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旅游大国到旅游强国,中国还有多远?

  资料图。

  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国、第一大国内旅游国、第三大入境旅游接待国。2017年,中国国内旅游人数50.01亿人次,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5.40万亿元,对GDP的综合贡献为9.13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1.04%。旅游直接就业2825万人,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7990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口的10.28%。

  在经济规模上,中国已经是世界旅游大国,但还不是旅游强国。世界经济论坛《全球旅游业竞争力报告》显示,中国旅游业综合竞争力位居全球第17位,与美国、法国、西班牙等旅游强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此外,中国旅游业还存在国际吸引力不强、国际调配力不足、国际话语权不大,缺乏强大的国际旅游枢纽与世界著名旅游品牌,国际游客人均消费较低,旅游产品缺乏价格优势,旅游科技含量不足,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压力较大,旅游供需结构矛盾突出等问题。

  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提出,2040年将中国建设成为世界旅游强国。“强”意味着旅游经济数量与质量的统一、产业规模与效益的统一。要成为旅游强国,中国要不断提高国际旅游吸引力、旅游要素调配力和国际旅游话语权。

  首先,要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提高国际旅游吸引力。

  提供质优价廉的旅游产品。要加强旅游产业融合,积极推进“旅游+”战略,推动形成多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切实丰富旅游内涵,延伸旅游产业链条。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康养旅游、研学旅游、体育旅游、工业旅游等旅游新业态,从而提供多样化、高水平旅游产品。学习借鉴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成本控制经验,打造更多质优价廉的旅游产品。

  坚持旅游科技创新。注重产品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了解国际游客需求,实现旅游管理、运营、体验智能化发展,着力提高旅游服务接待水平,提升旅游吸引力、体验性与游客的满意度;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推动旅游企业数字化转型,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旅游便利度。

  培育国际旅游品牌。可选择北京、上海、云南、四川、海南等地建设国际旅游强省(市),强化营销,树立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形象;推动建设一地一品的旅游精品,各区域找准自身旅游特色精准发力,促进旅游差异化发展;进一步推进入境旅游免签政策与国际旅游岛建设,探索有益的旅游消费免税政策,以拉动国内旅游需求、增强国际旅游品牌吸引力,吸引更多国际游客入境旅游。

  加强旅游市场监管与治理,保障旅游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规范旅游市场准入规则与市场秩序,加强市场监管与整顿,建立旅游诚信体系,重拳出击“不合理低价游”、旅游欺诈等行为,严守旅游食品安全底线;持续发力旅游品质治理,定期开展A级景区质量复评,整治旅游景区媚俗之风;加快完善交通、酒店、餐饮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动全域旅游建设,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发挥旅游扶贫功能,在旅游发展中改善民生,提高人民幸福感与获得感。

  其次,抓住旅游贸易新机遇,加强国际旅游枢纽建设,提高国际旅游要素调配力。

  加强国际旅游枢纽建设,形成国际旅游要素调配中心。抓住客源优势,加强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旅游合作,整合旅游资源要素,培育并加强国际旅游资源与市场调配能力,要以旅游电子商务投资、管理输出、旅游产业园投资等形式在旅游产业链、地理空间上打造区域旅游资金流、客流、信息流的产业枢纽与地理枢纽,构建我国旅游企业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体系,加快实现全球化布局。

  跟随出境客流在东南亚、南亚以在线旅游与接待服务投资打造“产业枢纽”;依托产业园形式在中东国家以节事会展及购物娱乐投资打造“产业”“地理”双枢纽;跟随工业投资在中东欧地区以配套旅游接待设施投资打造“地理枢纽”;依托资源条件在中亚及俄蒙地区以资源开发投资打造“地理枢纽”。

  积极支持以在线旅行社为代表的旅游产业枢纽成为国际品牌,形成国际游客组织中心。大力发展北京、上海、广州、乌鲁木齐、昆明、南宁等成为辐射“一带一路”的国际旅游地理枢纽,形成游客聚散中心。

  再次,加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旅游规则制定,提高中国旅游的国际话语权。

  扩大对外旅游开放。中国宜以旅游业为先行产业提高对外开放程度,降低旅游入境投资门槛,鼓励外资“走进来”。积极开展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旅游合作,特别是重要旅游目的地的合作。加快海南岛、平潭岛等国际旅游岛建设。大力推动跨境旅游合作区和边境旅游试验区建设。加强与世界旅游组织、世界旅游联盟等国际旅游组织的合作,倡导国际旅游贸易公平自由发展,树立起国际旅游强国形象。

  积极参与国际旅游组织管理和国际旅游规则制定。近年来,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世界旅游联盟、世界旅游经济论坛、国际山地旅游联盟等国际旅游组织纷纷落户中国,发起首次世界旅游发展大会,我国深度参与世界旅游组织、亚太旅游协会等国际组织管理,致力提高世界旅游治理体系的担当和能力。通过“一带一路”、上合组织、中日韩、中俄蒙等跨区域旅游部长会议机制,创新发展系列旅游年活动机制,推动全球旅游合作。实现从被动跟从国际规则向积极主动的旅游国际合作和旅游外交转变。

  积极主动地向世界旅游产业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向世界旅游介绍中国旅游扶贫、旅游生态文明建设、旅游集团管理经验,肩负起世界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责任。切实增强国际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总结中国在旅游扶贫、乡村旅游、产业融合、智慧旅游、全域旅游、厕所革命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旅游产业治理的中国旅游方案、中国旅游案例与中国标准,提升中国在世界旅游中的引领作用。

  (邹统钎 黄 鑫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国土经济学会)

  原题:从旅游大国加快走向旅游强国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