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腾冲:佤族村,幸福生活像花儿一样

  大伙儿都明白,没有总书记的深切关怀,没有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没有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互帮互助,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 《民生周刊》记者 于海军

  

  ▲腾冲市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村民经营的小卖部

  出腾冲市区向南,顺着山势而上,穿过层层绿荫,中寨司莫拉佤族村就到了。司莫拉,佤语意为“幸福的地方”,这里青山环抱、溪水潺潺,环境优美,民风淳朴。

  走进村民李发顺家,庭院整洁一新,花儿开得正艳,“这张方桌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来我家时用的。”李发顺指着廊下摆放的四方桌自豪地说。

  2020年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云南省腾冲市清水乡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了解乡村振兴和建设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村民李发顺家,一一察看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猪舍等,了解居住环境。随后,总书记在院子里同李发顺一家制作当地节日传统食品大米粑粑,还详细询问李发顺一家脱贫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亲们脱贫只是迈向幸福生活的第一步,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大力推进乡村振兴,让幸福的佤族村更加幸福。

  近3年时间里,中寨司莫拉佤族村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不断拓展思路,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如今,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正在幸福佤寨徐徐展开。

  大米粑粑火了

  一大早,李发顺和往常一样起床烧火,妻子杨彩芹忙着蒸米,为当天准备售卖大米粑粑做准备。

  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司莫拉村看望乡亲们的场景,李发顺至今记忆犹新。

  “做梦也不敢想,总书记来到了我家。”回忆当时的情形,李发顺依然激动,“当时,家里人正做着大米粑粑,听说总书记要来,一家人赶紧到大门口的巷道迎接。”

  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李发顺家卧室,询问被褥凉不凉,在他家厨房,还打开蒸盖、锅盖和冰箱门仔细看。“总书记特别熟悉农村生活,说话亲切温和。”李发顺感慨。

  习近平总书记还现场压模,做了两个印上“福”字和“囍”字的大米粑粑。李发顺妻子杨彩芹回忆起来高兴地说:“从那时起,家里的大米粑粑火了,日子越过越舒坦。”

  2021年,李发顺积极响应村党总支发展乡村旅游的号召,先后投资20多万元,拆除猪圈建起了二层小楼,翻新了老房子、安装了自动化消防设施,开起了“发顺佳德”餐馆,全家人吃上了“旅游饭”。

  “总书记不仅关心我们的家庭收入如何、有没有参加新农合、报销比例怎么样,就连孩子们上学都十分关心。”李发顺说。

  李发顺介绍,现在卖大米粑粑,为游客提供餐食和土特产品,一天收入有300多块钱。

  “总书记的到来,是对我们巨大的鼓舞。”李发顺很有信心,“有了总书记的鼓励,再大的困难都不怕,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这几年,司莫拉佤族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里成立了幸福佤乡旅游专业合作社,大家都是合作社的社员和股民。李发顺盼着总书记有空再来看看,尝尝他们的大米粑粑。

  ▲司莫拉佤族村

  过上幸福日子

  两年前,因为“工资差不多,离家近又方便照顾小孩”,虞明香进入司莫拉幸福佤乡旅游专业合作社,成为一名旅游引导员,一方面向游客讲述习近平总书记来村里时的情景,一方面带游客领略佤寨风情。

  相比上一份在城里的销售员工作,做旅游引导员,她不用每天骑摩托车花个把小时往返城里和寨子,两分钟就能从家走到上班的地方。

  订阅解锁TA的全部专属内容举报/反馈