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农业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油嘴湾景区。
麻吉村错落有致的村社。
油嘴湾景区内的栈道。互助油嘴湾景区负责人任臣义提供从多年前城郊的农家乐,到如今整村整镇抱团发展的民宿经济,休闲农业在高原田野上拔节成长,折射出农村新产业、新业态高质量发展前景。去年,全省共有各类休闲农牧业经营主体2778家,接待游客1769.23万人次,较上年增长8.66%;营业收入19.40亿元,其中农副产品销售收入4.62亿元,较上年增长37.98%。
乡村旅游火了,为农村现代服务业开辟出崭新天地。同时,随着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融合自然美、人文美、乡土美的“网红村”、打卡地纷纷涌现。乡村美带动旅游旺,休闲农业快速发展,激发起乡村振兴新活力。
本报记者 王 臻
“周末去哪儿?”“走,到乡村去。”
伴随着逐步回暖的气温,高原的春天悄悄降临,从东部盛开的桃花到油绿的田野,从冰雪消融的青海湖到西部悠远的草原,人们趁着好天气,带着亲朋好友踏青赏花,高原的美丽乡村迎来了一批又一批休闲观光的游客。
随着我省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方式的转变,休闲需求快速增长。我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工作注重生态与产业相结合,并将其纳入青海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行动方案加以推进,以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为契机,依托高原特色自然风貌、人文环境、乡土文化等资源禀赋,拓展农牧业功能、发掘乡村价值、丰富新业态,培育形成横跨一二三产业、兼容生产生活生态、融通农文旅的产业体系。
突出特色,
打造“乡味”十足新农村
泥泞的村道、落后的基础设施、老旧的土房……这是六年前的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东和乡麻吉村,一个无人问津的贫困小山村。六年过去,如今的麻吉村已经告别了“土”味,从错落有致的特色民居到历史悠久的古窑洞,再到五彩斑斓的油嘴湾花海,这里已经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旅游地。
从山区变景区,不仅体现了村民居住环境变好,更映射了村民生活条件逐步提高。据景区负责人任臣义介绍,2016年,麻吉村依托区位优势和森林覆盖率较高的自然条件,整合利用村集体自有和财政投入资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景区从最初的花卉观光逐步发展成如今集农事体验、田园观光、休闲娱乐、花卉观裳、民宿体验等生态文化体验于一体的乡村旅游AAAA级景区。
与此同时,通过门票、农家乐餐饮收入、乡村特色小吃经营收入等方式增收,真正实现了游客乐起来,农村富起来,环境好起来,美丽乡村的图景在高原大地缓缓铺开。
麻吉村村民王生玉就是受益者之一,在今年的2021年度油嘴湾生态文化景区年终总结暨股东分红大会上,王生玉分到4466元,这对于在家务农的她来说又多了一笔收入:“自己在家务农不能外出务工挣钱,多亏村上发展乡村旅游有了分红金,今年分红又提高了,我们收入增加了,心里特别高兴。”
“今年依托生态环境优势,将增加一些农事体验、采摘、创意农业与休闲农业相结合的项目。”任臣义说。
从“卖景观”到“留乡愁”,乡村旅游成了乡土文化的新舞台,也让农村变得更美、农民变得更有文化。在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全省各地涌现出了一批以经济富裕、生态良好、村风文明为突出特征的美丽乡村。截至2021年底,我省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已达到32个,接待游客人数达到548.36万人次,营业收入达到20325.02万元。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既要政府引导和政策扶持,更要突出农民主体、强化产业支撑。”省农业农村厅乡村产业处处长赵得林说,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客观上倒逼地方政府和农民等经营主体共同努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把山水林田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美化村貌、绿化道路、净化环境,营造良好的休闲氛围,同时把耕读文明作为乡村发展的软实力,不断提高乡村的文化内涵,整体上提升了乡风文明水平。
盘活资源,
促进一二三产融合新农业
近日,随着气温的逐步升高,西宁市湟中区田家寨镇田家寨村村民宋启春的特色餐饮小吃店迎来了一批又一批踏青的游客。作为曾经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宋启春趁着乡村振兴的春风日子越过越红火。
“我把自己的土地流转给了园区,每年不仅有土地流转费,还有产业扶贫资金分红。并且在修建的乡村美食广场承租了一间商铺,又多了一份收入。”宋启春说。
2016年田家寨镇建成青海千紫缘种植园,盘活了村里80公顷的荒滩和盐碱地,探索建立“党支部+园区+公司+合作社+农户”的“5+”发展新模式,同时,通过在田家寨镇28个贫困村开展特色种植,带动田家寨镇28个贫困村发展枸杞芽茶、火焰参、山野菜等特色农产品种植,示范推广种植面积超过86.67公顷,合作农户每公顷地可增收52500元左右。
除了网红打卡地千紫缘花海,园区内的农事体验、休闲观光、果蔬采摘、科普教育……都成了吸引游客的招牌。据千紫缘负责人蔡有鹏介绍道:“我们建立起以市场为龙头,文化创意研发、产品加工、乡村旅游、教育培训、贸易物流、餐饮服务、展览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各个产业的有机融合,形成‘农文旅商’融合发展的产业支撑格局,打造区域经济利益共同体模式,带动周边村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近年来,全域旅游成了湟中区吸引市民、留下市民的最佳办法。截至目前,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有5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10个;群加黑峡生态农庄、上五庄九宫伍、李家山印象云谷川评为西宁市首批河湟精品民宿……越来越多的农村在建设现代农业园时,自觉地统筹发展生态旅游,农旅结合,让农户分享生产、加工、流通等各环节的价值。
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湟中区全年乡村旅游人数为186.86万人,乡村旅游收入为3.5亿元。
如今,到青海乡村体验过休闲农业的人,会有一种产业“穿越”的感觉:在这里,不仅可以吃饭、喝茶、住宿,还可以走进大棚、果园体验农事耕作之趣,感受周边景区之美,最后还可以带走各种经过深加工的特色农产品……一二三产,应有尽有。
“让农民从‘收一季’到‘季季收’,乡村旅游改变的不仅是一产,更‘接二连三’地向全产业链延伸,带动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的发展。可以说,休闲农业正成为高原现代农业新龙头。”赵得林说。
以旅富农,
走出绿色发展新路子
每年入夏,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逊让乡的杜鹃花会吸引许多游客前来打卡观赏。为了更好地把地理优势转化为创收优势,逊让乡以花为媒,全力打造金色田园油菜花海和“S”旅游环线金名片。乡村旅游的发展带动了逊让乡休闲农业的蓬勃发展。
逊让乡尕漏村村民张乃尕在村子里的一家农家乐当服务员:“以前只能在家照顾孙子,现在看着游客这么多,有了赚钱的路子,我也可以在家门口打打工,既能照顾家里又能增加收入。”
村里旅游业的发展,不仅让年轻人在家门口找到了赚钱的门路,老年人赚到了零花钱,有着传统手艺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也找到了增收渠道。
西宁市大通县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姜有存告诉记者:“大通旅游业发展快速,每个景点会举办相关的旅游活动,我们会带着手工作品来参加,不仅增加收入,还可以把我们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下来、推广出去。”
乡村旅游火了,过去不愿回村的年轻人纷纷返乡创业。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朔北藏族乡边麻沟村村民杨桃萍曾经和丈夫都外出打工,在看到边麻沟花海建成运营的火爆后,毅然选择回乡创业:“我在自己家开了家庭宾馆,内有8间客房,每年有3万多元收入,实现增收的同时也能照顾到家中的两个孩子。”
乡村旅游的发展让千千万万的青海农民成为闯荡市场的主体。除了就地务工、开农家乐、摆摊卖特色农产品,我省休闲农业发展中,还涌现出如青海千紫缘农业科技博览园的蔡有鹏、青海奔盛农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鲍奎、青海缘汇木雕工艺有限公司的尤其红等创业能人,为建设家乡、脱贫攻坚贡献才智。
根据对2778家休闲农业经营主体的调查监测,全省休闲农业从业人员中农民占75.68%,每亩土地产出率超过8000元;经营休闲农业的农牧民年均增加收入2.19万元。
“许多村几乎全村出动,家家户户都参与其中,共享绿水青山带来的红利。”赵得林说,休闲农业已然成为农牧民新的稳定增收项目,将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发展活力。
青海的乡村旅游正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跑道上飞奔。一业兴带动百业旺,我省的休闲农业正在带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让更多山清水秀、文明和谐、宜居宜业、欣欣向荣的美丽村庄出现在广袤高原大地上,助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
《青海日报》(2022年06月02日 第5版:青报观察)
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