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作死”旅行,拿命赌一张终极自拍,我看你根本不敢去!
对于很多老百姓而言,国际局势如何最终导致的一切蝴蝶效应,我们只有默默接受,而旅行更是会选择轻松安全的地方,或度假、或放松、或给景区交点智商税...但无论如何,旅行在很多人心中是休闲娱乐,岁月静好...
但有一群人却不是这样!对于旅行,他们不满足于暂时离开自己的生活轨道,他们想要的甚至是彻底脱轨的快感。
在作死的边缘疯狂试探
猎奇&刺激
站在已经烂大街的网红点自拍有什么意思?赌命来一张终极自拍才够酷,炸翻整个朋友圈!猎奇心+虚荣心,于是很多人不去名山大川,却跑去乌克兰、利比亚、索马里、叙利亚,伊朗...
这些地方足够危险,足够“酷”,爆炸、枪战、绑架、海盗、恐怖分子...足够调动起猎奇者们的胃口,他们正逆着难民逃离的方向出发。
▲ 叙利亚
很多网友表示“活久见了”,还有这样作死的旅行者?!但其实“战场旅行”并不是新鲜事,早在1990年,很多读者还没出生的时候,这门生意就有人在做,但局限于提供给部分“活腻了”的客户...
直到互联网的发展,让那些战地旅行的纪录片流出,“战地旅行”才真正走入大众视野,这也激发了更多“玩命之徒”来到战场参观打卡。
2016年,俄罗斯旅游公司开发了一条叙利亚的旅游路线,其中包括将游客带到反恐战场近距离观看,也许还会有“民风淳朴”的恐怖分子与你合影...
戈兰高地位于叙利亚西南边陲,约旦河谷地东侧,正好可以俯瞰叙利亚的城市Quneitra,最残酷的战事是在高地东部的“眼泪谷”,距“眼泪谷”约一公里处,即是叙利亚的“鬼城”,叙利亚内战时期最激烈的战斗几乎都发生在戈兰高地区域。
你甚至可以在国内部分自由行攻略网站上看到旅游信息,有国内旅游跟团或自驾前往这里,还附带攻略。带你来这里“吃瓜”的导游,甚至可能就是当年战争中退休的老兵...
曾经在阿富汗的华人想要回国,可每年都有几十位国人想去旅行,你会觉得这群人是在赌命作死,但这群人却说“我们是在走出舒适圈,找寻旅行的意义...”
而战乱国的邻国也在努力的发着战争财,他们组织游客前往一切可以观看到战争的“相对安全地点”,举着望远镜和长焦单反,等着真枪实弹的“表演”,这可比刚刚逛过的巧克力工厂好玩多了。
当一个地区几个月爆发一次的激战,成了邻国游客“翘首以盼”的表演,当一个国家的不幸,成了游客偶遇战事的“幸运”...战争旅行这门生意却越来越红火...
在战场旅行并不100%安全,但那一丝丝的危险也成了刺激神经的兴奋剂。甚至在想到也许此时基地分子也正在通过望远镜看向自己时,面前粗糙的团餐都变得美味了...
真枪实弹的“刺激战场”
这不是演习,这是战场同款
英国网红@Lord Miles Routledge - 迈尔斯勋爵,跑去了全球战云密布的乌克兰,因为他想亲眼目睹战争:I want to see the war。
现年56岁的英国人Andrew Drury,是一名有30年战场旅行经验的“老吃鸡玩家”,他曾到叙利亚战场上参观、采访,多次乘坐着恐怖分子同款Toyota穿梭在战地,甚至还跟库尔德武装一起躲避ISIS狙击...
日本卡车司机Toshifumi Fujimoto,从土耳其偷渡到叙利亚,专挑前线战事最激烈的地方拍照,期望自己能死在叙利亚,让自己的孩子获得巨额人寿保险...
早在19世纪,人们就已发现“富人观战服务”的财富密码,几乎那时所有的旅行社都安排了滑铁卢战役的经典路线。
战争旅游作为泛暗黑旅行的代表,一直足够小众,却大受追捧。想象一下:别人的人间炼狱,最危险的火线,却是你游戏的真实版“刺激战场”,这种身份抽离的安全感,仿佛让自己站在上帝视角,高高在上...
连旅行社的广告语都是:“用一张战场终极自拍,打动你的朋友!”一张足够“酷”的“战争靓照”,一张足够大胆的士兵合影,就能让你在社交圈“脱颖而出”吗?
这些古迹,再不去就炸没了
赶在战争前再看一眼
▲ 叙利亚贝尔神庙在战争中被炸毁
还记得特朗普曾扬言:他要去炸伊朗的文化遗产。虽然那次只是川普的信口开河,但并非每一次古迹遗产都能幸免于难。
塔利班摧毁了巴米扬大佛;ISIS摧毁了叙利亚贝尔神庙;ISIS还彻底炸毁了约拿之墓;叛乱分子炸毁了萨马拉大清真寺的金色穹顶...
而作为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圆明圆在当年八国联军的洗劫中,付之一炬,敦煌壁画在战乱中或毁坏或被盗取流落海外...
于是很多人为了在古迹毁损前再看一眼,就跑去战场,赶在战争之前一睹古迹真容。
暗黑旅行圣地—乌克兰
一触即发的战争&切尔诺贝利
当今乌克兰已经成为暗黑旅行的首选,如果说战争是乌克兰旅行的主菜,那么切尔诺贝利便是这场旅行的甜点。
豆瓣评分9.6的HBO五集迷你剧《切尔诺贝利》,在全世界范围内大多创造了不错的口碑。1986年4月26号 凌晨1点23分,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8吨多的强辐射物质混合着石墨残片和核燃料碎片喷涌而出,随着大火进入大气之中。当时产生的辐射剂量相当于广岛、长崎两颗原子弹总和的100倍。
据报道,由于《切尔诺贝利》的热播,这个地方的旅游业突然变得非常受欢迎。历史上最可怕的核事故灾难现场,静谧如鬼城的切尔诺贝利,成为了炙手可热的旅游景点。
在知乎上有人提问“为什么有人会专程要去切尔诺贝利这样的地方旅游?”
赞同数最高的答案:
1、为了体验苏联文化,切尔诺贝利基本完整保留了苏联存在末期的建筑街道等。
2、为了装逼,切尔诺贝利是一个大家感觉上很危险,其实还算安全的地方。说出去“去过切尔诺贝利”估计能镇住一票人。
战争只对他们浪漫
把一个国家的伤痛装进橱窗欣赏
面对战争旅行,乌克兰民众表示愤怒与抗议,把猎奇心建立在一个民族的悲痛之上,是对于乌克兰人的一种冒犯。
如果你细心观察,会发现正在前线旅行的人,在博客论坛上的发言多半有一种优越感,“这场战争与我无关,作为旁观者,他人的厮杀与挣扎只是我人生经验的养料。”
战争的浪漫,只存在于不受战争之苦的人心中,对于朝不保夕的难民,没人愿意再经历一遍...
对于“战争旅行”你怎么看?
来源:嗨皮士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