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市创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工作方案

  一、发展概况

  (一)基本市情

  永安市位于福建中部偏西,地处沙溪上游,居于武夷山脉和戴云山脉的过渡地带。永安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素有“金山银水”之称。森林覆盖率83.2%,水资源总量83亿立方米。鹰厦铁路、南三龙铁路、泉三高速公路、永武高速公路、永宁高速公路、漳永高速公路、205国道、307省道、208省道贯穿境内,土地面积2942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面积30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9.1平方公里。城镇化率67.5%,常住人口35.3万人。

  (二)本地产业优势

  1.工业基础雄厚

  永安是福建省的老工业基地,工业产值在福建名列前茅。通过多年发展,永安形成以五大产业为基础(汽车及机械零部件、纺织、林竹、建材、化工五大主导产业)、三大工业园区为重点(汽车园着力打造“一重一新一专”、石墨园突出“一纵三横”发展路径、尼葛园全力打造纺织、林竹、化工机械和新材料等主导产业集群)、石墨和石墨烯为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方向的产业发展格局。拥有全省产能最大的载货汽车生产企业、是中国重汽集团重要出口基地、福建省最大的县级水泥生产基地、新能源汽车用锂电池负极材料生产基地、是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全国最大的聚乙烯醇(PVA)纤维生产基地。

  2.农业优势突出

  我市农产品主要以茶产业、果品产业、花卉产业、蔬菜产业、畜牧水产业、食用菌产业等为主。近年培育了一批具有永安特色的农产品牌,包括“永安闽笋干”、“永安金线莲”、“永安飞桥莴苣”、“永安黄椒”、“安砂淮山”等优势农产品,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认证”,还获得“永安市金线莲之乡”、永安市笋竹之乡“称号。我市现有地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十三类 66 家,其中:国家级 1 家,省级 7 家,拥有无公害产品34个、绿色食品 5个、有机食品 8个、地理保护标志产品 7个。

  3.旅游资源丰富

  永安市全力打造“清新福建、心灵永安”品牌,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努力开创旅游工作新局面,先后荣获中国十佳魅力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色小康县等称号。拥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的桃源洞-鳞隐石林景区;堪称清代建筑艺术瑰宝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贞堡;被誉为“绿色植物基因库”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宝岩;国家级森林公园九龙竹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永安大腔戏;中国传统村落吉山村、八一村、沧海畲族村等旅游名片。

  4.网络通信发达

  截止2020年底,所有行政村全部开通程控电话并实现移动电话信号全覆盖,全市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98.6%,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98.5%,互联网宽带用户数6.42万户,覆盖率99%。

  5.物流快递便捷

  随着现代物流公路港等一批项目的建设,有利推动了我市物流快递业的高速发展。主要包括邮政快递、顺丰、通世达等快递公司。2020年全市快递投递量1709.38万件,同比增长同比增长22.76%。快递物流乡镇覆盖率达 100%,初步形成了邮政、供销、物流企业为主的物流体系,市镇(乡)、村三级物流配送网络初具规模。

  二、农村电商发展概况

  (一)公共服务基本建立。永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电子商务工作,把电商进农村工作作为重要工作来抓,下大力抓好“一个中心、五大体系”建设,电子商务工作取得良好发展势头。一是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项目已完成市级运营中心和村级服务站的建设,改造菜鸟物流仓储1200㎡。邮政已建立邮政市级运营中心和市级仓储配送中心,建设完成228个村级邮件自提点。供销社已建立特色农产品展示厅和15个村级供销电子商务服务站。二是成立了市电子商务行业协会,在加强行业自律的基础上,主动服务会员单位,主动对接市内外优质资源,为农村电商发展搭建了完善的组织架构。有效解决了农村信息瓶颈、农村买难卖难等问题,实现“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助力青年创业。

  (二)电商支撑环境日益改善。物流仓储、金融服务、电子支付、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等支撑配套环节不断完善。电商大厦产业园、供销电商创业园、源宏电商园等都建有专业的物流仓储设施,邮政、供销村淘及各大快递物流企业都建设了自己的仓储物流设施;电子支付在全市范围内广泛使用,为小微企业提供新的贷款渠道;聚集了一批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网商队伍,形成有利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社会氛围。

  (三)永安市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工作总结

  我市于2015年成为省级农村电商示范县,为抢抓互联网经济发展新机遇,我市积极开展创建工作,大力发展和完善永安市电子商务产业体系,以电商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大力推动农产品上行,加快电子商务人才队伍建设,有目的、多渠道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农村电商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电商产业得到较快发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创建工作取得成效。

  (1)完善农特产品上行基础

  一是形成特色优势农业。建立了农产品资源库,实施优势特色农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对接省7个全产业链特色农业优势产业,强化特色现代农业种养殖示范基地建设,着力打造西洋芙蓉李,洪田、小陶、曹远特早蜜万亩生态水果种植基地,青水万亩生态茶叶基地。

  二是农业品牌快速发展。创建了“闽笋干”、“永安移山金线莲”、“永安黄椒”、“飞桥莴苣”、“安砂有机鱼”等永安特色品牌,改造提升传统名优品牌,持续推进“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工作,建设一批地理标志农产品和原产地保护基地。

  三是提升知名品牌。积极推进“互联网+农业”,继续推进“毛氏泡菜”、“燕吉鸿”等“互联网+B2C”及微商生态农业等品牌项目建设,打造“笋帮公栈”知名品牌,创新农产品网络营销模式。

  四是做强农业龙头企业。积极推动我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永安市毛氏食品有限公司收集、整理我市农特产品,聘请台湾文创设计师,引进台湾先进文创设计理念,对我市名优农特产品进行统一包装升级,大大提高了市场接受度。

  五是助推农产品上行。2016年10月阿里巴巴集团与我市签订农村淘宝合作协议。为广大农民“触网”、“双创”提供舞台,开启了电商进农村、电商扶贫的新模式。到目前为止,村淘已在我市设立村级电商服务站16个,线上销售笋干、红菇、黄椒、莴苣等本地特色农产品近10种。

  (2)健全三级物流配送体系。通过整合本地物流资源,结合阿里巴巴菜鸟物流,打通市、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完善农村电商物流网络,解决快递“最后一公里”问题。我市现有快递企业26家,乡镇网点21个,已在乡镇开通“线上线下”体验店8个,便民服务站 238个。实现快递包裹到达城区后第二天可送达村级站点,让农村居民享受和城里人一样的网络购物环境;积极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流通企业、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建设,初步形成了“农户+合作社+企业+电子商务平台+现代冷链物流”的农产品产业链营销新模式。

  (3)积极推动电商精准扶贫。充分利用村淘项目实施电商产业扶贫,对农村电商带头人进行一对一的指导,有效激发他们的创业激情,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利用举办电商孵化班的契机,发动学员线上线下销售滞销的毛木耳,帮助贫困村解决销路;积极参加“八方助农,县长来了”直播活动,邀请市领导网上销售黄椒酱,当日销售1800多件黄椒酱,销售额18万多元,有效缓解了受疫情影响滞销的扶贫产品。

  (4)打造市级公共服务中心。根据永安市农村电子商务产业特点,建设市级公共服务中心,地点设在市电子商务大厦,中心集O2O网货展示,宣传,孵化物流配送和创客中心等服务功能。目前该中心已成为我市电子商务产业的“指挥部”。

  (5)布设村级电商服务站点。目前,我市通过阿里、邮政、供销等电商平台,共建设完成村级电商服务站80多个。今年拟再扩大村级电商服务站数量,提升村级电商服务站点的服务水平与质量和功能。

  (6)大力夯实电商人才基础。2015年至今我市共举办各类电商培训50批次,参与人员900多人次。这些培训为我市电子商务发展培养了一批实用人才、壮大了我市的电商从业队伍。

  三、创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目标

  通过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建设,力争到2022年,全市农村电商应用水平进一步提升,农村末稍快递不断延伸,农村双向便捷高效物流体系基本形成,物流配送能力大幅提升。县域电商公共品牌日益打响,初步构建多维立体网络营销体系,网商网销指数全面提升;加大农村电商人才培训,完善农村青年创业孵化和增值服务机制,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成效等方面成效初显。具体目标如下:

  (一)农村电商交易额明显提升

  着力推动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更好地服务农产品上

  行和渠道对接。至 2021 年,全市电商交易额突破 21 亿元,网络零售额突破 15 亿元,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超过 10%。

  (二)农村电商产业基础更加完备

  农村电商公共服务社会化、可持续运营水平明显提升,

  新增各类电商服务企业 10 家以上;电商人才培养体系不断

  健全,网商队伍不断扩大,人才结构更加合理;农村物流双向配送能力不断改善,全市建制村物流网点全覆盖。

  (三)农村电商示范带动效应更加突显

  至 2022 年,农村电商示范成效突显,县域电商生态体系日益完善,脱贫攻坚成果更加巩固,乡村振兴初见成效。在农村流通体系建设、农产品供应链、企业云仓储配送、农产品上行等方面打造 10 家以上的示范企业,示范工作力争做到可复制、可推广。

  (四)益农助贫利益链接机制更加紧密

  示范工作紧紧围绕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和乡村振兴抓

  推进,力争至 2022 年,农村电商示范工作在助力脱贫攻坚和推动乡村振兴中充分发挥生力军作用。

  四、创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工作措施

  (一)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

  1.采取项目申报,以奖代补方式,扶持有条件的企业整合县域内快递物流企业,建立辖区内及电子商务物流仓配中心、乡镇中转仓、农村电子商务配送站点标准化建设,确保乡镇网点全覆盖,行政村村级网点覆盖率达 70%以上。

  2.建立农村物流运输体系科学增加配送车辆(须配备不少于一部冷链物流车辆),对快递网络尚未覆盖的乡镇、村开辟或延伸快递物流运输线路,充分利用现有物流运输资源与人力资源。全市至少设立干线运输网 3 条以上,农村投递段 30 个以上,实现“县到乡 T+1、县到村 T+2”的时效标准,鼓励进一步提升服务时效。

  3、建设一个县域(农村)电商物流仓储配送管理系统,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物流服务费用、业务流程。确保体系建设高效实施。

  牵头单位:永安市工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时间进度:2023年底前完成

  资金安排:1000万元

  (二)构建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

  1.以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为主体,统筹推进品牌、标准、物流、培训、文创、产品设计、运营等服务,提升县域电子商务公共服务水平;融合商贸、邮政、供销、快递、金融、政务等资源,提升乡(镇)村终端服务网点服务水平,推进振兴乡村及精准扶贫工作发展。

  2.大力推进集消费代购、小额代缴、农产上行、包裹投递、信息发布等功能于一体的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网点建设,力争行政村网点覆盖率达90%以上;全力助推贫困村特色农产品网销上行,落实好电商扶贫增值服务,通过“电商平台+村小二+贫困户”模式,带动贫困户致富增收,提升贫困群众普惠农村电商综合示范的获得感、幸福感。

  3.坚持农旅融合协同发展,引导并推动各旅游景点与旅游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应用和推广,通过拓展线上下单、线下体验的O2O业务,打造旅客线下体验的“新版途”,提升全域旅游电子商务应用水平。

  4.通过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培育一批本土化电商服务型企业,有针对性引进一批电商专业服务企业,培育2家以上县级优秀电商服务企业,实现电商服务社会化、本土化和可持续运营。

  牵头单位:永安市工信局、市文旅局

  时间进度:2023年底前完成

  资金安排:100万元

  (三)做好农村电子商务培训

  1.电商人才孵化培训项目

  采取采购招标方式引入具备培训资质的专业机构,组织有意向在电商平台拓展业务的大中专毕业生、返乡创业青年、建档立卡贫困户等开展电商人才孵化培训。主要培训内容包括:网店开设、产品选择、详情页制作、运营推广等。培训孵化对师资和培训队伍实行百分制绩效考评,并相应支付培训孵化费用。对培训合格的学员推荐到电商企业就职或帮助其创业,确保培训实效。每年开展1-2期。

  2.跨境电商人才培训项目

  采取采购招标方式引入具备培训资质的专业机构,组织有意向在跨境电商平台拓展业务的出口企业、有意向拓展跨境业务的电商创业者等开展跨境电商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跨境电商概念、跨境电商海关监管模式、出口产品商检流程、跨境电商平台开店流程、产品上传、营销推广等。培训中对师资和培训队伍实行百分制绩效考评,并相应支付培训费用。对培训合格的学员推荐到电商企业就职或帮助其创业,确保培训实效。每年开展1-2期。

  3.电商实战技能培训项目

  采取采购招标方式引入具备培训资质的专业机构,组织正在从事电商行业的青年群体或有一定电商基础知识的人员开展电商运营、美工、产品设计、文创、直播、短视频制作等专业技能培训。培训中对师资和培训队伍实行百分制绩效考评,并相应支付培训费用。对培训合格的学员推荐到电商企业就职或帮助其创业,确保培训实效。每年开展2-3期。

  牵头单位:永安市工信局、人社局、妇联、团市委、残联、电商协会

  时间进度:每年举办各类培训场数3场以上。

  资金安排:300万元

  (四)助推农产品上行

  1.采取项目申报、以奖代补方式,鼓励企业打造接县域电商公共品牌;采取政府采购方式扶持公共品牌宣传、营销和产销对接;

  2.鼓励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参加政府和行业协会主办的各种专业展会、对接会。

  3.加强对农产品标准化安全生产、农产品保鲜、加工和流通等环节的质量管控,初步建立来源可追、去向可查、责任可究的全程农产品电子商务溯源体系。

  4.制定区域公共品牌准入标准,精挑细选品牌供应合作商,构建以区域公共品牌为驱动、以优质地产品为支撑的品牌体系,促成“母品牌+子品牌”相得益彰,建立有效的利益衔生和共建共享机制。

  5.鼓励有条件的乡镇、街道设立直播基地,挑选合适直播的农产品,进行直播促销,进一步打响农产品品牌。

  牵头单位:永安市工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时间进度:2023年底完成

  资金安排:300万元

  (五)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

  采取以奖代补方式,鼓励更多的电商企业与贫困村建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电商企业、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与当地主导产业有机融合,形成农村电商带动力强、市场运营机制活跃有效,促进农民稳定增收,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

  牵头单位:永安市工信局、市农业农村局(扶贫办、乡村振兴办)、市文旅局

  时间进度:2023年底完成

  资金安排:300万元

  五、项目实施管理及保障措施

  (一)实施步骤

  创建工作分启动阶段、实施阶段和巩固阶段3个阶段开展。

  1.启动阶段(2021年)

  (1)利用新闻、网络、广播等各类媒体渠道,大力宣传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相关政策、重要目的和意义等,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2)结合实际情况调整充实我市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工作领导小组和推进机构,建立跨部门统筹协调机制,明确职责分工,落实工作责任。同时,按照实施方案,启动项目建设。

  2.实施阶段(2021年-2023年)

  (1)开展业务培训。多层次、多渠道开展有针对性的人员培训,提高涉农企业、工业企业、农村创业青年和农民等各行业人员了解电子商务、使用网络平台、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2)加强督导检查。市工信局、财政局定期对示范项目进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做好对示范项目建设的全程动态跟踪和监管,督促项目实施进度,及时上报项目进展情况和年度工作总结;建立项目台账制度,抓好责任落实。

  (3)组织项目验收。收到企业验收申请后,严格按有关程序和实施方案,及时组织对计划实施的项目进行审核验收,确保项目执行效果和示范目标的实现。

  3.巩固阶段(2022-2024年)

  根据绩效评估成绩,针对问题制定整改方案,采取有力措施,按时完成整改提升。在整改提升的基础上,全面梳理总结,持续开展查漏补缺,继续全面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保持电子商务发展的浓厚氛围。

  (二)资金使用与管理

  1.使用重点和比例

  (1)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

  (2)公共服务体系资金使用比例原则上不高于10%。

  (3)农村电子商务培训体系建设,资金使用比例不低于15%。

  2.资金管理

  (1)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由市工信局、财政局研究制定项目资金管理使用办法。

  (2)项目实施单位收到财政补助资金后,应建立专户,专款专用,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并按要求向市财政局、工信局报告专项资金使用情况。

  (3)市工信局、财政局应认真做好项目申报、资金拨付、资金监管和跟踪工作,定期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专项资金安全有效。并由市纪委、审计局定期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专项资金发挥效益。

  (4)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财政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建〔2015〕256号)等有关规定,中央财政资金不得用于网络交易平台、楼堂馆所建设、工作经费及购买流量(如宣传广告、入口推荐、搜索优化)等支出。对验收不合格的或存在弄虚作假、欺骗行为的项目,应当将全部资金如数缴回市财政部门。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创建工作机制

  成立永安市创建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领导小组,由市长任组长、副市长任副组长,政府办、发改局、财政局、工信局等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牵头负责创建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的政策制定、协调解决推进机制,研究推进办法,其工作机构负责日常工作开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工信局,由张闽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2.强化沟通协调,定期推进创建工作

  领导小组牵头定期组织召开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专题会议,及时通报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工作进展情况,研究解决项目推进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任务。

  3严格资金审计,确保专项资金使用安全高效

  由创建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市财政局、审计局出台具体的资金使用管理办法。严格使用财政资金。按照审定的投资方向,合理使用资金,确保资金安全、高效。 领导小组重点围绕工作推进效果,跟踪督查,定期通报,确保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工作有效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