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政协委员陈琴:以“旅游+”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挖掘地域文化记住乡愁 | 代表
封面新闻记者 杨霁月
乡村旅游发展迅速,呈现出多层次、综合化、品牌化发展趋势。伴随着乡村旅游消费群体日益扩大,一批知名乡村旅游目的地在众多旅游景区中独放异彩。2023年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开展宜居宜业和美丽乡村示范创建。
来自致公党界别的四川省政协委员、绵阳市游仙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陈琴在参会期间,对推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
观察:乡村旅游缺少地域文化 业态单一
陈琴通过调研发现,四川省的农家乐、观光园等项目落户具有随意性,缺少龙头乡村旅游项目引领,缺乏特色、亮点,难以形成具有竞争性的品牌旅游产品。“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没有文化的旅游就是一种快餐式的一次性的旅游,也是没有内涵和品质感的旅游。”陈琴指出,若对地方文化挖掘不够、提炼不足,即使斥巨资打造乡村旅游项目,也缺乏吸引力。
乡村民宿
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重要举措。陈琴认为,目前的四川省各地乡村旅游在目标定位、产品体验上趋向同质化,业态单一,餐饮、赏花、摘果是最普遍的乡村文旅业态,缺乏精品项目与创意策划,易呈现一季旺、三季淡的经营状态。
自行车赛事
建议:深入挖掘地域文化 丰富旅游业态
“首先要加强规划引领,做好统筹设计。”在陈琴眼里,要提前规划定好目标,培育共享农业、体验农业等农村新业态,提升休闲农业的文化软实力和持续竞争力。在提升乡旅文化软实力方面,她建议,要深入挖掘地域文化、乡土文化、乡愁故事、乡村记忆,乡风习俗,在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通过非遗进景区、非遗文创产品等,持续做好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保护工作,加快主题文化农家乐打造培育,促进乡村旅游景点,农家乐品质化、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形成“一户一景、一村一面”的生动局面,因地制宜建设美丽宜居乡村,让山水林田路村成为乡愁永远的记忆。
路亚舟钓
此外,陈琴还建议丰富活动载体和旅游业态,充分发挥“旅游+”带动作用,延伸旅游消费链。陈琴介绍,绵阳正在探索开发“旅游+体育”,目前已开展环山环湖自行车赛事、路亚舟钓、亲子登山、健步走等活动,连片带动特色餐饮、精品民宿等乡村旅游休闲项目、田园综合体,增强游客的可参与性、互动性,形成四季精彩、老少皆宜产业消费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