
文庙:在安定门内,成贤街。元代建筑。清易黄瓦。有元祭酒许衡手植古槐。又有触奸柏。相传魏忠贤过此,树枝下垂,作鞭打状,故名。复存石鼓十座。世传为周宣王,尤为古之物。
(本文文字节选自《北京内外城详图》,约绘制于1940年,王华隆绘制)
~~~~~~本文完~~~~~~
《梦圆大地:袁隆平传》(增订本)
推荐理由:一本近距离了解袁隆平,触摸杂交水稻研究脉络,感受我国科技进步的科普读物
袁隆平先生是世界著名的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老有两大梦想: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这本书以作者大量的一手采访资料、水稻种植史料和杂交水稻知识为铺垫,突出反映了袁老的超人魄力、求是作风、创新精神、哲理人生和高尚情操。本书将带领读者走进袁老的世界,体味理性的阳光和科学的韵律,感受袁老崇高的人格魅力和真性情。
《地图荣耀》
推荐理由:一本书了解地图影响、改变世界的关键时刻
《地图荣耀》精选中外历史上地图发展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地图影响、改变世界的时刻的历史事件进行叙述,书中近60幅古今中外珍稀古地图、100余幅图片重现了古老地图背后的故事。通过两相对比,透过讲述与地图演变相关的传奇历史故事,客观展现同时期中外地图的发展状况、当时历史的本来面目,堪称一部古今中外地图发展简史。
书中所涉地图遍及天文、地理、海洋、航海、军事等领域,地图所跨年代从五六千年前延续至今天,这是一部以古今中外地图文化和历史地理为轴心的散文、随笔、研究笔记。作者以权威文献和考古资料为依托,将所闻所见、所学所思展现在对地图,尤其是古地图感兴趣的读者面前。让我们沿着历史的轨迹按图索骥,历数那些属于地图的荣耀。原来,“地图是有灵魂的。”
《地图生死劫:天命王权》
推荐理由:以地图的经纬勾勒中国史,借历史的脉络再现地图史,以地图视角重写中国史
《地图生死劫:天命王权》从地图角度,以地图视角,以地图的产生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书写中国历代王朝的帝王将相群像来立体呈现从大禹建立夏朝,一直到清宣统帝逊位的中国史。通读该书,不仅能在回眸历史的轮回中全面了解中国地图饱经风霜的传承史,而且也能以地图的名义深刻感悟跌宕起伏、生机盎然的中国史。尤其通过地图一生一劫,王朝一兴一衰,让读者漫步书中,犹如置身鲜活的历史场景中,踏上一段奇幻的地图历史旅程。
《活在大运河:大运河如何影响老百姓的生活》
推荐理由:触摸古代运河人的生活脉搏,感受当代运河人的生活方式,一本权威的大运河吃穿住行、游购娱学攻略
你了解大运河的前世今生吗?你知道大运河对百姓生活的影响吗?《活在大运河》为你解疑释惑。这本书从大运河与服装、饮食、居住、交通、教育、农业、手工业、商业、文学艺术、民俗、宗教信仰和旅游等诸多领域,多视角叙述了大运河文化产生、发展、演变的过程,全方位展示了大运河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和丰富多彩。
该书从衣食住行、士农工商、文旅信礼等方面将大运河对百姓生活的影响娓娓道来。你可以跟着作者自由穿梭在大运河的历史与现实中,触摸古代运河人的生活脉搏,感受当代运河人的生活方式;你可以跟着作者徜徉在历史的长河中,吃穿住行、游购娱学,玩得痛快,活得精彩。
《运河王朝:从东周到明清》
推荐理由:大运河是历代王朝的命脉。中国运河史,就是一部中国的王朝史。
中国运河史就是一部中华帝国史。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长度最长、沿用时间最久,发挥作用最突出的一条运河。如此宏伟壮阔的一项工程,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与才智。大运河在维护和巩固中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发展运河区域甚至全国的经济,推动中国南北以及中国和国外的经济、文化交流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书主要介绍从东周到清代,大运河是如何影响中华帝国运行的。
《地图:谁主沉浮?》
推荐理由:通过讲述古地图在历史进程中的参与和见证,详尽地介绍了中国古地图的前世今生
我用地图踏遍万里河山,我要地图里中央之国是大明,我用地图大兴土木开盛世……想认识这些主角吗?想知道他们与地图的渊源吗?《地图:谁主沉浮?》为你讲述这舆图春秋!全书从史前传说的伏羲时期开始,到中华民国结束,采用章回体形式,每一章节精选一个王朝时代与地图相关的核心人物和重大事件,通过人物和事件构成的历史情景再现,从不同侧面阐述中国古地图的发展演变史。
《中国古都城地图》
推荐理由:左图右史,速读大中国古都城址演变图,尽览五千年中华都城变迁史
本书通俗易懂地介绍了中国从三皇五帝到中华民国各历史时期主要政权的定都、迁都情况和历朝历代选择古都城的历史、地理原因,以及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境内建都情况,并配附历代都城简图、迁都情况简图、行政区划建都情况简图、古都城图等,普及古都城知识,张扬中国古都文化。使读者既能了解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的建都情况,也可以了解中国版图上各个地方的古都历史。
《乾隆三部曲·乾隆十三年》《乾隆三部曲·马上朝廷》《乾隆三部曲·乾隆晚景》
推荐理由:深刻阐释乾隆朝政治演变之轨迹,勘破乾隆帝六十年执政心路历程,全面建构十八世纪中国开始现代化尝试之理论
乾隆帝欲“回复三代”,做中国历史上最好的皇帝,这是《乾隆十三年》这本书的重要内容。作者从后宫到朝廷,从财政到经济,从政治到战争,为大家重绘了乾隆皇帝的本来面目。
在《马上朝廷》这本书中,伴随文字狱的乾隆帝六次南巡之路,再现清廷“马上治国”的特征,向今人呈现了乾隆时代中国社会面面观。作者像讲故事一样,把乾隆朝中期的历史娓娓道来……
乾隆晚年成为乾隆朝统治最为失败、最令人诟病的一段,《乾隆晚景》这本书似是在为乾隆帝做一点辩护:他之所以失败,是因政事废弛?或因官吏贪腐?或因和珅一人作祟?还是因为缺乏眼光,以致失去了一个可能的机会(如在国际贸易上)……
其实,要想对当时客观形势做出交代已不容易,更难的是写出当事人的主观心态,既写出乾隆朝的历史,也写出乾隆帝的心路历程。这是高王凌先生《乾隆三部曲》对我们的最大贡献。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